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95)
2023(20314)
2022(17136)
2021(16135)
2020(13589)
2019(31224)
2018(30735)
2017(58829)
2016(31702)
2015(35516)
2014(35179)
2013(34811)
2012(31763)
2011(28485)
2010(28387)
2009(26470)
2008(26350)
2007(23306)
2006(20521)
2005(18529)
作者
(89123)
(74428)
(73740)
(70314)
(47301)
(35295)
(33537)
(28970)
(28183)
(26539)
(25205)
(25177)
(23666)
(23498)
(22891)
(22683)
(22221)
(21620)
(21277)
(21253)
(18369)
(18020)
(17903)
(16953)
(16584)
(16492)
(16466)
(16251)
(14833)
(14573)
学科
(132652)
经济(132478)
(111447)
管理(107353)
(98983)
企业(98983)
方法(60334)
数学(49864)
数学方法(49274)
(40952)
(37973)
业经(36645)
中国(35787)
(29031)
(27906)
财务(27822)
财务管理(27778)
企业财务(26392)
农业(25901)
技术(25889)
(24510)
贸易(24492)
(23881)
理论(23330)
(23307)
地方(22805)
(22351)
(21330)
(20967)
(20776)
机构
学院(451477)
大学(451312)
(189831)
经济(186087)
管理(183279)
理学(157887)
理学院(156281)
管理学(153847)
管理学院(152998)
研究(147694)
中国(115087)
(95799)
(89862)
科学(86937)
(72385)
财经(71126)
(69307)
中心(67073)
(66281)
研究所(65261)
(64805)
业大(63605)
北京(60657)
经济学(57355)
(55727)
师范(55238)
农业(53935)
(53717)
(52860)
财经大学(52830)
基金
项目(300972)
科学(239547)
研究(223421)
基金(221219)
(191131)
国家(189537)
科学基金(165122)
社会(143452)
社会科(136137)
社会科学(136102)
基金项目(116547)
(115631)
自然(106032)
自然科(103640)
自然科学(103617)
教育(102504)
自然科学基金(101814)
(96721)
资助(90908)
编号(90154)
成果(72530)
(67585)
重点(66643)
(65351)
(63410)
课题(61524)
创新(60496)
国家社会(59727)
教育部(58824)
(58232)
期刊
(210100)
经济(210100)
研究(135690)
中国(88474)
管理(72991)
(72960)
学报(64536)
(63554)
科学(62627)
大学(50993)
学学(48047)
教育(47737)
农业(44041)
技术(43051)
(40607)
金融(40607)
财经(35759)
业经(34086)
经济研究(33358)
(30779)
问题(27106)
(25655)
技术经济(24713)
(22393)
科技(21735)
现代(21243)
世界(20616)
理论(20552)
财会(20321)
(20166)
共检索到674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   易海峰   吴若楠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OFDI强度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和迭代式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海外经历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OFDI强度正向促进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但与企业的迭代式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相关的稳健性检验证实了该结论的可靠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高管海外经历强化了高技术制造企业OFDI强度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对行业层面的创新绩效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行业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是OFDI影响创新绩效的重要渠道。本文研究结论可为高技术制造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支持与政策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君  
本文拓展企业异质性的分析框架,考虑技术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企业技术创新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8~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水平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的可能性越高。此外,技术创新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地区和产业差异,技术创新对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正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企业积极“走出去”是协调统一的,技术创新水平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越大,恰当的支持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不仅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还能够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启良   安琪   方炜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提升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的决策经验与实践证据相对匮乏,尚未得到充分探讨。基于TOE理论框架,以80家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为样本案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 QCA)探讨高技术制造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结果发现:单个前因要素并不构成高创新绩效产生的必要条件,但是数字技术水平和企业研发投入在高创新绩效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存在4种高创新绩效提升策略,具体包括数字—整合创新型、数字—感知创新型、数字—协同创新型以及数字—研发创新型策略。特定条件下,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感知能力存在替代与互补关系。基于组态视角探究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策略,以期拓宽TOE理论框架适用范围,为企业制定、优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宛秋  高雅  王芳  
高技术企业在生产链中的位置差异决定技术创新模式差异,而技术并购作为主要外源性创新资源渠道,对于生产链上不同位置高技术企业的影响不同。从微观层面研究高技术制造企业生产链位置与技术并购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处于较高生产链位置的主并企业能够通过技术并购促进创新绩效提升,技术基础宽度在其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跨界技术并购且主并企业位于东部地区的技术并购事件中,上述关系更加显著。结论可丰富企业生产链位置研究,为处于不同生产链位置的高技术企业通过技术并购提高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游曼淋  
运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在分析时,重点区分了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两种直接投资方式,并探讨了企业所有权性质、行业技术密集度和东道国是否为发达国家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制造业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绿地投资对其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从分企业性质回归的结果来看,民企、外资及其他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短期比国企和央企明显。从分行业回归的结果来看,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从分东道国回归的结果来看,向发达国家进行跨国并购更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咸金坤  兰袁  汪伟  
