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
2023(1479)
2022(1285)
2021(1159)
2020(1080)
2019(2472)
2018(2379)
2017(4945)
2016(2606)
2015(2818)
2014(2775)
2013(2832)
2012(2771)
2011(2435)
2010(2592)
2009(2527)
2008(2680)
2007(2559)
2006(2300)
2005(2140)
作者
(7688)
(6374)
(6371)
(6132)
(4045)
(3110)
(2960)
(2342)
(2292)
(2274)
(2148)
(2107)
(2056)
(1975)
(1947)
(1929)
(1875)
(1790)
(1738)
(1715)
(1609)
(1484)
(1455)
(1444)
(1435)
(1428)
(1417)
(1268)
(1249)
(1239)
学科
(15153)
经济(15147)
(9295)
管理(8363)
(8141)
企业(8141)
方法(6870)
数学(6089)
数学方法(6069)
(5202)
(4127)
财务(4124)
财务管理(4121)
企业财务(4043)
关系(3463)
(3388)
贸易(3387)
(3309)
对外(2949)
中国(2718)
(2599)
金融(2598)
经济关系(2508)
外经(2485)
对外经济(2428)
地方(2295)
(2216)
(2189)
业经(2151)
(2043)
机构
大学(40314)
学院(39323)
(21525)
经济(21222)
管理(15530)
研究(15250)
理学(13196)
理学院(13085)
管理学(12954)
管理学院(12874)
中国(11601)
(9920)
(8350)
(7899)
财经(7821)
(7080)
研究所(6898)
科学(6813)
经济学(6510)
中心(6357)
经济学院(5875)
财经大学(5831)
(5685)
北京(5644)
(5593)
(5394)
商学(5154)
商学院(5122)
(4605)
国际(4532)
基金
项目(22891)
科学(18467)
基金(17828)
研究(16810)
(15214)
国家(15105)
科学基金(13189)
社会(11354)
社会科(10890)
社会科学(10885)
基金项目(9302)
自然(8467)
自然科(8294)
自然科学(8292)
自然科学基金(8166)
资助(7831)
(7685)
教育(7653)
(6697)
编号(6348)
(5801)
成果(5426)
教育部(5184)
重点(5061)
人文(4975)
国家社会(4869)
中国(4748)
(4719)
(4592)
大学(4554)
期刊
(23777)
经济(23777)
研究(13730)
(8159)
管理(6921)
中国(6252)
国际(5996)
(5489)
金融(5489)
(5160)
学报(4486)
科学(4310)
经济研究(4236)
财经(4203)
(3755)
大学(3732)
(3658)
学学(3563)
问题(3411)
世界(3234)
技术(3062)
(2747)
贸易(2747)
技术经济(2564)
农业(2506)
业经(2461)
国际贸易(2338)
经济管理(2259)
教育(2213)
统计(2053)
共检索到64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海栋  
本文归纳和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诸种优势,指出其来源于技术优势、垄断优势、资金和货币优势、获得原材料优势和区位优势,并简要地分析了上述诸种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启铭  
作为主流跨国公司理论的OLI范式用所有权特定优势、区位特定优势和内部化特定优势解释了跨国公司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向外扩张的行为,但财务因素对各种优势形成的作用没有得到明显表述。由于竞争环境发生改变,财务战略的合理使用可以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创造财务优势。这些战略包括:增强筹资能力和降低筹资成本、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降低财务代理成本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华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我们认识和分析当代跨国公司经营行为及当代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的 动向及特征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利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优势, 积极发展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惠芳  
一、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及其基本特点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是指一国投资者在跨国境投资活动中,在生产要素配置能力、产品生产与销售的效率与效益、投资产业和区位选择、国际市场进入与退出能力,以及从本国政府及宏观经济环境中所能获得支持等方面与国内外其他投资者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舜  
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来源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陈舜一二战后,对外直接投资迅速超过国际贸易,成为国际经营的主要方式,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即跨国公司,同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一体化的主力。为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和跨国公司的形成,学术界先后提出过几种主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春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已成为政策重点,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利用各种优惠来吸引外资。本文将介绍外国直接投资的类型、理论依据、优惠竞争、优惠对外国投资者的影响等。一、优惠的类型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DTCI,1...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玉明  杨福明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是我国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政府相信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带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且还能对国内企业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并带动中国产品的出口。为了吸引更多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中国政府给予外资企业提供了很多包括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很多政策是超国民待遇的。然而这些优惠给国内企业带来了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以致对国内企业的成长产生压制作用,而且中国国内的社会总福利水平也会因为提供给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而减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冬青  刘厚俊  
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发现区域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增加区域内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促进区域比较优势从劳动要素向资本要素转变,且这种转变在增强资本比较优势的同时不会改变劳动要素的绝对优势。利用我国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的理论结论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同时本文还发现:相对于吸引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区域比较优势动态转变效应,外资的利用长期来看对比较优势转变具有抑制作用;我国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内比较优势转变的贡献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此外,区域内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基础设施均有效促进本区域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对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立会  姜凌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主要有两种优势可以利用:一是比较优势;另一种是后发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后发优势是指世界经济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极为不平衡的情况下,后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迟缓所形成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对外投资,可以加快经济增长,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欧阳峣  
我国区域广阔和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形成“大国综合优势”,从而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资源整合型”的投资,需要整合各种有利的资源,形成一种融发展中国家优势和发达国家优势于一体的“大国综合优势”,从而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取最佳的利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邢毓静  
从国际收支周期波动和长期平衡的角度看,单边的资本持续流入或者流出均不利于国际收支在长期内的可持续平衡,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通过双向流动获得最佳配置是必然趋势。这就是中国在获得高水平的资本流入的同时(“请进来”),还有必要主动探讨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的根本原因。从当前的国内外环境看,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冬青  刘厚俊  
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发现区域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增加区域内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促进区域比较优势从劳动要素向资本要素转变,且这种转变在增强资本比较优势的同时不会改变劳动要素的绝对优势。利用我国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的理论结论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同时本文还发现:相对于吸引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区域比较优势动态转变效应,外资的利用长期来看对比较优势转变具有抑制作用;我国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内比较优势转变的贡献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此外,区域内市场规模、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吴琍  
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跨国经营,我国要利用和谋求国际分工新格局的比较优势,应该从所有权特定优势、内在化优势、区位优势三个决定性因素中找到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所在,扬长避短,大力发展跨国经营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裴长洪  樊瑛  
"企业特定优势"是当代西方国际经济主流学派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观点,但却不能有力解释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本文认为,"国家特定优势"是解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依据。国家特定优势包括:"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导向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服务和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和宏观调控目标下,兼顾和结合企业微观经济利益的市场行为以及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企业正在和即将形成的微观竞争优势需要国家的引导、服务和组织才能转化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体系引导并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