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40)
- 2023(17698)
- 2022(14631)
- 2021(13302)
- 2020(11534)
- 2019(26230)
- 2018(25953)
- 2017(49905)
- 2016(27487)
- 2015(30996)
- 2014(30988)
- 2013(30341)
- 2012(27485)
- 2011(24461)
- 2010(24579)
- 2009(22852)
- 2008(22474)
- 2007(19992)
- 2006(17293)
- 2005(15061)
- 学科
- 济(115470)
- 经济(115348)
- 管理(79965)
- 业(79343)
- 企(65203)
- 企业(65203)
- 方法(58378)
- 数学(52428)
- 数学方法(51674)
- 农(30901)
- 财(30720)
- 中国(28846)
- 业经(24678)
- 学(22643)
- 贸(21880)
- 贸易(21873)
- 易(21279)
- 地方(20672)
- 农业(20665)
- 务(20606)
- 财务(20538)
- 财务管理(20497)
- 企业财务(19545)
- 制(19384)
- 理论(17958)
- 技术(17406)
- 银(16151)
- 银行(16081)
- 融(16046)
- 金融(16043)
- 机构
- 大学(396860)
- 学院(396729)
- 济(160763)
- 经济(157644)
- 管理(153600)
- 理学(134401)
- 理学院(132956)
- 管理学(130186)
- 管理学院(129498)
- 研究(129439)
- 中国(95473)
- 科学(82363)
- 京(82091)
- 农(74020)
- 财(71622)
- 所(66147)
- 业大(64941)
- 研究所(60632)
- 中心(60162)
- 农业(58901)
- 财经(58605)
- 江(58260)
- 经(53428)
- 北京(50462)
- 经济学(49681)
- 范(49098)
- 师范(48409)
- 院(46484)
- 州(45986)
- 经济学院(45223)
- 基金
- 项目(275303)
- 科学(216298)
- 基金(201477)
- 研究(191175)
- 家(178872)
- 国家(177447)
- 科学基金(152140)
- 社会(121856)
- 社会科(115725)
- 社会科学(115685)
- 省(108235)
- 基金项目(106234)
- 自然(102484)
- 自然科(100282)
- 自然科学(100254)
- 自然科学基金(98499)
- 划(91904)
- 教育(90212)
- 资助(83928)
- 编号(75733)
- 重点(62488)
- 部(60430)
- 成果(59662)
- 发(57723)
- 创(57378)
- 科研(53896)
- 创新(53662)
- 计划(52515)
- 课题(52484)
- 教育部(51599)
- 期刊
- 济(164406)
- 经济(164406)
- 研究(105211)
- 中国(69857)
- 学报(69677)
- 农(66114)
- 科学(61183)
- 财(56573)
- 管理(54874)
- 大学(52093)
- 学学(49642)
- 农业(44768)
- 教育(37887)
- 技术(35853)
- 融(32219)
- 金融(32219)
- 财经(28823)
- 经济研究(27475)
- 业经(27088)
- 业(24879)
- 经(24682)
- 问题(22527)
- 统计(21548)
- 版(20440)
- 技术经济(20279)
- 策(19842)
- 贸(18890)
- 科技(18387)
- 商业(18089)
- 业大(18065)
共检索到559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强 冉光和
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改进熵值法拟合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作为非合意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测算全要素生产率(TFP),并构建以城镇化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OFDI对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城镇化的双门槛效应,即当城镇化水平低于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的正效应不明显;当城镇化水平跨越第一个门槛值而未到达第二个门槛值时,OFDI显著驱动了TFP增长;当城镇化水平跨越第二个门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能源消耗分别作为非合意产出和投入要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评估了中国TFP的真实水平,并构建以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水平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两个门槛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能源消耗分别作为非合意产出和投入要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评估了中国TFP的真实水平,并构建以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水平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OFDI对TFP的负效应有所减弱;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OFDI显著促进了TFP增长。当前中国整体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达到促使OFDI产生正向生产率溢出的水平。样本期内中国OFDI与金融发展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倾向于具有较高的TFP。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夏玲 殷凤 王志华
文章讨论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采用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我国制造业、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认为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本持平。通过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行业生产率不仅存在正向影响还存在行业差异,与制造业相比,服务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有德 夏文豪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SBM距离函数和GML指数测算了中国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使用系统GMM和门槛模型检验了中国各省份外商直接投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在地区分布上呈现“东弱西强”的特征。进一步回归发现: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基于环境规制和技术吸收能力的单一门槛效应。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进行拓展分析发现,FDI对不同分位点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为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斌 倪艳秋 吴书胜
基于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构建包括新型城镇化、对外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内的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门限转换效应,对外贸易程度的加深不利于在新型城镇化的门限值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反之,跨越新型城镇化的门限值后可以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龚静
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政府不断出台各种鼓励企业对外投资的优惠政策,简化对外投资的审批标准和程序。中国自身独特的制度环境是否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可持续?在该疑问下,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特有的制度环境,从31个省市层面2003-2011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出发,并结合投资自身的动态连续效应,采用系统GMM方法回归分析了两者间的关系。在考虑了投资自身的促进效应后,研究结果表明:(1)母国的制度因素仍将显著正向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政府资源配置能力比企业国有化程度的促进效应更强;(3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
