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4)
- 2023(16686)
- 2022(14487)
- 2021(13416)
- 2020(11378)
- 2019(26554)
- 2018(26264)
- 2017(51955)
- 2016(27480)
- 2015(30750)
- 2014(30536)
- 2013(30270)
- 2012(27640)
- 2011(24530)
- 2010(24537)
- 2009(22543)
- 2008(21807)
- 2007(19215)
- 2006(16888)
- 2005(14813)
- 学科
- 济(115102)
- 经济(114977)
- 管理(79688)
- 业(77646)
- 企(62217)
- 企业(62217)
- 方法(55114)
- 数学(48930)
- 数学方法(48320)
- 财(32586)
- 中国(31556)
- 农(30857)
- 业经(23974)
- 地方(21696)
- 学(21618)
- 贸(21377)
- 贸易(21365)
- 农业(21143)
- 易(20784)
- 制(20412)
- 务(19508)
- 财务(19428)
- 财务管理(19390)
- 企业财务(18416)
- 银(17635)
- 银行(17592)
- 理论(17197)
- 技术(17054)
- 行(16751)
- 融(16741)
- 机构
- 大学(390785)
- 学院(387089)
- 济(163039)
- 经济(159873)
- 管理(156656)
- 理学(136520)
- 理学院(135136)
- 管理学(132725)
- 管理学院(132024)
- 研究(125314)
- 中国(94384)
- 京(81736)
- 财(76869)
- 科学(74258)
- 财经(62069)
- 所(60852)
- 中心(57142)
- 农(56891)
- 经(56657)
- 业大(55214)
- 研究所(55122)
- 江(54308)
- 北京(51526)
- 经济学(50300)
- 范(49052)
- 师范(48616)
- 财经大学(46568)
- 院(46056)
- 经济学院(45812)
- 农业(44330)
- 基金
- 项目(265331)
- 科学(210109)
- 基金(195493)
- 研究(194528)
- 家(169156)
- 国家(167806)
- 科学基金(145618)
- 社会(124642)
- 社会科(118358)
- 社会科学(118326)
- 基金项目(103359)
- 省(101135)
- 自然(94316)
- 自然科(92192)
- 自然科学(92170)
- 自然科学基金(90495)
- 教育(89575)
- 划(85184)
- 资助(81343)
- 编号(79022)
- 成果(63419)
- 部(59569)
- 重点(58592)
- 发(55469)
- 创(54770)
- 课题(52823)
- 国家社会(51990)
- 教育部(51829)
- 创新(51105)
- 科研(51055)
- 期刊
- 济(170373)
- 经济(170373)
- 研究(115569)
- 中国(68596)
- 财(58326)
- 管理(57668)
- 学报(57661)
- 科学(53143)
- 农(50286)
- 大学(44971)
- 学学(42238)
- 教育(38926)
- 农业(34837)
- 技术(33901)
- 融(33571)
- 金融(33571)
- 财经(30130)
- 经济研究(28713)
- 业经(27212)
- 经(25802)
- 问题(22789)
- 图书(19495)
- 理论(19315)
- 技术经济(19262)
- 贸(19127)
- 统计(18883)
- 实践(17496)
- 践(17496)
- 业(17368)
- 商业(17338)
共检索到560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万晶 周记顺
本文基于对外直接投资(OFDI)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理论分析,利用中国2003—2017年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数据探讨了OFDI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当OFDI强度小于门槛值时,OFDI显著促进了劳动收入份额提高,相反则显著抑制;“一带一路”政策使两者之间倒U型关系更显著。在进一步区分OFDI所属地区和投资动机后,发现我国东中部地区OFDI、对沿线国家市场寻求型OFDI和技术寻求型OFDI与劳动收入份额间的倒U型关系更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则表明,OFDI通过正向就业效应和负向技术效应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影响。运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就业效应和技术效应的门槛特征,发现在就业门槛效应的条件下,OFDI与劳动收入份额间呈U型关系;在技术门槛效应的条件下,OFDI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呈现边际递减的规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怡 邵军 阚哲涵
基于1990~2014年的跨国数据,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均值下降了5%以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的实证分析表明,整体上贸易开放抑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制度环境分组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高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资本密集型国家、资源密集型国家、制度环境良好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负影响,但是对于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劳动密集型国家、制度环境不佳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向中国贸易开放能够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特别是对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积极影响较强。上述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劳动收入份额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胤默 孙乾坤 张晓瑜
从母国文化助推视角,本文考察了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2004-2014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区位选择Logit模型进行研究发现:第一,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孔子学院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降低中国与东道国文化距离的负面影响;第三,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在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孔子学院还通过影响留学生来华学习,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胤默 孙乾坤 张晓瑜
从母国文化助推视角,本文考察了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2004-2014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区位选择Logit模型进行研究发现:第一,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孔子学院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降低中国与东道国文化距离的负面影响;第三,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在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孔子学院还通过影响留学生来华学习,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中海 冯梅
加强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重点合作内容。本文运用分位数引力模型方法,研究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能源的进口贸易。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的增加,从欧亚区域国家进口的能源产品的负面弹性呈现增加趋势,表明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同时,经济规模、地理距离对中国能源进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也佐证了理论的正确性。最后,对加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贸易良性互动,推进与欧亚区域一带一路的产能合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能源进口 产能合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中海 冯梅
