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1)
- 2023(13260)
- 2022(11373)
- 2021(10298)
- 2020(8809)
- 2019(20099)
- 2018(19854)
- 2017(37782)
- 2016(21028)
- 2015(23510)
- 2014(23832)
- 2013(23386)
- 2012(21626)
- 2011(19601)
- 2010(19827)
- 2009(18616)
- 2008(18889)
- 2007(17303)
- 2006(15049)
- 2005(13639)
- 学科
- 济(84014)
- 经济(83884)
- 管理(66166)
- 业(62083)
- 企(51427)
- 企业(51427)
- 方法(38674)
- 数学(34050)
- 数学方法(33752)
- 财(28191)
- 农(23206)
- 中国(21203)
- 制(21108)
- 业经(18556)
- 务(18229)
- 财务(18192)
- 财务管理(18141)
- 学(17425)
- 贸(17420)
- 贸易(17413)
- 企业财务(17254)
- 易(16947)
- 农业(15237)
- 地方(15023)
- 银(14429)
- 银行(14372)
- 体(13858)
- 融(13661)
- 金融(13657)
- 行(13543)
- 机构
- 大学(309297)
- 学院(308381)
- 济(126418)
- 经济(123737)
- 管理(115118)
- 研究(102964)
- 理学(99100)
- 理学院(97986)
- 管理学(96328)
- 管理学院(95757)
- 中国(77860)
- 京(64226)
- 科学(64198)
- 财(62126)
- 农(59104)
- 所(53865)
- 业大(49788)
- 财经(48789)
- 研究所(48602)
- 江(48131)
- 中心(47556)
- 农业(46940)
- 经(44034)
- 北京(40046)
- 经济学(39262)
- 州(37580)
- 范(37546)
- 师范(37007)
- 院(36693)
- 财经大学(35979)
- 基金
- 项目(202846)
- 科学(157700)
- 基金(146973)
- 研究(143043)
- 家(130146)
- 国家(129028)
- 科学基金(109051)
- 社会(90853)
- 社会科(86110)
- 社会科学(86080)
- 省(80055)
- 基金项目(78353)
- 自然(71786)
- 自然科(70111)
- 自然科学(70084)
- 自然科学基金(68876)
- 划(67510)
- 教育(66428)
- 资助(59731)
- 编号(57254)
- 成果(46579)
- 重点(46093)
- 部(44914)
- 发(42654)
- 创(42556)
- 创新(39897)
- 课题(39896)
- 科研(39750)
- 制(39743)
- 教育部(38178)
- 期刊
- 济(138814)
- 经济(138814)
- 研究(88431)
- 中国(60623)
- 学报(54893)
- 农(52712)
- 财(51766)
- 科学(46756)
- 管理(40870)
- 大学(40461)
- 学学(38483)
- 农业(34513)
- 教育(29713)
- 融(28721)
- 金融(28721)
- 技术(25581)
- 财经(24702)
- 经济研究(22505)
- 业经(22412)
- 经(21119)
- 问题(18923)
- 业(18602)
- 版(16560)
- 贸(16518)
- 技术经济(15355)
- 财会(14743)
- 国际(14590)
- 商业(14435)
- 理论(14303)
- 科技(14178)
共检索到457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其刚 商辉 张伟
文章利用2005~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OFDI行为与工资水平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方法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显示:OFDI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于非OFDI企业;企业OFDI对工资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所有制差异,市场原则在OFDI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中占主要位置,不存在严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OFDI对工资影响更小;OFDI企业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存在生产率效应、劳资利润共享机制以及海外子公司的工资水平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洪霞 陈玉宇
本文探讨了出口与工资水平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于无出口企业。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出口能够持续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且存在向无出口企业的外溢作用;雇用了较高技能水平的劳动者的企业更可能成为出口企业,成为出口企业以后也更可能吸引较高技能水平的劳动者;出口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不存在租金分享。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我国出口与工资水平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出口与人力资本积累相互加强了对方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贸出口 工资水平 劳动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均琳 邹毓洁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福建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及其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福建省工资水平的现状,并就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资水平 实证分析 福建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文溥 李静 李翔
文章利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最集中的珠三角、海西区、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1993~2007年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四地区工资水平的总量效应和技术效应。计量结果显示,其影响力的大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有机构成和东道国的劳动力结构有关。在珠三角与海西地区,低有机构成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的总量效应为负,在长三角地区,资本有机构成略高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的总量效应为微弱的正向,在环渤海湾地区,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的总量效应为显著的正向;从技术效应方面看,吸引高有机构成的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有利于促进珠三角和海西地区的劳动报酬的增长,对长三角地区是微弱的正向影响,对环渤海湾地区还不能成为有利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佳
