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7)
- 2023(2252)
- 2022(1937)
- 2021(1756)
- 2020(1572)
- 2019(3832)
- 2018(3759)
- 2017(8011)
- 2016(4248)
- 2015(4375)
- 2014(4378)
- 2013(4513)
- 2012(4379)
- 2011(3836)
- 2010(3989)
- 2009(3773)
- 2008(3978)
- 2007(3620)
- 2006(3211)
- 2005(2955)
- 学科
- 济(23643)
- 经济(23637)
- 业(13749)
- 管理(13098)
- 企(12139)
- 企业(12139)
- 方法(11425)
- 数学(10599)
- 数学方法(10539)
- 财(8810)
- 务(6281)
- 财务(6281)
- 财务管理(6277)
- 企业财务(6160)
- 结构(4970)
- 中国(4768)
- 制(4545)
- 地方(4043)
- 产业(3970)
- 贸(3810)
- 贸易(3808)
- 易(3718)
- 融(3668)
- 金融(3668)
- 关系(3665)
- 体(3621)
- 农(3572)
- 学(3319)
- 体制(3311)
- 业经(3256)
- 机构
- 大学(64805)
- 学院(63104)
- 济(32147)
- 经济(31683)
- 管理(24471)
- 研究(21469)
- 理学(21433)
- 理学院(21212)
- 管理学(20876)
- 管理学院(20754)
- 中国(15911)
- 财(15660)
- 京(12869)
- 财经(12609)
- 经(11493)
- 科学(11075)
- 经济学(10876)
- 所(10537)
- 经济学院(9953)
- 财经大学(9478)
- 研究所(9439)
- 中心(8885)
- 江(8657)
- 北京(8186)
- 院(7893)
- 商学(7729)
- 商学院(7678)
- 农(7536)
- 业大(7357)
- 范(7108)
- 基金
- 项目(40279)
- 科学(32704)
- 基金(31416)
- 研究(28521)
- 家(26968)
- 国家(26780)
- 科学基金(23523)
- 社会(19839)
- 社会科(19055)
- 社会科学(19049)
- 基金项目(16491)
- 自然(15179)
- 自然科(14854)
- 自然科学(14851)
- 自然科学基金(14626)
- 省(14319)
- 资助(13800)
- 教育(13424)
- 划(12315)
- 编号(10218)
- 部(10007)
- 重点(9208)
- 教育部(8976)
- 国家社会(8584)
- 人文(8485)
- 成果(8436)
- 发(8320)
- 创(7916)
- 大学(7900)
- 科研(7699)
共检索到92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光明
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呈现出明显不均衡性,即香港、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占据流量和存量的极高比例,发展中国家次之,发达国家所占比例最低,但该数据并不能反映我国直接投资资本的真实目的。我国与相关国家、地区金融、税收和企业管理政策的差异,以及目前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导致了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结构呈现出以上特点。近期国内税法的调整和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幅度不会太大。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结构 金融危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恕立
"组织不均衡成长"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企业的成长问题,但依照这一理论延伸出来的"要素不均衡"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本文选取七种要素作为分析对象,以投资国和受资国的市场环境,以企业投资动因和要素特征为影响因素,探讨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流动。主要结论是:要素禀赋收敛于均衡状态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动力,而投资国及受资国的市场环境、不同的投资动因及要素本身特征,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禀赋均衡效应均具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不均衡理论 要素流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纯威 戴本忠 姚捷
剔除避税地后的中国OFDI真实区位结构有两大突出特点:静态上以亚洲、欧洲为主,动态上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占比持续上升。基于20032015年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利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及与之相伴随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国际水平的快速上升是上述特点形成的基本动因,寻求市场和地理距离是辅助性动因。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纯威 戴本忠 姚捷
剔除避税地后的中国OFDI真实区位结构有两大突出特点:静态上以亚洲、欧洲为主,动态上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占比持续上升。基于2003~2015年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利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及与之相伴随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国际水平的快速上升是上述特点形成的基本动因,寻求市场和地理距离是辅助性动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永齐
随着外商对华投资规模、技术含量的提高,FDI对于投资地的选择,越来越受到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与此相适应的是人力资本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性日趋提高,并对FDI的流向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使用我国1992~2001年沿海10省市的相关数据分析认为,一个地区产业集中度的高低显著影响外商投资的区位选择,跨国公司决定向一个地区投资后往往选择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集中度高的行业作为投资方向,且只有当该地区的产业集聚优势与外资的比较优势相一致时,外资才会进入。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 FDI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冯涛 赵会玉 杜苗苗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学MoranI指数法和β-收敛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和八大区域的FDI聚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省域FDI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区域经济增长在时空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效应;(2)空间相关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外资等经济活动频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31个省域区际吸引外资的空间不均衡,空间集聚使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地理区位(距离)产生的空间成本降低,但地理特征将深刻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的中心和外围关系;(3)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重要,但它却不能轻易改变经济地理的规则,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在地理空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力平 李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非 李建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中,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Dunning认为,本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会提高国内生产率。图1是1987—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二十年来,尤其是2003年后的最近三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在此情况下,继外商直接投资之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中根 唐振龙
当前中国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国内大规模储蓄和外资大量流进并存的现象;国际收支表现为 双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与此同时,国内资金也在大规模的外流,出现了资本流动怪圈。这种资金供求非 均衡状态有许多负面影响。而引进外资是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因此,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较好的选 择。
关键词:
国际收支 资金非均衡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池建宇 方英
文章基于2003~2011年中国对65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东道国的经济与政治法律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市场经济体制不太健全的非OECD国家的直接投资显著高于具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OECD国家,东道国政治法律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时,倾向于进入那些市场经济不发达但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同时投资行为又以市场为导向,力图规避政治风险,体现了入世以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动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国辉 刘培 杨一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国家形象受到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利用2006—2014年BBC GlobalScan国家形象调查数据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进行匹配,基于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从国家形象的视角系统地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市场寻求动机和资源寻求动机,东道国积极的国家形象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促进作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能够增强积极国家形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东道国消极的国家形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东道国自然资源和腐败控制会降低这种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自身的国家形象也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尤其是我国积极的国家形象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友星 张珊珊 赵艳平
在剖析东道国疫情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跨国疫情链接数据集实证检验东道国疫情对中国OFDI流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道国疫情暴发显著阻碍了中国OFDI的流入,且该结果在多种模型设定及考虑内生性的条件下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疫情主要通过抬高交易成本、增大投资风险及阻滞东道国出口三重机制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产生负向影响。研究亦证实由疫情引发的OFDI阻碍效应在与疫情自身特质、投资特征及东道国时空分异三者的互动中表现出广泛异质性。
关键词:
疫情 东道国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晶晶 马惠兰 唐洪松 戴泉
文章选取截至2014年末838家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境内主体设立的994家境外企业为样本,以反映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以及制度因素为主要考察变量,并综合考虑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和农产品贸易、东道国通讯能力等因素,选择12个自变量,运用条件Logit模型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了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环节和营运环节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市场规模及潜力均对吸引中国农业投资具有很大的影响;东道国经济和法律制度的质量对中国农业对其投资决策具有显著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瑜嘉 马妍 贺灿飞
基于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本文探究了市场因素和资源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市场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占主导作用。资源因素也会对其区位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劳动力资源禀赋越高,东道国对外资的吸引力越大。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和能源资源禀赋都能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第三国效应"并不存在,相反,邻国与东道国市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贸易与投资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不同区域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同时追求市场与资源;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追求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