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52)
2023(21520)
2022(18145)
2021(16909)
2020(14142)
2019(32435)
2018(31723)
2017(60691)
2016(32414)
2015(36331)
2014(35631)
2013(35114)
2012(32556)
2011(29316)
2010(29554)
2009(27380)
2008(26177)
2007(22956)
2006(20169)
2005(18022)
作者
(90149)
(74861)
(74259)
(70636)
(47732)
(35820)
(33898)
(29072)
(28556)
(26661)
(25449)
(25379)
(23674)
(23629)
(23284)
(22928)
(22128)
(21572)
(21499)
(21412)
(18571)
(18191)
(18014)
(17140)
(16818)
(16702)
(16541)
(16273)
(14979)
(14807)
学科
(135823)
经济(135685)
管理(94556)
(92978)
(76531)
企业(76531)
方法(58787)
数学(51233)
数学方法(50638)
中国(43253)
(36416)
(35360)
地方(31429)
业经(30874)
(30635)
金融(30633)
(29499)
银行(29455)
(28365)
(26823)
(26321)
贸易(26296)
(25516)
(25318)
农业(24897)
技术(24072)
(22556)
财务(22475)
财务管理(22431)
理论(21802)
机构
大学(452012)
学院(449947)
(190612)
经济(186809)
管理(178105)
研究(154063)
理学(153631)
理学院(151992)
管理学(149491)
管理学院(148680)
中国(122102)
(96197)
科学(90228)
(87792)
(75509)
中心(71002)
财经(70005)
研究所(68434)
(68297)
(65297)
(63861)
业大(62691)
北京(61483)
(59170)
师范(58636)
经济学(58461)
(56236)
(53503)
农业(52976)
经济学院(52748)
基金
项目(304007)
科学(241247)
研究(225816)
基金(222119)
(192270)
国家(190638)
科学基金(165221)
社会(145002)
社会科(137604)
社会科学(137571)
(117052)
基金项目(116668)
自然(105211)
教育(104085)
自然科(102864)
自然科学(102842)
自然科学基金(101042)
(98424)
资助(91611)
编号(91242)
成果(74067)
(68008)
重点(67844)
(67034)
(65562)
课题(63071)
创新(60766)
国家社会(60443)
教育部(59202)
大学(57604)
期刊
(206712)
经济(206712)
研究(138143)
中国(91792)
管理(67523)
(66565)
学报(65400)
科学(62431)
(62015)
教育(52733)
(52425)
金融(52425)
大学(51309)
学学(48028)
农业(42761)
技术(40285)
财经(34409)
经济研究(34239)
业经(33333)
(29633)
问题(26491)
(23091)
(22982)
技术经济(22432)
图书(22194)
科技(21235)
理论(21024)
国际(20941)
统计(20385)
世界(20255)
共检索到680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殷朝华  郑强  谷继建  
本文系统梳理了金融发展视角下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现阶段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了OFDI影响中国自主创新的门槛特征。门槛回归结果表明,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的双门槛效应,即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OFDI对自主创新产生负向作用;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殷朝华  郑强  谷继建  
本文系统梳理了金融发展视角下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现阶段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了OFDI影响中国自主创新的门槛特征。门槛回归结果表明,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的双门槛效应,即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OFDI对自主创新产生负向作用;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提升到临界门槛值后,OFDI对自主创新产生正效应;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跨越更高门槛值后,这种正效应更加凸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子荣  贾宪洲  
依据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重点实证考察我国1998—2007年金融支持对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若用三种专利之和衡量创新产出,则金融支持对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若将专利分开考察,则得出不同的结论,即金融支持对代表技术模仿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代表技术创新的发明专利产出无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相伟  龙小宁  
"资金融通"和"贸易畅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否对后者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分别以中国金融机构境外布点和对外直接投资为例进行研究,认为母国金融机构境外布点有助于跨国企业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降低企业海外经营风险、减少交易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以及促进企业研发创新与提高生产率等途径,促进母国企业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4年对147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和境外金融机构布点数据研究发现:中国金融机构境外布点不仅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规模,还促进了投资的企业数量;而且,其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主要促进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能源消耗分别作为非合意产出和投入要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评估了中国TFP的真实水平,并构建以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水平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两个门槛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能源消耗分别作为非合意产出和投入要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评估了中国TFP的真实水平,并构建以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水平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OFDI对TFP的负效应有所减弱;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OFDI显著促进了TFP增长。当前中国整体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达到促使OFDI产生正向生产率溢出的水平。样本期内中国OFDI与金融发展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倾向于具有较高的TFP。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毛海欧  