本文利用2002—2011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考察了工资水平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变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偏向于工资水平高的地区,并不是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成本不再敏感,而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倾向于流入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人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已经开始从利用廉价劳动力逐步向占领国内市场转变;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集聚效应、市场规模、市场潜力和政府行为等,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不同特征,且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资水平 集聚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辉 许罗丹
本文在Feenstra和Hanson的外购理论基础上,利用中国外资集中地区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当地的熟练劳动的工资水平,外国直接投资可以提高我国外资集中地区的工资水平;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市场条件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差异,外国直接投资对各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也不相同。国内资本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与外国直接投资相比相差不大,甚至可以超过外国直接投资的贡献。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熟练劳动 工资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陆前进 温彬
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即使是使用同种货币,其购买力往往也是不一样的,同样数量的货币在不同地区所能买到的同种商品的数量可能是不相同的。本文根据这一现象,提出货币国内实际比价和国际实际比价这一对概念,并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思想分析一国内不同地区货币的实际比价。在此基础上,作者构建了国内实际比价模型,推导出一国货币国内实际比价变动与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探讨了影响国内实际比价变动的传导机制和模型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段伟花 王浩 祝志川
行业工资水平事关劳动者的工资溢价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探寻其受哪些行业因素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行业工资水平与科技创新投入中的创新经费投入正相关,与外部技术引入和创新劳动力投入负相关,与金融资本活动中的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与劳动人口特征中的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劳动人口流动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对行业工资水平影响最大的行业因素,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外部技术引入的影响程度次之,而创新经费投入、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劳动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工资水平过低的行业可通过提升从业者受教育程度、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劳动人口流动等方式推动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工资水平过高的行业可通过增加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外部技术引入来抑制行业工资水平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泽文 杨全发
本文利用中国1985~2001年的数据,从部门的角度对FDI对中国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是实际工资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对实际工资有正的效应,而FDI对东道国实际工资水平有正效应这一被普遍认同的结论在中国只有在1997年以后才适用,并且FDI这种效应主要通过劳动生产率间接地实现。同时,FDI份额对实际工资的影响比贸易依存度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小,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提高中国实际工资水平。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FDI 实际工资 贸易依存度 部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力晓 吕荣杰
本文将人工智能分为劳动型和资本型,通过构建多要素二级CES生产函数,发现:劳动型人工智能和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广义劳动和广义资本的替代弹性、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以及发展阶段,是人工智能影响工资水平的中间机理。通过构建Hauthakker模型,基于中美劳动力市场数据,测算出:在中美当前工资水平下,当两国劳动力和人工智能之间的替代弹性分别大于1.8649和1.900时,人工智能的应用会造成"技术替人"现象;当此替代弹性在中国和美国分别超过2.35和2.73时,无论两国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如何,"技术替人"都不可避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于东阳 苏少之
1992以来,中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经历了1993年和2006年两次重大改革。公务员实际平均工资以年均10.14%的速度增长,呈现出中速大波动、高速小波动和低速小波动的阶段性特征。近年来,公务员工资水平在各行业中排名偏后,低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和国有单位人员平均工资,而且地区间工资差距在2010年以后也呈扩大趋势。结合目前公务员工资存在的工资结构不合理、津补贴占比不同地区差异悬殊、地区间工资差距偏大、基层公务员工资水平偏低、晋升空间有限、工资增长及工资标准确定缺乏科学合理依据等问题,今后应着力调整公务员工资结构,扩展晋升空间,建立工资调查比较机制,实施配套改革。
关键词:
公务员 工资制度 工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