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1)
- 2023(11785)
- 2022(10285)
- 2021(9602)
- 2020(8027)
- 2019(18621)
- 2018(18563)
- 2017(36091)
- 2016(19249)
- 2015(21617)
- 2014(21474)
- 2013(21477)
- 2012(19573)
- 2011(17534)
- 2010(17348)
- 2009(15610)
- 2008(15218)
- 2007(13235)
- 2006(11456)
- 2005(10076)
- 学科
- 济(80297)
- 经济(80218)
- 管理(58961)
- 业(57701)
- 企(48730)
- 企业(48730)
- 方法(39548)
- 数学(34547)
- 数学方法(34220)
- 财(21781)
- 农(19630)
- 中国(19435)
- 贸(19222)
- 贸易(19217)
- 易(18793)
- 技术(17691)
- 业经(16860)
- 学(16445)
- 地方(14924)
- 务(13917)
- 财务(13851)
- 财务管理(13831)
- 农业(13493)
- 企业财务(13182)
- 理论(13091)
- 出(13046)
- 环境(12243)
- 和(12051)
- 制(12046)
- 划(10874)
- 机构
- 大学(278169)
- 学院(274328)
- 管理(114361)
- 济(113307)
- 经济(111028)
- 理学(100235)
- 理学院(99223)
- 管理学(97687)
- 管理学院(97203)
- 研究(89266)
- 中国(64104)
- 京(58295)
- 科学(54305)
- 财(50003)
- 所(43832)
- 财经(41162)
- 业大(40652)
- 农(40391)
- 研究所(40037)
- 中心(39856)
- 江(37750)
- 经(37631)
- 北京(36748)
- 范(35067)
- 师范(34778)
- 经济学(34148)
- 院(32606)
- 农业(31632)
- 经济学院(31196)
- 财经大学(30931)
- 基金
- 项目(192946)
- 科学(152575)
- 基金(141653)
- 研究(141458)
- 家(122742)
- 国家(121776)
- 科学基金(105663)
- 社会(89611)
- 社会科(85194)
- 社会科学(85171)
- 基金项目(75977)
- 省(74068)
- 自然(69193)
- 自然科(67625)
- 自然科学(67613)
- 自然科学基金(66407)
- 教育(64681)
- 划(62167)
- 资助(58285)
- 编号(57229)
- 成果(45085)
- 部(43320)
- 重点(42439)
- 创(40743)
- 发(40168)
- 课题(38252)
- 创新(37945)
- 教育部(37547)
- 国家社会(36887)
- 人文(36845)
- 期刊
- 济(117040)
- 经济(117040)
- 研究(81146)
- 中国(46850)
- 学报(42090)
- 管理(40861)
- 科学(39044)
- 财(36790)
- 农(35443)
- 大学(32110)
- 学学(30071)
- 教育(29519)
- 技术(25777)
- 农业(25533)
- 融(20333)
- 金融(20333)
- 财经(19442)
- 经济研究(19062)
- 业经(17997)
- 经(16528)
- 问题(15578)
- 图书(15567)
- 技术经济(15330)
- 贸(14633)
- 科技(14594)
- 理论(13933)
- 业(13093)
- 国际(12794)
- 实践(12751)
- 践(12751)
共检索到390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宏 赵佳颖
与传统的技术利用型对外直接投资(FDI)相对应的,以获取东道国更为先进的智力要素、技术、信息等资源为目标,以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为宗旨的跨境资本输出行为被称为技术获取型FDI。技术获取型FDI将会产生对投资母国的技术溢出效应,这种技术溢出与传统研究中FDI母国对东道国技术溢出效应的方向恰恰相反,因此称之为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有关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认为,获取逆向技术溢出已成为企业进行FDI的重要动因,并且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提高母国全国、产业或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石新 郭新华 周剑
对外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企业层次;二是产业和区域层次;三是国家层次。既有理论研讨,也有实证分析。本文从三个层次概述了近期的国外文献,梳理了不同层次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框架和影响因素,以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丹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取得快速发展。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发达东道国的先进技术,获得了技术溢出,促进了母国的技术进步。本文主要围绕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针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母国技术进步,尤其是与母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以及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现有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霞 王学军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较新论题,也是中国政府推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预期之一。本文利用2003~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吸收能力影响逆向技术溢出的大小。另外,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国内R&D投资促进了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同时阻碍了国内技术效率的提高。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莹 沙文兵
从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机理、影响因素、研究视角以及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差异性四个方面,尝试对该领域研究最新动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论述,并尝试构建一条以"研发互动—成果传递—内部吸收"为主线的循环技术溢出模型,据此分析已有研究的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最新动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素昆 杨慧燕
近年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从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已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不足之处:对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分析不足;验证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性时忽略了滞后效应;对吸收能力影响溢出效应的分析不够深入,研究方法也有待改进。
关键词:
技术获取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亚楠
