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2)
- 2023(14638)
- 2022(12599)
- 2021(11612)
- 2020(9935)
- 2019(22370)
- 2018(21851)
- 2017(42703)
- 2016(23103)
- 2015(25532)
- 2014(24998)
- 2013(24995)
- 2012(22528)
- 2011(20262)
- 2010(19916)
- 2009(18516)
- 2008(18040)
- 2007(15502)
- 2006(13323)
- 2005(11363)
- 学科
- 济(94016)
- 经济(93916)
- 管理(69526)
- 业(68219)
- 企(57169)
- 企业(57169)
- 方法(47411)
- 数学(41881)
- 数学方法(41523)
- 财(25341)
- 农(23403)
- 中国(22043)
- 业经(19953)
- 学(19843)
- 贸(18759)
- 贸易(18754)
- 易(18201)
- 务(17441)
- 财务(17379)
- 财务管理(17354)
- 地方(16888)
- 企业财务(16568)
- 农业(15837)
- 技术(14811)
- 制(14726)
- 环境(14454)
- 理论(14098)
- 和(13783)
- 融(13513)
- 金融(13512)
- 机构
- 大学(331303)
- 学院(327746)
- 管理(132983)
- 济(131949)
- 经济(129428)
- 理学(117294)
- 理学院(116060)
- 管理学(114114)
- 管理学院(113556)
- 研究(107535)
- 中国(77130)
- 京(69025)
- 科学(68000)
- 财(58186)
- 农(56999)
- 所(53762)
- 业大(53335)
- 研究所(49645)
- 财经(48462)
- 中心(47958)
- 农业(45336)
- 江(44548)
- 经(44304)
- 北京(43010)
- 范(40945)
- 师范(40448)
- 经济学(39536)
- 院(39097)
- 财经大学(36427)
- 州(36308)
- 基金
- 项目(234514)
- 科学(183955)
- 基金(172186)
- 研究(165243)
- 家(152032)
- 国家(150813)
- 科学基金(129449)
- 社会(105339)
- 社会科(100043)
- 社会科学(100014)
- 基金项目(92066)
- 省(90610)
- 自然(87009)
- 自然科(85016)
- 自然科学(84993)
- 自然科学基金(83510)
- 划(77103)
- 教育(75591)
- 资助(71020)
- 编号(65520)
- 重点(52212)
- 部(51755)
- 成果(51007)
- 创(49095)
- 发(48674)
- 创新(45770)
- 科研(45598)
- 教育部(44324)
- 课题(44086)
- 计划(43512)
- 期刊
- 济(133282)
- 经济(133282)
- 研究(91282)
- 学报(57889)
- 中国(52508)
- 科学(50087)
- 农(49718)
- 管理(46024)
- 财(43191)
- 大学(42967)
- 学学(40933)
- 农业(34545)
- 教育(30419)
- 技术(25813)
- 融(25281)
- 金融(25281)
- 财经(23296)
- 经济研究(22589)
- 业经(21961)
- 经(19725)
- 业(18234)
- 问题(17769)
- 科技(16689)
- 版(15740)
- 技术经济(15713)
- 商业(15293)
- 理论(15279)
- 贸(15094)
- 业大(15038)
- 图书(14991)
共检索到453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海燕 沈桂龙
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基于1995~2017年39个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得出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影响母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结论;并将样本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检验结果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更能够促进母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活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进一步用中国16个行业2004~2014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国内研发投入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产生了挤出效应,对外依存度的提高也会不利于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文章最后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为五大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央企业及单位的OFDI最能够促进中国GVC增加值的提高,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更能够提升中国GVC增加值能力,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对外直接投资 挤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亚轩
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时期较短,以中国为研究对象难以从长期角度考察对本国经济结构的影响。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4年间SITC2分类下的贸易数据和日本分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和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全球价值链时代,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属于网络型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以Nicoud(2002)的自由资本垂直流动模型为基础,对价值链分工下网络型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网络型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效应、资本积累和创新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以及集聚经济性促进日本经济结构升级,并利用2000—2014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分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兴 李京晓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技术进步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我国"走出去"战略中最值得关注的效应之一。文章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出发,阐释了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能产生反向溢出效应,但促进作用尚不显著,并且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充分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我国的技术进步,关键是要提高我国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剑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投资理论,对母国服务业发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分析表明,母国服务业发展有助于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下降能够降低企业对外投资门槛,推动对外投资企业数量的增加。本文利用30个OECD国家1990-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服务业总体水平以及四类生产者服务业(批发零售、运输仓储及通讯、金融中介、商业咨询及科技服务)发展水平对OFDI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一国服务业总体水平与该国OFDI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细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运输仓储及通讯服务仅是效率提升对OFDI有显著促进,金融中介和商业咨询及科技服务无论是...
