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1)
2023(17443)
2022(14940)
2021(13864)
2020(11760)
2019(27145)
2018(26693)
2017(51792)
2016(27873)
2015(30933)
2014(30470)
2013(29925)
2012(27325)
2011(23975)
2010(23884)
2009(21982)
2008(21731)
2007(18927)
2006(16506)
2005(14620)
作者
(77245)
(64413)
(63827)
(60944)
(41129)
(30754)
(29173)
(25284)
(24385)
(22769)
(21975)
(21566)
(20381)
(20262)
(19710)
(19611)
(19250)
(18945)
(18429)
(18397)
(15716)
(15642)
(15478)
(14842)
(14366)
(14200)
(14178)
(14046)
(12744)
(12689)
学科
(117831)
经济(117704)
(102686)
管理(94014)
(92121)
企业(92121)
方法(56150)
数学(46260)
数学方法(45701)
(36646)
业经(34204)
(34078)
中国(27040)
(26335)
财务(26266)
财务管理(26226)
企业财务(24918)
农业(23912)
(23002)
贸易(22992)
(22440)
技术(21754)
(20935)
(20832)
理论(20621)
地方(20151)
(19913)
(18698)
(17678)
环境(16598)
机构
学院(391431)
大学(389430)
管理(163276)
(161357)
经济(158254)
理学(141837)
理学院(140471)
管理学(138163)
管理学院(137464)
研究(121513)
中国(93825)
(81199)
(74841)
科学(73248)
(61223)
财经(60514)
(58740)
业大(57043)
(56554)
中心(56137)
(55241)
研究所(53277)
北京(50400)
经济学(48178)
农业(47860)
(47363)
师范(46910)
(45346)
财经大学(45144)
(44847)
基金
项目(268594)
科学(213534)
基金(197870)
研究(197387)
(170776)
国家(169290)
科学基金(148532)
社会(126150)
社会科(119703)
社会科学(119672)
基金项目(105151)
(103918)
自然(97079)
自然科(94942)
自然科学(94918)
自然科学基金(93241)
教育(90184)
(86535)
资助(81515)
编号(80424)
成果(63044)
(59580)
重点(58951)
(57484)
(56202)
课题(53296)
创新(53092)
国家社会(52221)
教育部(51749)
科研(51459)
期刊
(173538)
经济(173538)
研究(111797)
中国(66810)
管理(63499)
(60573)
学报(56680)
(55621)
科学(53781)
大学(44522)
学学(42197)
农业(38946)
教育(37025)
技术(36234)
(32493)
金融(32493)
业经(30008)
财经(29832)
经济研究(27392)
(25585)
问题(22834)
(22302)
技术经济(21257)
(18883)
现代(18755)
图书(18361)
理论(18319)
财会(18316)
科技(18144)
商业(17908)
共检索到564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杰  刘斌  孙学敏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主导全球生产网络及价值链也已成为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分别从企业出口贸易结构以及贸易持续时间系统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出口数量以及出口地理范围的广化。第二,通过引入生存分析模型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增强了出口企业与特定出口目的国的贸易稳定性。因此,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改善我国企业出口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金龙  陈启斐  傅康生  
文章基于我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和分析了我国服务业OFDI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经研究发现:第一,服务业OFDI通过吸收东道国先进技术经验提升企业生产率水平和避开东道国服务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促进企业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第二,我国服务业OFDI显著提升了企业服务贸易出口的二元边际,具体而言,整体上服务业OFDI会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增长4.82%,同时会提升企业的出口概率;第三,我国服务业OFDI"出口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和行业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OFDI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其OFDI带动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分别为5.68%和3.52%,而公共服务业则不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服务业OFDI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其OFDI带动区域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分别为4.97%和3.56%,而西部地区则不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上述研究结论对化解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困境和完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  刘玉伟  张佳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和中介效应角度考察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但这种影响效果会因投资主体、投资来源、投资区位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企业创新受要素密集度、企业类型与贸易方式异质性的影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3)企业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偏中介效应,能够解释20%左右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范朋真  
在市场化发展背景下,民营企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经验对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存在较大的影响。本文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在构建经验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加和风险选择的理论机理基础上,利用温州民营企业微观层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东道国经济指标构建经验的工具变量,通过工具变量回归方法验证了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经验会增加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并且这种正向影响随着投资项目规模的扩大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另一方面,经验会促使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更偏好发展中国家和高风险国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官胜  
在加快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本文通过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数据库,在微观层面上研究企业高管教育程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高管教育程度提升能加快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这种促进效应在高管结构上主要来自董事长(含副职)教育程度的提升,在教育层次上主要来自博士教育。进一步地,分样本回归表明,相对于发达国家东道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受高管教育程度的正向影响更大;国有企业高管教育提升产生的对外直接投资速度促进效应大于非国有企业。本文的研究意味着高管个人特征也是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与行为的重要因素,这为从人力资本方面制定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远淼  方霞  沈璐敏  
本文基于中国2008—2013年8002家企业样本数据,运用面板二元选择模型检验了出口经验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企业规模、资本密集度、行业以及所有制性质后,出口经验能显著提升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构建出口经验与企业所有制性质、行业和企业规模的交互项发现,私营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的出口经验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显著强于国有企业,而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无显著差异;出口经验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受到行业异质性和企业规模的影响,但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并不具有经济显著性。这些研究结论对于中国企业资本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内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菠阳  尉翔宇  黄志基  冯锐  刘卫东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成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从"引进为主"向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并重的重要转变。加强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实现中国产业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平稳增长,模式不断创新。企业作为重要的对外投资载体,其投资质量、投资效益及国际化经营水平逐年提升。文章利用亚太企业库和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数据,在探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演化的时空格局及行业特征的基础上,利用Logit及Probit回归模型检验包括企业生产率、所处地区、所属行业等属性在内的企业异质性因素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①除传统理论提出的生产率外,企业的出口经验、创新研发水平等因素对其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同样起重要作用。②公司是否上市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融资筹资手段更加多元化,股权融资并未对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直接影响。③东部地区企业所有制结构作用不显著,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主要受生产率和经营情况等因素影响,但中西部地区中,国有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所有制结构作用较为显著。同时,行业特性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带来差异化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毅  陈虹  