加强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重点合作内容。本文运用分位数引力模型方法,研究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能源的进口贸易。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的增加,从欧亚区域国家进口的能源产品的负面弹性呈现增加趋势,表明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同时,经济规模、地理距离对中国能源进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也佐证了理论的正确性。最后,对加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贸易良性互动,推进与欧亚区域一带一路的产能合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能源进口 产能合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边婧 张曙霄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代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基于200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均显著为正,但对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区分投资目标国后发现,中国在新兴经济体投资具有显著的出口促进作用,而在非新兴经济体投资具有显著的进口促进作用。进一步地,将贸易进出口产品区分为初级制成品、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发现中国在非新兴经济体投资的贸易效应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进口规模的促进作用;在新兴经济体则更多地表现为技术制成品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而对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的进口存在替代效应。因而,应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实施"因国施策"的贸易策略,实现与不同类型国家的产业优势互补。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纯威 石巧荣 戴本忠
通过对亚投行运营前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演进路径的变化状况及其动因的考察发现,亚投行运营同步于OFDI持续增长推动下的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路径快速转型,促进了中国对亚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投资,加快了中国OFDI行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演进机理分析发现,寻求市场是中国OFDI演进的首要动机类驱动力,东道国税费负担主要考虑的是环境类因素,对亚洲及"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的敏感性正在增强。因此,进入业务扩张阶段后亚投行应提高放款速度和规模,扩大贷款范围,改进贷款结构;中国OFDI应基于亚投行贷款见效状况调整区位及行业布局,并保持规模上的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助推经济战略转型和"一带一路"建设。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亚投行 “一带一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军 王晓辰
本文为探究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纳入金融发展的不同维度,通过门槛模型探究其在中国OFDI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过程中的门槛效应。本文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从影响效应来看,结构效应促进了碳排放规模的增加,而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均不显著;(2)异质性分析表明发达国家和OECD国家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小;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大;(3)门槛效应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结构对FDI的碳排放效应分别存在单一门槛和双重门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信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长期偏低已经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当前阶段,提升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不仅有利于总需求的扩张,还能减轻投资压力,进而缓解地方债务问题和产能过剩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劳动 收入份额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蓝庆新 段云鹏 赵永超
本文构造了省际非平衡面板系统GMM模型,检验了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份“一带一路”直接投资对本地产业结构及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带一路”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和制造业产业结构均具有显著的升级效应,通过借助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和更换模型、计量方法、剔除样本异常值影响等稳健性检验,所得结论依然稳健。据此,中国应持续深化“一带一路”直接投资,政府应加大对“一带一路”直接投资企业的扶持力度,“一带一路”直接投资企业应利用好投资带来的红利,助力自身产业价值链攀升,以强化“一带一路”直接投资赋能产业升级的效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边婧 张曙霄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区分沿线国家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从出口方面看,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出口替代效应,在南亚地区、独联体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出口互补效应,但在西亚地区、中东欧地区的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出出口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从进口方面看,我国在南亚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进口替代效应,在西亚地区和中东欧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进口互补效应,但在东南亚地区和独联体地区的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出进口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基于此,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应注重与不同国家优势互补,实现双方共赢。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隋广军 黄亮雄 黄兴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采用2003年~2012年64个沿线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的关系。首先以主成分法构建基础设施评价指数来衡量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发现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正不断完善,区域差异在缩小;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增长1%,即能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增长0.01%,中国投资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2%;最后通过检验中介效应模型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效应约有30%是通过完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来实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