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8)
- 2023(11930)
- 2022(9151)
- 2021(8158)
- 2020(6732)
- 2019(14903)
- 2018(14764)
- 2017(29177)
- 2016(15438)
- 2015(17257)
- 2014(17270)
- 2013(17034)
- 2012(15129)
- 2011(13077)
- 2010(13380)
- 2009(12809)
- 2008(12940)
- 2007(11865)
- 2006(10616)
- 2005(10026)
- 学科
- 业(80505)
- 济(78188)
- 经济(78106)
- 企(74961)
- 企业(74961)
- 管理(61239)
- 业经(30576)
- 方法(30202)
- 财(25293)
- 农(24264)
- 数学(21447)
- 数学方法(21344)
- 务(19963)
- 财务(19944)
- 财务管理(19932)
- 中国(19019)
- 企业财务(18914)
- 技术(18629)
- 农业(18171)
- 地方(14886)
- 制(14612)
- 策(14319)
- 划(13835)
- 理论(13812)
- 贸(13729)
- 贸易(13722)
- 和(13654)
- 产业(13527)
- 易(13337)
- 企业经济(12675)
- 机构
- 学院(229199)
- 大学(219904)
- 济(105790)
- 经济(104163)
- 管理(94408)
- 理学(80492)
- 理学院(79879)
- 管理学(79065)
- 管理学院(78663)
- 研究(70622)
- 中国(56906)
- 财(49227)
- 京(44961)
- 财经(38802)
- 科学(37382)
- 江(35324)
- 经(34998)
- 所(34022)
- 农(33068)
- 经济学(31885)
- 中心(31694)
- 研究所(30115)
- 经济学院(28927)
- 业大(28853)
- 财经大学(28254)
- 商学(28248)
- 北京(28183)
- 州(27999)
- 商学院(27997)
- 经济管理(26022)
- 基金
- 项目(143040)
- 科学(115782)
- 研究(110870)
- 基金(104598)
- 家(87935)
- 国家(87067)
- 科学基金(77693)
- 社会(73965)
- 社会科(70444)
- 社会科学(70427)
- 省(57856)
- 基金项目(55166)
- 教育(49103)
- 自然(46891)
- 自然科(45836)
- 自然科学(45829)
- 划(45720)
- 自然科学基金(45087)
- 编号(44928)
- 资助(41269)
- 成果(34850)
- 业(34502)
- 创(33923)
- 发(33357)
- 重点(31613)
- 部(31561)
- 国家社会(30684)
- 创新(30634)
- 课题(30576)
- 制(29812)
- 期刊
- 济(125267)
- 经济(125267)
- 研究(69135)
- 财(41789)
- 管理(41773)
- 中国(41180)
- 农(32591)
- 科学(27411)
- 学报(24911)
- 业经(23363)
- 融(23202)
- 金融(23202)
- 技术(22769)
- 农业(22618)
- 大学(20842)
- 经济研究(20083)
- 学学(20064)
- 财经(19822)
- 教育(18317)
- 经(17400)
- 问题(17134)
- 贸(15509)
- 国际(15383)
- 技术经济(14775)
- 业(14416)
- 世界(13239)
- 商业(13080)
- 现代(12958)
- 财会(12485)
- 经济管理(11313)
共检索到349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荣敏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需乏力,外需放缓,进入发展新常态。各级政府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企业选择国际化道路,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明确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产业升级的渠道,综述了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理论,通过模型推理分析了生产率水平差异与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部分基于山东省的经验数据,研究结论为:国际化方式需选择不同的类型,具有高生产率水平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能够推动我国产业升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素昆 袁然
在分析不同投资区位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机理的基础上,选取46个样本国家(地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GM(1,1)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对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在逐步减弱;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应逐步减少对周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并加快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目前中国企业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和现实需要,近年来关于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东道国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进行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杰
从2000年党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至今,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需要怎样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撑,都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发展路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万超 苏存
本文通过对当前主要国际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回顾,从企业视角论证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分析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企业国际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路径选择 企业国际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健威 何正全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证实了人民币国际化可显著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进行更换解释变量、双重聚类调整、防止过度控制、加入可能的遗漏变量等一系列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高会通过融资激励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对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和拥有高管海外背景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人民币国际化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内在机制,可为中国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使其服务实体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洪益
选取2008—2017年间我国对18个主要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采用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数量和境外贷款额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相比投资于发达经济体,商业银行国际化对企业投资于发展中经济体的支持作用更大;相比国有企业,商业银行国际化对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朝均 张广欣 毕克新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OFDI作用下的双寡头工业企业绿色创新路径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数值仿真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利润反馈和研发费用分摊效应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路径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产生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或外溢幅度较低的,创新成功率较低的企业倾向于绿色模仿创新,当创新成功率超过某一阈值时企业向绿色自主创新方向演化;高OFDI逆向技术溢出下企业将绕过绿色自主创新直接选择绿色模仿创新。未产生利润反馈和研发费用分摊效应或影响程度较低时企业倾向于选择绿色模仿创新路径,高利润反馈和研发费用分摊效应下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绿色自主创新路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先明 王希元
动态能力理论将对外直接投资视为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因"、而非企业成长后的"果"。以此逻辑基础建立理论框架,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动态能力影响的路径和机制。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和2010-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不利于促进中国企业低阶盈利能力的提升,但却显著促进高阶成长能力提升。这一方面证明了中国跨国企业是"无优势的跨国企业"的命题是成立的,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中国企业在自身优势不足情况下,仍然具有从全球化机制获得战略资产实现能力提升和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内在属性,验证了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方方 邵丹
笔者通过构建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对外经济模型,得出母国对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水平取决于OFDI成本与贸易成本差、东道国生产成本、东道国市场规模以及母国进行OFDI的企业数量。笔者利用2006年~2012年中国对103个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重点考察对外直接投资与投资企业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出口成本、中国对东道国进口、与东道国之间距离、东道国投资者保护环境、东道国市场开放程度等是影响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企业数量的增加通过数量扩展边际效用促进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数量 扩展边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冰 胡美林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并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新取向,高新技术企业也只有真正嵌入集群网络中,才能更好地获取集群创新资源。深入探究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国云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府在坚持"引进来"战略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和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本文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产业选择上应以资源开发产业和劳动密集-技术成熟产业为主;针对未来的长远发展,中国应大力发展对海外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最后,本文给出了发展海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星烁 杨明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逢春
文章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数据和产业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区位选择和产业选择问题,认为在区位选择上,亚洲区域的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产业升级的效应较明显,欧洲和北美次之,非洲区域的效应最小,在产业选择上,制造业对外投资的推动效应最大,资源类的推动效应次之,金融业的效应发挥不明显,商务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推动效应最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思慧
本文由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视角出发,考察了国际化路径对企业创新选择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两步双寡头古诺博弈模型,使用逆向归纳法对企业创新选择过程中国际化路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构建了实证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差异能够对创新选择产生影响,企业选择出口作为国际化路径更有利于创新选择,这种作用甚至大于市场需求的影响,而企业选择OFDI路径则对创新选择的影响不明显;技术成本、贸易成本、外资比重等变量都会对企业创新选择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出口 OFDI 企业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