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5)
2023(12023)
2022(9809)
2021(9017)
2020(7685)
2019(17504)
2018(16957)
2017(32853)
2016(17381)
2015(19688)
2014(19040)
2013(19461)
2012(17887)
2011(15872)
2010(16032)
2009(15647)
2008(15864)
2007(13974)
2006(12207)
2005(11429)
作者
(47955)
(39839)
(39786)
(37988)
(25909)
(18980)
(18093)
(15331)
(15201)
(14250)
(13789)
(13454)
(13061)
(12555)
(12453)
(12184)
(11940)
(11661)
(11324)
(11097)
(9813)
(9734)
(9667)
(9095)
(9056)
(8827)
(8768)
(8631)
(7908)
(7739)
学科
(92934)
经济(92843)
(87459)
(80826)
企业(80826)
管理(71296)
方法(44378)
数学(36207)
数学方法(36081)
(29612)
业经(28521)
(25721)
(22534)
财务(22524)
财务管理(22504)
中国(22416)
企业财务(21441)
农业(18298)
(18128)
贸易(18117)
(17731)
技术(17168)
(16890)
(15589)
(15315)
(14500)
(13711)
理论(13384)
(13304)
金融(13304)
机构
学院(262376)
大学(259263)
(128500)
经济(126827)
管理(109463)
理学(94563)
理学院(93795)
管理学(92988)
管理学院(92494)
研究(83832)
中国(69880)
(58981)
(53063)
财经(47507)
(43462)
科学(43128)
经济学(40725)
(40376)
(37338)
中心(37171)
经济学院(36958)
(36806)
研究所(35990)
财经大学(35323)
北京(33851)
商学(32871)
商学院(32588)
业大(31882)
经济管理(30426)
(29817)
基金
项目(165462)
科学(135001)
基金(126958)
研究(124349)
(107663)
国家(106743)
科学基金(94974)
社会(85797)
社会科(81732)
社会科学(81713)
基金项目(65627)
(60933)
自然(58826)
自然科(57584)
自然科学(57569)
自然科学基金(56721)
教育(56032)
资助(53008)
(50561)
编号(47403)
(39414)
(37455)
成果(37074)
国家社会(37017)
(36910)
重点(36134)
教育部(35201)
(35176)
人文(34529)
创新(34165)
期刊
(140025)
经济(140025)
研究(81123)
(49619)
管理(46083)
中国(45127)
(33713)
科学(33035)
学报(29870)
(27825)
金融(27825)
财经(25406)
大学(24860)
技术(24155)
经济研究(24107)
学学(23807)
农业(23511)
业经(22367)
(21977)
问题(18544)
(18452)
教育(17840)
技术经济(16933)
国际(16909)
世界(16759)
(16145)
财会(13488)
商业(13435)
现代(13059)
统计(13044)
共检索到393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丹青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改变着全球价值链的格局。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全面评估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对外直接投资明显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并呈现出递增的持续滞后效应;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投资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更大的价值链升级效应,当地生产型企业的价值链推升效应明显大于商贸服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表现出超过整体平均水平的价值链分工地位促进效应。本文研究为中国继续有效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构建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有力的微观经验支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势必引发母国生产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变动,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母国劳动收入份额?针对该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母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母国总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就异质性投资动机看,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降低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资源寻求类OFDI和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就异质性东道国(地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势必引发母国生产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变动,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母国劳动收入份额?针对该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母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母国总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就异质性投资动机看,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降低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资源寻求类OFDI和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就异质性东道国(地区)看,投资于发达国家的OFDI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但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OFDI则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碧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飞  李磊  
本文从去工业化视角分析了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基于2007—2014年手工匹配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PSM-DID方法予以评估。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平均提升幅度达3.17%;第二,“脱实向虚”和服务化这两类去工业化因素在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过程中分别发挥着负向和正向中介作用;第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对低政治风险的非OECD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当地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推动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最后,随着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次数的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果也越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亮雄   林子月   王贤彬   肖霞  
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强的“机器换人”趋势,不仅促进当前全球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变革,还对全球价值链的动态演化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运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全球价值链议价能力指数,选取2002—2019年71个经济体1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结合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检验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经济体各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正向促进效用,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究其机制,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效用在资本相对充裕、制度环境相对稳定的经济体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深化了对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理解,为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万山   滕飞   侯翔瀚   李科霖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和WIOD及亚行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考察美国的价值链脱钩策略对中国企业创新内在动力的激发效应和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美国的价值链脱钩策略对中国企业创新内在动力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发作用,且激发效应能够抵消遏制效应。其次,脱钩策略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叠加效应显著为正,与产业上游度负相关,表明美国的脱钩策略并不会阻断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最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和转化等“学习效应”过于依赖,存在“低质低效”的双低现象,降低了价值链地位攀升的效率。FDI对产业价值链地位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对国内企业“高质高效”的自主创新具有抑制作用。本文结论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质量和效率以及价值链地位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晶晶  岳中刚  陈金丹  