本文利用2003年-2012年全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的基准计量模型和包含吸收能力的交互计量模型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通过建立静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了吸收能力对逆向技术溢出影响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其吸收能力密切相关且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以人力资本、研发强度、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证实吸收能力影响逆向技术溢出的效果具有"门槛效应",且吸收能力越高,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越显著。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强 刘海峰 汪冬华 徐驰
在以往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中,通常使用的是笼统的宏观统计数据,没有对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区分,因而一定程度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精确性。本文采用拓展的LP模型,将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独立的变量,利用主成分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研发投入、商品进口、外商来华投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其它对外直接投资均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其中外商来华投资的影响显著高于其它因素,国内研发投入和商品进口的影响居中,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其它类型对外直接投资也都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但程度均较低。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 技术溢出 主成分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霍忻 刘宏
对外直接投资(OFDI)作为一种技术外溢路径能有效提升国内技术水平,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向前迈进。在L-P模型的基础上,针对1985—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水平衡量指标系统可以探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技术进步效应及影响因素。结论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产生明显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也即对外直接投资每上升1%将提高国内全要素生产率0.016 3%,但影响效果不及外商投资、进口贸易和国内研发;此外,逆向技术溢出作用程度受到国内研发强度、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技术差距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应
基于母国吸收能力视角,利用我国1991~2007年的相关数据,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OFDI存在正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R&D人员和科技活动人员等高技术人才、经济开放度、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是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现的重要吸收影响因素,而R&D经费投入、专业技术人员、金融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资本尚未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产生促进作用。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阚大学
文章利用2003-2008年度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吸收能力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但该效应均较小;二是东部地区制约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本相对不足;三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制约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发展水平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柏福 刘舜佳
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方向与其物化型资本品输出方向相反,需就OFDI对东道国及母国溢出的技术类型进行区分。本文依据技术分类理论指出OFDI逆向溢出非物化型技术,并基于非物化型技术空间扩散属性,将Pottelsberghe and Lichtenberg(2001)的OFDI逆向技术外溢效应检验模型空间扩容,以中国30省2002-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OFDI两阶段逆向技术外溢:进口贸易和FDI首阶段的局域技术外溢效应强于OFDI首阶段的局域非物化型技术外溢效应,OFDI在中国内陆区域间产生的二阶段广域非物化型技术外溢效应强于进口贸易和FDI的二阶段广域非物化型技术外溢效应,结论在置换6种不同空间权重后具有稳健性。基于研究结论,我们建议"走出去"优先"引进来",并从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本积累三方面完善非物化型技术空间溢出所需的软、硬件环境。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非物化型技术 空间溢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静娴 杨敏
以全球资源竞争为背景,选取2003~2010年中国资源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及相关季度数据,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修正形式为基础,采用Johansen协整的方法,对中国资源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资源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非常小,中国资源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粗放式资源争夺阶段,无法有效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弱以及投机套利机制的广泛存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秀君
在FDI技术溢出效应已经在理论分析上获得认同的前提下,本文搜集整理了我国1994~2005年的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的大部分文献和西方经典文献,着重从模型形式、数据选取、模型参数估计方法、模型的统计检验等角度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领域的模型、方法进行了分类分析与评价,总结了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特点,从而为广大学者及政策决策者提供借鉴,以促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调整和深化。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实证研究 述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邱立成 王自峰
从相对要素禀赋的角度,来系统解析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流入的外国直接投资存在着显著“工资溢出”效应,此效应在东部地区比在中、西部地区明显,但外国直接投资不是推动劳动力工资提高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在发展教育、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吸引外资等方面的政策对于大幅提升各地区的工资收入水平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名义工资 工资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