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05)
2023(4116)
2022(3502)
2021(3094)
2020(2688)
2019(5862)
2018(5655)
2017(11227)
2016(6125)
2015(6678)
2014(6823)
2013(6821)
2012(6594)
2011(6041)
2010(6044)
2009(5540)
2008(5700)
2007(5198)
2006(4650)
2005(4287)
作者
(18472)
(15451)
(15294)
(14636)
(9816)
(7458)
(7115)
(5934)
(5747)
(5353)
(5263)
(5251)
(5050)
(4959)
(4880)
(4769)
(4531)
(4510)
(4378)
(4300)
(3732)
(3720)
(3674)
(3495)
(3454)
(3445)
(3389)
(3167)
(3098)
(2990)
学科
(35793)
经济(35772)
管理(16625)
(15819)
方法(14168)
(12863)
企业(12863)
数学(12705)
数学方法(12605)
地方(11193)
(7888)
地方经济(7618)
中国(7176)
(5930)
(5844)
(5826)
金融(5825)
(5799)
贸易(5797)
(5573)
业经(5326)
(5143)
财务(5139)
财务管理(5135)
企业财务(5008)
关系(4984)
环境(4631)
(4370)
(4346)
农业(4288)
机构
大学(93887)
学院(92329)
(44044)
经济(43277)
研究(35555)
管理(34911)
理学(30146)
理学院(29762)
管理学(29330)
管理学院(29145)
中国(25869)
科学(20181)
(19728)
(19228)
(18543)
研究所(16762)
财经(15451)
中心(15427)
(14020)
经济学(13871)
(13303)
(13216)
北京(12788)
(12709)
经济学院(12588)
(12473)
师范(12361)
业大(11709)
财经大学(11563)
(10988)
基金
项目(62017)
科学(50045)
基金(46238)
研究(44833)
(40655)
国家(40371)
科学基金(34532)
社会(29924)
社会科(28557)
社会科学(28549)
基金项目(24406)
(23240)
自然(21947)
自然科(21437)
自然科学(21434)
自然科学基金(21017)
教育(20249)
(20181)
资助(19303)
编号(17192)
重点(14475)
(14468)
(14423)
成果(13951)
国家社会(12816)
(12789)
教育部(12342)
课题(12057)
人文(12055)
创新(12052)
期刊
(47565)
经济(47565)
研究(29076)
中国(15075)
(13934)
管理(13275)
学报(12930)
科学(12496)
(10521)
大学(9783)
(9777)
金融(9777)
学学(9265)
经济研究(8128)
国际(7966)
教育(7815)
财经(7607)
农业(7453)
(7353)
技术(7141)
(6622)
问题(6544)
业经(6047)
世界(5499)
统计(5308)
技术经济(5104)
(4929)
资源(4797)
商业(4415)
决策(4369)
共检索到140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冬青  刘厚俊  
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发现区域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增加区域内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促进区域比较优势从劳动要素向资本要素转变,且这种转变在增强资本比较优势的同时不会改变劳动要素的绝对优势。利用我国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的理论结论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同时本文还发现:相对于吸引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区域比较优势动态转变效应,外资的利用长期来看对比较优势转变具有抑制作用;我国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内比较优势转变的贡献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此外,区域内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基础设施均有效促进本区域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对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冬青  刘厚俊  
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发现区域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增加区域内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促进区域比较优势从劳动要素向资本要素转变,且这种转变在增强资本比较优势的同时不会改变劳动要素的绝对优势。利用我国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的理论结论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同时本文还发现:相对于吸引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区域比较优势动态转变效应,外资的利用长期来看对比较优势转变具有抑制作用;我国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内比较优势转变的贡献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此外,区域内市场规模、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惠芳  
一、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及其基本特点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是指一国投资者在跨国境投资活动中,在生产要素配置能力、产品生产与销售的效率与效益、投资产业和区位选择、国际市场进入与退出能力,以及从本国政府及宏观经济环境中所能获得支持等方面与国内外其他投资者进...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吴琍  
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跨国经营,我国要利用和谋求国际分工新格局的比较优势,应该从所有权特定优势、内在化优势、区位优势三个决定性因素中找到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所在,扬长避短,大力发展跨国经营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邢毓静  
从国际收支周期波动和长期平衡的角度看,单边的资本持续流入或者流出均不利于国际收支在长期内的可持续平衡,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通过双向流动获得最佳配置是必然趋势。这就是中国在获得高水平的资本流入的同时(“请进来”),还有必要主动探讨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的根本原因。从当前的国内外环境看,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瑜  
通过分析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组装型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发现日本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呈现出较大的增长空间。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绝大部分向外转移,组装型制造业的对华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这既为中国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也使如何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提上了日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玖立  王睿  
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是近年来中国特殊经济区政策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升格后的开发区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进而提升地区的比较优势。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考察了开发区升格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开发区升格能够显著促进区内企业的出口总量和出口倾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吸引外资企业从而克服外部融资约束实现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聂名华  
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开放型国家,中国发展境外直接投资不仅具有客观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目前有不少人认为,我国经济实力较弱,科技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鹰  
比较优势论及日本海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启示周鹰比较优势论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教授在70年代中期提出的。该理论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指明了方向,为其产业结构优化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比较优势论适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津平  张昊光  
本文首先分析了90年代以来中日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然后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探讨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变化与中日比较优势变化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机械行业和化工行业,中国相对于日本比较优势的提高是这些行业日本增加对华投资的原因;而在电子和电器机械行业,中国相对于日本比较优势的提高并不是日本增加对华直接投资的原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玖立  王睿  
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是近年来中国特殊经济区政策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升格后的开发区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进而提升地区的比较优势。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考察了开发区升格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开发区升格能够显著促进区内企业的出口总量和出口倾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吸引外资企业从而克服外部融资约束实现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锋  
利用2004—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OFDI的样本,对近年来中国OFDI高速增长的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生产型OFDI倾向于分布在市场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发展水平与中国相当的国家;研发当地化理论可以解释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理论逻辑;中国OFDI分布特征遵循“逆比较优势”原则,作为国家新型比较优势的制度可作为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解释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玲  陈登科  李国平  
本文研究1985—2007年我国各省区及东、中、西三大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是否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实现动态升级,并采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各要素对不同类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只有浙江、上海、天津、江苏、福建、四川、湖北7个省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了动态升级,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比较优势行业没有实现升级;中西部地区的资本积累、外商直接投资和规模经济使其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地位进一步强化,东部地区的这些要素使其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西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海栋  
本文归纳和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诸种优势,指出其来源于技术优势、垄断优势、资金和货币优势、获得原材料优势和区位优势,并简要地分析了上述诸种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祝宝江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境外投资近几年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比较利益动态性未转换成动态化,也就是说没有充分体现出比较利益。本文认为要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进行比较利益的动态转换,因而在对外投资中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以期增加国际贸易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