关键词:
服务业 生产者服务业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
文章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碳生产率,以中国30个省区市200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GMM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提升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同时,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间接促进碳生产率的提升。控制变量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碳生产率的显著正相关因素,能源结构的改善有利于碳生产率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与碳生产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分地区样本的实证检验中,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更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
文章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碳生产率,以中国30个省区市200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GMM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提升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同时,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间接促进碳生产率的提升。控制变量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碳生产率的显著正相关因素,能源结构的改善有利于碳生产率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与碳生产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分地区样本的实证检验中,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小舟 卢米雪 李丹
文章基于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在三个门槛变量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并分析碳市场政策实施和二元梯度OFDI对碳排放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当以经济规模扩张为门槛变量时,OFDI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影响效果呈现由负向转为正向再转为负向的“倒U”型趋势;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门槛变量时,OFDI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影响效果先为正向后转为负向;以低碳技术创新为门槛变量时,OFDI对碳排放存在单一门槛的负向影响,且超过门槛值后碳减排效果进一步提升。碳市场政策实施后,OFDI对碳排放的正向影响显著降低,负向影响得到提高;在将OFDI划分为二元梯度的分样本研究中,逆梯度投资比顺梯度投资的碳减排效果更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源丹 刘洪钟
在世界经济新格局背景下,内外部多种力量推动了全球价值链重构进程,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参与者,有追求合理收益、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对外直接投资是推动重构全球价值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文章从价值链双边合作度、价值链相对地位双重维度构建全球价值链重构测度指标,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结构性视角探讨其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对全球价值链重构均存在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样本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子样本下其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相比金融危机前,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促进作用在2008年后更为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小鱼 陈秧分
参与全球农业价值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基于TiVA数据库和UN COMTRADE数据库测算64个国家全球农业价值链的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全球农业对外投资网络,实证分析农业对外投资布局对一国参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全球农业对外投资网络由发达国家主导;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一国越处于网络中心且投资金额越分散,其价值链地位越高;网络规模有负向影响,盲目拓展投资网络的规模化优势难以抵消农业对外投资的高风险。基于研究结果,从分环节优化农业对外投资布局、深耕既有农业对外投资网络、逐步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农业对外投资网络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小鱼 陈秧分
参与全球农业价值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基于TiVA数据库和UN COMTRADE数据库测算64个国家全球农业价值链的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全球农业对外投资网络,实证分析农业对外投资布局对一国参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全球农业对外投资网络由发达国家主导;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一国越处于网络中心且投资金额越分散,其价值链地位越高;网络规模有负向影响,盲目拓展投资网络的规模化优势难以抵消农业对外投资的高风险。基于研究结果,从分环节优化农业对外投资布局、深耕既有农业对外投资网络、逐步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农业对外投资网络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军 冯章伟
本文理论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机制,实证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竞争力的直接效应和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具体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进步和服务创新两条路径促进中国总体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第二,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全球价值链竞争力;第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第四,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服务创新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 对外直接投资 全球价值链 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素芹 姜枫
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是众多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日本、美国在中国投资对其本国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自的影响不同。日本对华投资,出口贸易增加,投资与贸易是一种互补关系;美国对华投资,出口贸易下降,投资与贸易是一种替代关系。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对华投资 出口贸易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强 冉光和
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改进熵值法拟合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作为非合意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测算全要素生产率(TFP),并构建以城镇化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OFDI对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城镇化的双门槛效应,即当城镇化水平低于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的正效应不明显;当城镇化水平跨越第一个门槛值而未到达第二个门槛值时,OFDI显著驱动了TFP增长;当城镇化水平跨越第二个门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监平 张淼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本质上就是世界范围内的要素分工,以资本为载体的要素跨国流动日益频繁并逐渐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网络,探究了一国在投资网络中的特征对其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实证发现度数中心度对该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负影响,点强度有正影响,而异质性并无显著影响。按收入水平对样本国家进行分类考察后发现度数中心度和异质性对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均无显著影响,而点强度对二者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改善国际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的区位与结构,通过创新驱动培育核心优质要素将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彤 崔昊
本文在国际技术溢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数理模型。该数理模型重点对Cohen & Levinthal的"吸收能力"理论作了扩展,将母国研发支出的"双重身份"扩展到"三重身份"。随后本文使用OECD国家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1)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研发溢出可以促进母国技术进步;(2)母国的研发存量和东道国研发溢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替代作用"为主;(3)通过"门槛回归"发现,随着母国研发存量的增加,该"替代作用"逐渐增加,但是其增幅较为微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