当前,中国经济正经历着对外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转型阶段,而这两种现象背后是否存在内在联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利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数据,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老龄化程度的上升显著提高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个单位标准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将会增加2.5%左右。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显著提升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显著降低了其单位工资的产出效率,促使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应对。进一步地,基于投资目的地的分析发现,老龄化主要促进了企业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人口老龄化对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为深入认识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和企业“走出去”的动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勇超  张佳讯  
使用中国上市公司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较强;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较弱,通过一系列检验之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结论表明,应当构建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环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引导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宣昌勇  唐成伟  
出口贸易引致的技术溢出和研发投入实现的自主创新是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两个重要途径。该文利用中国1.4万家高技术企业2005-2008年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研发投入的增加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而"出口中学"的观点却缺乏经验证据的支持。由于代工所产生的"锁定"效应,企业的创新绩效反而随出口规模的增大而下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会放大出口贸易与自主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封伟毅  张肃  
企业创新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创新模式的影响。本文运用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产学研合作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等学校研发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贡献最大,其次是企业内部研发的贡献,而研发机构的贡献相对最小。从要素作用角度分析,高等学校研发人员的贡献最大,而企业和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员贡献紧随其后,政府支出的研发经费的贡献要大于企业支出的研发经费贡献,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高等学校的研发资金支出,企业和研发机构应充分利用研发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封伟毅  张肃  
企业创新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创新模式的影响。本文运用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产学研合作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等学校研发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贡献最大,其次是企业内部研发的贡献,而研发机构的贡献相对最小。从要素作用角度分析,高等学校研发人员的贡献最大,而企业和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员贡献紧随其后,政府支出的研发经费的贡献要大于企业支出的研发经费贡献,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高等学校的研发资金支出,企业和研发机构应充分利用研发资源优势,合理分配和使用研发资金,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龙婷   姜辉  
以2018—2022年美国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涉及高技术的上市公司为实验组,以2016—202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对照组,分析美国高技术出口管制对中国被管制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高技术出口管制会显著提高中国被管制企业的创新产出质量和创新产出效率,该结论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发现,美国高技术出口管制对被管制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在大型规模企业、国有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检验倒逼效应的差异性发现,美国高技术出口管制对中国被管制企业创新绩效的倒逼效应体现在具有“突破式创新”的创新质量上,而不是体现在具有“渐进式创新”的创新数量上。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武威  
以新产品产出作为测度我国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指标,以我国2003~2008年大中型高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应用广义矩方法对包括R&D投入和非R&D投入在内的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对我国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包括研发经费和科技人员在内的R&D投入、非R&D投入构成要素中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对提升我国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同时,研究发现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作为调节变量,显著提升了研发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消化吸收作为调节变量,显著提升了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根据实证研究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崇  黄彩虹  
以2003-2014年间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进入模式/市场选择两类OFDI战略选择中的东道国制度同构、创新区位响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企业规模的联合调节效应。研究表明:(1)对比进入模式选择母公司制度同构与双元性制度同构,东道国制度同构减弱了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2)进入发达经济体对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还依赖于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规模较大的时候,研发投入对进入发达经济体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大。企业规模较小的时候,进入发达经济体企业与进入落后经济体企业对研发投入促进作用的反应差异缩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宸宇  李雪松  
本文运用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MTE)的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了企业反事实专利数量,在考虑了异质性效应的基础上估计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大、研发费用高、人力资本投入高以及所得税率低的企业,专利数量相对较高;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提升其专利数量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宸宇  李雪松  
本文运用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MTE)的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了企业反事实专利数量,在考虑了异质性效应的基础上估计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大、研发费用高、人力资本投入高以及所得税率低的企业,专利数量相对较高;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提升其专利数量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企业的专利数量;国有企业、综合型对外投资企业以及投资到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