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48)
2023(18556)
2022(15761)
2021(14904)
2020(12530)
2019(28962)
2018(28197)
2017(54347)
2016(29086)
2015(32504)
2014(31820)
2013(31520)
2012(28740)
2011(25778)
2010(25694)
2009(23672)
2008(22271)
2007(19120)
2006(16607)
2005(14789)
作者
(81498)
(67935)
(67049)
(64318)
(42985)
(32450)
(30781)
(26461)
(25967)
(23828)
(23064)
(22926)
(21356)
(21218)
(21162)
(20767)
(20194)
(19836)
(19347)
(19335)
(16695)
(16493)
(16340)
(15355)
(15167)
(15097)
(14895)
(14514)
(13602)
(13362)
学科
(117490)
经济(117371)
管理(81428)
(79886)
(65772)
企业(65772)
方法(55953)
数学(49686)
数学方法(49081)
中国(36334)
(32062)
(30982)
(29198)
金融(29196)
(27433)
银行(27379)
(26336)
业经(25810)
(23637)
(23421)
地方(23317)
(22993)
贸易(22975)
(22434)
(21374)
财务(21301)
财务管理(21260)
农业(20948)
企业财务(20331)
理论(18549)
机构
大学(405653)
学院(401971)
(169362)
经济(166105)
管理(159653)
理学(139131)
理学院(137657)
研究(136916)
管理学(135165)
管理学院(134463)
中国(108650)
(85877)
科学(82723)
(75969)
(67345)
(64532)
中心(63601)
财经(62016)
研究所(61843)
业大(59936)
(56712)
(55485)
北京(54302)
经济学(52612)
(50678)
农业(50542)
师范(50150)
(49939)
经济学院(47633)
财经大学(46587)
基金
项目(280687)
科学(221772)
基金(206841)
研究(203317)
(181018)
国家(179587)
科学基金(154823)
社会(130028)
社会科(123560)
社会科学(123525)
基金项目(108977)
(106510)
自然(100940)
自然科(98705)
自然科学(98681)
自然科学基金(96935)
教育(92993)
(90525)
资助(86207)
编号(81317)
成果(64945)
重点(62903)
(62620)
(59336)
(58302)
课题(55024)
国家社会(54777)
创新(54502)
科研(54116)
教育部(54020)
期刊
(173658)
经济(173658)
研究(118091)
中国(73101)
学报(63923)
科学(58886)
管理(57549)
(57343)
(57211)
大学(49369)
学学(46510)
(45280)
金融(45280)
教育(39651)
农业(39527)
技术(34586)
财经(30196)
经济研究(29439)
业经(26604)
(25955)
问题(22759)
(21075)
图书(19897)
(19679)
技术经济(19651)
理论(19277)
统计(18984)
科技(18451)
(18052)
国际(18013)
共检索到584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晔婷  朱锐  
本文利用2007—2014年中国省际数据,结合广义最小二乘法,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研究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目前中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整体上不显著,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受到金融结构的影响,即金融结构能够显著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2)中国金融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分地区来看,中国中部、西部的金融结构对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显著,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该效应却不显著。金融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3)中国采取对外直接投资这种国际化路径有效推动了国内的金融结构发展,催化了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化的进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杰  
基于中国25个省份的数据,应用面板数据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省际差异。研究还发现,对外开放度可以部分地解释这种省际差异,而人力资本和金融市场发展与省际差异不显著相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守卫  
基于2005—2016年29个省(区、市)际的面板数据,对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影响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样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垄断程度较强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值,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从农业粮食生产功能区层面,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因而,推进与农村、农业经济结构相匹配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改革,进而调整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要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健  卫平  
本文以2000—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从金融规模发展和金融效率发展两个维度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以及中间渠道。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2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正增长且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无论是从金融规模发展角度还是从金融效率发展角度去分析,都证实了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金融效率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显著地高于金融发展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且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通过引入衡量金融发展缺陷程度指标(民间金融发展规模),证实了中国金融发展体系效率低下。民间金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渝琳  李敬  
笔者以1992年~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中、西部则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的关系,东、中部地区的省份大都进入了抛物线的右边部分,而西部地区则多数处于左半部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利用1980~2004年各省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分析了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全样本数据还是沿海或内陆地区样本数据,都证实了我国出口对TFP增长存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但就整体效果而言,出口对我国TFP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产生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因可能和中国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格局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出口对TFP的影响在沿海和内地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沿海地区模型中,无论是技术溢出长短期效应还是整体效应都十分显著,且整体效应为正,即出口促进了TFP的增长;而内陆地区只有短期效应显著,且整体效应为负,即出口制约了TFP的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婷  王立凯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参数回归方法测度了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特点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构建了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影响因素包括对外开放、自主研发、人力资本、创新、收入分配激励、资源配置等。运用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显示,我国自主研发促进TFP增长的局面尚未形成,对外开放的技术溢出效应也只有在东部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恩  王方方  扶涛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关系研究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地区企业生产率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地区企业生产率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并存在显著的正面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景华  
文章将前沿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应用到对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利用中国服务业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文章实证结果表明:行业生产率是影响服务业OFDI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服务企业OFDI不存在明显的跟随本国客户的特征;另外,中国服务企业OFDI呈现出区别于发达国家的特征,即使在不具有经济优势的前提下也同样会开展OFDI,这与发展中国家OFDI的实践是一致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任思雨  吴海涛  冉启英  
基于SBM-DDF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2006~2016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广义分位数模型和动态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地区腐败、市场化进程和知识产权保护外生制度环境下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突变和动态门限效应。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边际效应发生了结构变化;随着地区腐败程度的加深,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逐渐降低;以市场化进程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门限变量,跨越门限点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依次增强。东、中、西三大区域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表明,东部、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春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中国29个省份2000~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全面测算,得出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的增长有所下降,技术效率得到了改善。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出结论是中国仍未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摆脱依赖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应继续增加科研力量投入,推进技术进步对其发挥显著作用。最后,从收敛性看,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其中,收敛速度以西部最快,中部最慢,说明中国各个地区都存在各自的稳态水平,并且都收敛于各自的稳定水平。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爽  李春艳  
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而技术效率低下却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阻力。我国服务业没有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使用效率,导致技术效率的退化。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来提高现有技术的使用效率。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水平也较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引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创新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这将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服务业企业集聚的形成,以提升城市化对服务业规模效率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爽  李春艳  
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而技术效率低下却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阻力。我国服务业没有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使用效率,导致技术效率的退化。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来提高现有技术的使用效率。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水平也较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引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创新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这将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服务业企业集聚的形成,以提升城市化对服务业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林春  
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曾提出:克强指数比官方GDP更能客观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笔者以此为依托,利用克强指数替代GDP作为产出变量,从传统和质量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笔者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中国29个省区2000年~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再估算,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及其收敛性特征。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视角,质量视角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降低,这进一步验证了克强指数下无论传统还是质量的tFP都要比GDP下tFP描述得准确、合理。技术进步成了区域间克强指数下质量tFP差异的主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恕立  王许亮  
本文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进行说明,随后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估算出中国2002—2014年各地区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及其分解项。全面控制影响服务业绿色TFP的重要变量后,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国及分区域服务业绿色TFP的影响。估算结果显示:中国服务业绿色TFP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表现出较大的省际和区域异质性;回归分析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全国以及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绿色TFP的增长,而其对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