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1)
2023(5731)
2022(4796)
2021(4852)
2020(3954)
2019(9036)
2018(8824)
2017(16121)
2016(8857)
2015(10850)
2014(10726)
2013(10466)
2012(10116)
2011(9156)
2010(9102)
2009(8455)
2008(8670)
2007(7779)
2006(6811)
2005(6287)
作者
(24959)
(20922)
(20874)
(19971)
(13415)
(10179)
(9541)
(8164)
(8018)
(7436)
(7227)
(7029)
(6778)
(6683)
(6547)
(6318)
(6290)
(6050)
(6008)
(5992)
(5426)
(5041)
(5024)
(4764)
(4720)
(4611)
(4586)
(4563)
(4277)
(4260)
学科
(38274)
经济(38233)
管理(19744)
方法(17729)
(17031)
数学(15062)
数学方法(14806)
中国(14407)
(13856)
企业(13856)
(10837)
贸易(10830)
(10686)
教学(9024)
(8697)
理论(8397)
(7335)
(7203)
(7150)
业经(6997)
关系(6878)
教育(6772)
(6172)
银行(6166)
(6094)
(6029)
(5816)
金融(5814)
(5784)
(5395)
机构
大学(134406)
学院(130985)
(58475)
经济(57482)
研究(50010)
管理(42695)
中国(38864)
理学(36180)
理学院(35644)
管理学(34873)
管理学院(34615)
(29815)
科学(28398)
(25361)
(25057)
研究所(22729)
中心(21907)
(20519)
财经(20492)
师范(20313)
经济学(20023)
北京(19810)
(18947)
(18444)
(18226)
经济学院(17982)
(17465)
师范大学(16669)
业大(15577)
财经大学(15191)
基金
项目(81508)
科学(63438)
研究(62067)
基金(59467)
(52042)
国家(51625)
科学基金(42904)
社会(39866)
社会科(37782)
社会科学(37776)
教育(30685)
基金项目(29975)
(27971)
资助(25742)
自然(25345)
自然科(24811)
自然科学(24804)
(24748)
自然科学基金(24413)
编号(24320)
成果(21969)
(20046)
中国(19318)
重点(18864)
课题(18030)
国家社会(17689)
教育部(17647)
大学(17239)
(17200)
(16342)
期刊
(64455)
经济(64455)
研究(44805)
中国(31512)
教育(24634)
学报(20848)
科学(19424)
(18959)
管理(17995)
(17216)
大学(16734)
学学(15222)
技术(12468)
农业(12251)
财经(11560)
(11496)
金融(11496)
(11391)
经济研究(11267)
国际(10636)
(10278)
世界(9563)
问题(9057)
(7717)
图书(7064)
业经(7018)
(6497)
论坛(6497)
(6378)
统计(6262)
共检索到208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熙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具有内在的"协商性",也就是始终保持与其他文化视角的对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变革。基于这种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一些在国际学校任职的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经历表明,中国文化的建构过程编织于中外文化视角的意义协商中,也编织于教师与学生的权力博弈中。只有充分理解文化传播的内在协商性,以及协商过程中的权力运行特点,对外汉语教师才能逐步走出迷茫,获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卫兰  
中国文化深层次渗透于汉语言中,使汉语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标志,因而学习汉语必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树立文化习得意识,重视中国文化在汉语释义中的作用,以及汉语词语对中国文化内涵的依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具有渗透中国文化的意识,以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丽雅  
对外汉语教学是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在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面临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学环境,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又面临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其运营模式、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法、文化活动等都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国的语言文化传播战略尚处启动阶段,许多工作处于摸索开展的状态,海外受众的基本情况还没有完全摸清。本文利用《中国文化印象调查》数据初步展示了对外汉语教学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四国的一些基本情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高剑华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和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被推到了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的前台,其教学不单纯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还肩负着揭示汉语言的文化意义及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使命。这种跨文化意识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价值"应然"与"实然"统一的途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阮静  
文化的多元性,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容忽视、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如何看待和正确认识世界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进一步阐明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充分认识和把握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是消除沟通障碍、提高交流能力,实现不同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相互支撑的关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施正宇  
本文以汉字教学为出发点,通过对汉语教学本位问题的缘起、发展及其影响的历史回顾与理性思考,探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词本位教学法和字本位教学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当遵循汉字、语素和词汇并重的基本原则,建立有别于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红艳  
民俗文化是民众创造的民族文化精华,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外汉语教学属于跨文化语境下的教学活动,而民俗文化则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既需借助民俗文化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同时,其本身也是对外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内的民俗知识讲授与课堂外的民俗体验,深入传播中国民俗文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超  
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在中国大学中的组织建制扩散具有鲜明的外部驱动特征,中国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文本的规制与引导,对大学中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组织建制的扩散产生了几近决定性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与学科地位的逐步确立,为其在大学中的组织存在提供了规范性的保证。中国大学中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组织建制扩散主要表现为一种"供给推动"的扩散,在这一扩散过程中,政府或大学似乎主要不是为了提高办学效率,而是为了寻求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素梅  孙荔  
虚词教学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难点。外国人学习汉语虚词的出错率最高,且偏误也多种多样。因此,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虚词的教学原则、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十分重要。文章结合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提出了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博菡  杨漾  
成语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文章从调查《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一至六级词汇与常用对外汉语教材中成语的分布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认为对外汉语成语教学要想取得成效,除了要对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作出合理的安排外,还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素梅  
在当前汉语热不断升温、汉语推广工作在全世界迅速展开的新形势下,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教学法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运用综合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张,阐述了综合法的本质特点,并对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综合教学法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社会  郭圣林  
在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在初级阶段的生词教学中,直接法是一种比较简便有效的方法。在其具体运用中,可以体现为体态语教学、实物图画教学、歌曲音乐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艳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情景,既不同于学生课外用汉语进行的日常交际,也不同于课堂组织的模拟情景,而是建立在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为获取信息而进行的交际活动。建立信息差是创设真实情景的主要方法。在具体教学中可采用个人关联法和看图说话的方式灵活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