本文借鉴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微观数据层面的梳理测算,获得出口产品质量标准化的量化结果。再通过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进一步匹配,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数据库中企业接受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进行梳理,构建起2000—2007年跨年度的企业面板数据,以期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论发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不断提升的趋势,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补贴和无形资产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也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在企业规模和区域分布上具有一定差异,而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比来自港澳台的投资对出口产品质量更具明显的推动作用。从政策层面上,推动企业通过增效提质,加大开放引进高质量国际投资,通过政府符合市场竞争前提下的补贴,将对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卓派   彭杰   黄新飞  
本文从微观角度探究企业出口经验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模型表明,企业利用出口经验减少信息摩擦从而降低对外直接投资门槛。利用2000—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发现:出口经验整体上提升了企业在东道国直接投资的概率,且在企业更加需要市场信息的场景中起作用:出口经验不仅能促进贸易型投资、研发型投资以及绿地投资,还能促进民营企业的投资行为;在排除了企业运输成本以及贸易风险规避的替代性假说后,可以认为出口经验通过缓解信息摩擦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为运用我国出口优势,降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提高对外开放韧性提供了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康妮  
基于2004~2013年微观企业数据,对出口退税与中国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退税对企业出口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更多体现在出口倾向而非出口强度上;同时,企业行业及所有制特性会对出口退税的促进作用产生显著影响,出口退税的外贸转型升级作用有待提升。总体而言,出口退税在"改善和提高出口退税使用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政策绩效,但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及"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等方面似乎还未完全实现其政策效应。因此,在"新常态"下,中国还需从根本上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这或许是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有效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重要思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闫周府  李茹  吴方卫  
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给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商品出口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出口,但促进作用在异质性视角下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①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对资本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②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商品出口的促进作用强于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商品出口的促进作用;③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资本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间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出口的影响均不确定;④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⑤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一定程度抑制了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官胜  都斌  范朋真  
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指的是成立短期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这类企业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以成立3年为标准对其进行界定并展开实证研究。在匹配《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微观数据库的基础上,本文使用二值选择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在内部因素中,就业和资产规模较小、管理效率更高的企业有更大的倾向成为"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区位因素中,对劳动成本较低及风险较低东道国进行投资的企业有更大的倾向成为"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此外,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差异性进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宸宇  李雪松  
本文运用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MTE)的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了企业反事实专利数量,在考虑了异质性效应的基础上估计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大、研发费用高、人力资本投入高以及所得税率低的企业,专利数量相对较高;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提升其专利数量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磊  白道欢  冼国明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猛增长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投资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微观企业层面数据,经验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就业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次数越多,对国内就业的促进也越明显。其促进效应并不受企业所有制类型、投资目的地收入水平的影响。不同投资动机类型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企业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的就业效应受行业类别的影响,而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的就业效应,受投资目的地国家收入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官胜  龙文  
在我国当前推动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下,加快对外直接投资速度是否会增加企业风险承担是政策制定者必须探明的问题。本文通过企业名称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度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和风险承担指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加快总体上会增加风险承担。此外,本文的分段回归表明,仅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本身较快且东道国宏观风险较大时,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加快才会增加企业风险承担,而这种影响并不会发生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本身较慢或东道国宏观风险较小的情况下。本文的研究意味着,虽然总体上我国企业国际化经验较少,面临着加快对外直接投资速度会增加风险的困境,但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仍可加快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而不增加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