- 年份
- 2024(2702)
- 2023(4134)
- 2022(3345)
- 2021(3364)
- 2020(2765)
- 2019(6594)
- 2018(6295)
- 2017(11946)
- 2016(6177)
- 2015(7118)
- 2014(6838)
- 2013(7033)
- 2012(6683)
- 2011(6267)
- 2010(6087)
- 2009(5825)
- 2008(5859)
- 2007(4935)
- 2006(4414)
- 2005(4143)
- 学科
- 济(34391)
- 经济(34366)
- 方法(16695)
- 管理(16514)
- 业(16048)
- 数学(15866)
- 数学方法(15832)
- 企(12149)
- 企业(12149)
- 中国(11789)
- 贸(9706)
- 贸易(9700)
- 易(9602)
- 财(8666)
- 农(6651)
- 关系(6597)
- 制(5631)
- 出(5552)
- 融(5504)
- 金融(5504)
- 务(5413)
- 财务(5411)
- 财务管理(5407)
- 银(5277)
- 银行(5277)
- 企业财务(5263)
- 行(5160)
- 环境(4634)
- 业经(4579)
- 对外(4547)
- 机构
- 大学(97562)
- 学院(93017)
- 济(54475)
- 经济(53972)
- 研究(38154)
- 管理(35082)
- 中国(30925)
- 理学(30281)
- 理学院(29975)
- 管理学(29760)
- 管理学院(29583)
- 财(23149)
- 京(20811)
- 经济学(19216)
- 财经(19050)
- 所(18558)
- 科学(18179)
- 经(17752)
- 经济学院(17391)
- 研究所(16860)
- 中心(15573)
- 财经大学(14519)
- 北京(14091)
- 院(13446)
- 贸(11835)
- 科学院(11758)
- 研究中心(11277)
- 农(11021)
- 商学(10979)
- 商学院(10888)
- 基金
- 项目(59856)
- 科学(49020)
- 基金(48529)
- 研究(44138)
- 家(42349)
- 国家(42098)
- 科学基金(35986)
- 社会(32341)
- 社会科(30980)
- 社会科学(30973)
- 基金项目(24535)
- 自然(21367)
- 资助(21033)
- 自然科(20936)
- 自然科学(20930)
- 自然科学基金(20625)
- 教育(19662)
- 省(17546)
- 中国(16925)
- 划(16559)
- 部(16174)
- 国家社会(15440)
- 编号(14974)
- 教育部(14478)
- 重点(13523)
- 人文(13103)
- 发(12659)
- 成果(12530)
- 社科(12506)
- 大学(12244)
共检索到143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益平
2004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迅速增长,成为东道国政府与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现象。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成为对外投资大国,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是外汇储备快速积累,尤其是外汇储备投资回报低下。中国企业向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存在一个生命周期,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逐步从获取战略资产到提高生产效率再到占领当地市场。文章建议,一是考虑尽快取消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二是支持国有企业走出去宜审慎并有选择性;三是应更多地鼓励能够帮助国内产业升级的对外直接投资;四是政府功能要从管制转向提供服务与保护。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琛 赵军
利用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视角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影响机理进行阐释和实证考察,从新的视角阐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张背后的制度性激励。研究发现: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可对地方政府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产生积极的激励效应,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规制行为对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有正向调节作用和提升效应,能够弱化竞争行为的负面影响和抑制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寻菊贤
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寻菊贤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的对外投资发展迅速,从1979年以来,年均增长35%以上,但是,与同期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投入相比,则国内引进外资和海外投资的比例仅为1∶0.037,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1∶1....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国云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府在坚持"引进来"战略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和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本文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产业选择上应以资源开发产业和劳动密集-技术成熟产业为主;针对未来的长远发展,中国应大力发展对海外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最后,本文给出了发展海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群英
文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及投资地区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少 ,这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称 ,应该改善和创造条件 ,发展和扶植对外直接投资 ;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则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一致
关键词: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2015年,又是一个春天。"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当满怀人民期待的代表委员们步入两会殿堂,大气磅礴的治国理政蓝图日渐清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组组数字,切实体现出公众在改革中的"获得感"、在发展中的"存在感"。"有权不可任性""互联网+""创客""书香社会"……透过一个个两会热词,可以触碰大国发展的潮涌脉动,更让我们看到百姓对"四个全面"的高度认同,对中国未来的无尽向往。神州大地,继续上演异彩纷呈的中国故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光 代睿 林长松 邵宇佳
鉴于已有研究缺少对双边投资协定之间差异性的考虑,文章首先尝试构建了中国双边投资协定异质性指数,然后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结合PSM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从双边投资协定的整体异质性与具体条款的异质性角度去实证分析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民待遇"水平较低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更关注东道国是否提供较高标准的"公平公正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水平。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未来参与国际投资规则的谈判与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思路与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赛 胡必亮
文章运用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东道国投资风险测度体系,实证检验了东道国投资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2003—2018年各东道国投资风险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态势,但同类风险在国家间差异显著;综合风险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军事政治风险与中国OFDI显著负相关,经济金融风险和双边关系风险则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在低收入国家,双边关系风险对外资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在高收入国家,军事政治风险更为显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的双边关系能够显著拉动中国OFDI,而在非沿线国家,军事政治风险指标则更为重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盛思鑫 曹文炼
通过分析各方发布的最新数据,本文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规模、地域分布、行业特点与投资主体进行了较全面的重新评估,在此基础上也驳斥了"中国投资威胁论"。本文主张从国内和国际两个相互联系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对外投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当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被高估,从地域上来看主要投向了一些发达国家,民营企业在对这些国家的投资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的海外投资则大部分集中在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和资源领域。总体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三大突出问题:投资的国际形象欠佳、投资的失败率较高以及国企投资的风险较大。结合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改善和促进中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超
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加速增长,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详细列举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所存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导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存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连星 罗玉辉
研究目标:通过对行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测定,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其对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03~2011年行业层面数据,采用两步系统动态GMM方法。研究发现:行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呈现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是在分行业视角下,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密集型行业,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促进效应并不显著;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行业贸易规模扩大均对行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研究创新:本文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和地位进行了全面实证分析。研究价值: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完善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机制,着重推动技术密集型企业参与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远鹏 李玉杰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流量国,且当下正值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国外先行经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有效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升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产业升级,但促进作用有限;在行业选择上,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信息与计算机业、采矿业、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和商务服务业;在区位选择上,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如何更加有效地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綦建红 李鸿
近年来,中印两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与潜力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之一,相形之下,对两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却鲜有关注。事实上,中印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竞争优势。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主体、投资行业、投资区位和投资绩效方面对中印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进行比较,然后在分析中印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 投资区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兵
本文对资源能源产业、制造业、服务业(非金融类)和金融业四大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进入方式和股权比例选择战略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中国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战略选择时,首先应该结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确定产业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动因;其次,根据相关基本原则和基本动因,合理选择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再次,在考虑各产业基本投资动因和东道国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分区位地为各产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和股权比例;最后,加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扶持力度,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关键词: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战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构成,揭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而非最具优势的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的现状,并剖析了其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 资本流出流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