文章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碳生产率,以中国30个省区市200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GMM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提升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同时,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间接促进碳生产率的提升。控制变量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碳生产率的显著正相关因素,能源结构的改善有利于碳生产率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与碳生产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分地区样本的实证检验中,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更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
文章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碳生产率,以中国30个省区市200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GMM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提升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同时,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间接促进碳生产率的提升。控制变量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碳生产率的显著正相关因素,能源结构的改善有利于碳生产率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与碳生产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分地区样本的实证检验中,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更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永芹
基于1992—2019年1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碳生产率的影响及金融发展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碳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OFDI对其分解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OFDI对其技术效率产生抑制效应,OFDI主要是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对母国碳生产率产生正向作用;相对于其他类型国家而言,OFDI对高收入、高工业化和低OFDI国家的碳生产率产生的正向影响更大;金融市场规模、金融系统效率和金融发展深度在OFDI与母国碳生产率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金融市场稳定性起到一定程度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强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作为非期望产出和投入指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测算了我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了普通面板模型和以公共支出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模型,考察了城镇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差异明显;单独考虑城镇化时,城镇化显著驱动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考虑公共支出对城镇化的影响时,城镇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基于公共支出的门槛效应,即公共支出结构水平越高,城镇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黄凯南 李春梅
近年来,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企业的投资信心与决策。在学界,外直接投资(OFDI)与技术进步的关联逐渐成为热点话题,随着各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母国营商环境对二者的关联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鉴于鲜有文献探讨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本文尝试将营商环境纳入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论模型,从母国营商环境视角阐释OFDI与母国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以2004—2020年115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Hansen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在母国营商环境的影响下,OFDI与母国技术进步存在“V型”关系,即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OFDI对技术进步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第二,OFDI对母国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具有国家异质性。当营商环境超过一定临界值后,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OFDI对技术进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发达国家的营商环境临界值更大,新兴国家的正向影响效应更强。第三,在解决内生性问题、替换指标和估计方法之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最后进一步指出,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在进行深层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必须坚持扩大开放、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质量,增强O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 彭小雨
本文结合外商直接投资(FDI)来源国特征及进入东道国行业特征来区分FDI的投资动机,并利用2001~2012年中国39个制造业行业数据考察不同投资动机的FDI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投入当期只有市场寻求型FDI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滞后一期则只有资源寻求型FDI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总体来看资源寻求型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市场寻求型FDI;而战略资产寻求型FDI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任思雨 吴海涛 冉启英
基于SBM-DDF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2006~2016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广义分位数模型和动态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地区腐败、市场化进程和知识产权保护外生制度环境下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突变和动态门限效应。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边际效应发生了结构变化;随着地区腐败程度的加深,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逐渐降低;以市场化进程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门限变量,跨越门限点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依次增强。东、中、西三大区域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表明,东部、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佛关 郎永建
在对城镇化、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它们彼此的关系进行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1999-2013年31个省区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运用2013年31个省区市代表城镇化水平的数据,对1999-2013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值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06%以上,说明城镇化的进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深刻认识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大力推动城镇化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