本文利用2002—2018年中国服务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相匹配,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法探究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可显著促进服务企业生产率提升,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2)机制检验结果厘清了服务业OFDI可通过创新驱动效应、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提高服务企业生产率;(3)三重差分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服务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生产率效应显著为正;(4)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非国有服务企业和高管有海外经历的服务企业从OFDI中获得更高的生产率溢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OFDI的生产率效应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服务企业高水平“走出去”以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可提供经验支持与政策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忠诚  薛新红  张建民  
文章使用中国20082015年上市企业匹配的微观数据,研究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东道国资本管制对中国企业OFDI二元边际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东道国资本管制放松可以显著地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原因是资本管制放松会降低资本使用成本,方便企业在当地融资,而且这种正向效应主要发生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上。另外,在拥有较高法治和金融发展水平,特别是政府治理水平的东道国,资本管制放松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更大。文章的研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融资约束紧的企业更适合选择到资本管制较轻的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斌  王杰  魏倩  
对外直接投资和全球价值链是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运用对外直接投资和世界投入产出表等数据深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升级效应",结果显示:首先,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其次,多分支机构和研发加工型对外直接投资更有利于企业价值链升级,投资于发达国家有利于企业产品升级,而投资于发展中国家更有利于企业功能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戚建梅  王明益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趋势,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间工资差距存在动态非线性影响,其影响趋势取决于OFDI母公司与其他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吸收能力。在实证层面,基于2002-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验证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工资差距存在动态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假设。研究还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一年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的工资差距并没有造成影响;在对外直接投资三年后,工资差距在显著扩大;在对外直接投资五年后,国内工资差距虽仍在扩大,但其扩大速度明显减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戚建梅  王明益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趋势,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间工资差距存在动态非线性影响,其影响趋势取决于OFDI母公司与其他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吸收能力。在实证层面,基于2002-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验证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工资差距存在动态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假设。研究还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一年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的工资差距并没有造成影响;在对外直接投资三年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彬  高敬峰  宋玉洁  
在数字经济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交汇时期,研究数字技术如何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于打造贸易强国和发展高质量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生产要素角度提出衡量全球价值链分工新思路,并使用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及中国各行业使用的数字技术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显著促进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并且中国使用国内数字技术更能促进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此外,数字技术的使用对于中国参与欧盟地区全球价值链分工、农业采选业和制造业以及复杂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促进作用更大。中国应重视发展国内数字技术,发掘国外数字技术潜力,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机会,进一步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常露露  薛军  
基于2010—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多种量化标准下政府补助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的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和投资规模产生了显著的倒U型影响,即政府补助规模较小时,更利于促进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并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而政府补助规模过高时,却抑制了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也不利于投资规模的扩大。这一效应并未受到变量替换、样本选择范围及回归方法调整的影响。上述政策效果主要作用于绿地投资,对跨国并购并不明显。此外,获取政府补助相对较少的高人力资本水平及资本密集型的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并扩大投资规模,而获取政府补助相对较多的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其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和投资规模并未受到人力资本水平及资本密集程度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方静  唐韬  夏伦  
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要现象。与主要基于工资成本等直接用工成本的传统视角不同,文章认为企业层面过于频繁的劳动力流转(较高的临时工比例、离职率、雇佣员工变动率)所带来的流转成本以及经营负担加重,会提高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利用第7~12次(2006~2016年)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文章验证了以临时工比例衡量的劳动力流转率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具体而言,劳动力流转率上升会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与强度,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还检验证实,流转成本、资本深化与其他经营负担是劳动力流转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有效渠道。文章的研究为中国当前迅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解释,同时也为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涵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