本文通过总结FDI影响OFDI的集聚经济传导机制,构建一个含集聚经济和OFDI规模决定方程的联立方程组,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3SLS估计,对中国制造业OFDI的动力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的集聚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OFDI有着显著正向作用;收入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通过FDI的竞争效应技术溢出路径有利于实现高技术产业集群,进而实现高端制造业"走出去",而收入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通过FDI的集聚竞争加剧效应会对本土企业形成"挤出"效应,反而不利于OFDI规模扩张;金融危机之后,在创新驱动战略导向下,中国通过FDI提升技术效率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吉生保  林雄立  王晓珍  
本文构建了外资研发嵌入、技术创新表现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逻辑框架,利用中国2003—2016年省级统计资料,在测度各省份外资研发嵌入指数和技术创新表现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2SLS模型、GLS模型和Sobel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了上述逻辑框架。研究发现:第一,外资研发嵌入显著促进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这种促进效果在中东部地区更为明显,而在西部地区不明显;第二,技术创新表现在外资研发嵌入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异质性明显,其中,市场创新绩效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技术进步方向发挥调节作用;第三,市场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中的技术水平层面,而在技术效率层面不显著,技术进步越偏向资本,市场创新绩效就越能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上述结论在不同模型设定条件下具有稳健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企业层面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全面系统地评估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OFDI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OFDI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并逐年递增;我们依据三种标准对OFDI进行分类,发现不同类型OFDI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还特别关注了OFDI对企业创新持续期的影响,发现OFDI在总体上显著延长了企业创新的持续期,但不同类型OFDI对企业创新持续期的影响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客观评估中国企业OFDI的成效提供了一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同时也为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海欧  刘海云  
中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困境,OFDI作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的重要手段,既能够使母国成为总部服务基地,又可能使其成为制造加工基地,因此,中国OFDI是否会促进母国产业升级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从出口劳动结构视角研究了发展中国家OFDI对母国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发现存在价值链转移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利用2003~2009年WIOD数据测算中国对64个国家(地区)的出口劳动结构,采用OFDI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逆分工梯度OFDI导致高端环节转出,价值链转移效应为负,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了出口高技术劳动占比,但负效应大于正效应,逆分工梯度OFDI抑制了产业升级;顺分工梯度OFDI的低端价值链转移效应提高了母国出口高技术劳动占比,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导致边际产业竞争优势加强,阻碍了母国产业升级,正效应小于负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狄振鹏  李世美  
通过梳理以往文献并采集我国2008—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创新模式的异质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全国整体还是从分地区来看,OFDI均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国内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大于OFDI,且其仅对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OFDI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模仿创新,说明OFDI的自主创新外溢效果更强;另外,研究还发现目前我国的研发人员力量相对薄弱,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高端科研人员数量不足,严重制约了直接对外投资的吸收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红根  饶华  
文章引入生产函数,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衡量创新的指标,利用江西省1991~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回归结果表明,FDI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力不显著,或者,因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太多了,而无法衡量FDI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之间是否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邓平  
本文利用中国1985-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与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依赖于金融发展水平。我国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张已满足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需求,而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并未达到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门槛水平,对创新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有限,尤其是对私人部门的信贷甚至一直处于一种扭曲的状态。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种局面,发挥金融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元元  
借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国际研发知识溢出理论,将外商直接投资(FDI)环境技术效应分为技术自主创新和技术外溢;就污染与FDI之间构建EKC以代表技术自主创新的环境效应;嵌入国际研发知识溢出变量以代表技术外溢的环境效应;基于污染和技术空间扩散,对模型空间扩容。以中国大陆31省份1985~2014年面板数据的检验显示:(1)技术自主创新的环境效应具有空间二分性。工业废气与所在区域及毗邻区域FDI同时构成倒U型曲线,多数省份FDI规模未逾越双倒U型曲线拐点,无法激发清洁技术自主创新。(2)技术外溢的环境效应具有空间属性。FDI技术局域和广域溢出分别降低了所在地区和毗邻地区工业废气污染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一平  
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这必然会影响到地区经济增长,进一步拉大地区差距,对于整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不利的。文章采用中国1992-2005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研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文章的重要发现是,外商直接投资并未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的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节约能源的诱致性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