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4)
2023(14464)
2022(12485)
2021(11569)
2020(9595)
2019(22167)
2018(22096)
2017(42146)
2016(23002)
2015(25726)
2014(25791)
2013(25683)
2012(24003)
2011(21795)
2010(21799)
2009(20012)
2008(19591)
2007(17270)
2006(15481)
2005(13948)
作者
(69200)
(57138)
(56802)
(53798)
(36572)
(27569)
(25751)
(22452)
(21853)
(20671)
(19551)
(19335)
(18360)
(18323)
(17818)
(17719)
(17068)
(16936)
(16413)
(16385)
(14330)
(14197)
(13937)
(13191)
(12841)
(12818)
(12769)
(12639)
(11639)
(11390)
学科
(98568)
经济(98472)
管理(64365)
(62484)
(50836)
企业(50836)
方法(40235)
数学(34539)
数学方法(34167)
中国(28158)
(25603)
地方(25344)
(22814)
业经(21967)
(21283)
农业(17591)
(17511)
贸易(17497)
(16897)
(16702)
(15586)
金融(15585)
(15533)
环境(15482)
银行(15474)
技术(15344)
(15226)
理论(15174)
(14906)
(14375)
机构
大学(329670)
学院(327175)
(130259)
管理(127469)
经济(127354)
研究(117294)
理学(109423)
理学院(108156)
管理学(106279)
管理学院(105712)
中国(86812)
科学(73722)
(72235)
(60508)
(58993)
(57026)
研究所(55000)
中心(51718)
业大(50418)
(48895)
财经(46531)
北京(46387)
农业(44752)
(44192)
师范(43691)
(43080)
(42244)
(40112)
经济学(37799)
技术(35442)
基金
项目(221851)
科学(173171)
研究(160735)
基金(159137)
(140031)
国家(138823)
科学基金(117857)
社会(99205)
社会科(93914)
社会科学(93887)
(87362)
基金项目(84421)
自然(77816)
自然科(75963)
自然科学(75943)
自然科学基金(74566)
(74024)
教育(73107)
资助(66197)
编号(65481)
成果(53557)
(50934)
重点(49984)
(48135)
(46073)
课题(46000)
创新(42967)
科研(42448)
教育部(40718)
计划(40579)
期刊
(149271)
经济(149271)
研究(100800)
中国(67527)
学报(54755)
(52213)
科学(49922)
管理(48790)
(42862)
大学(40770)
教育(39198)
学学(38209)
农业(36625)
(30519)
金融(30519)
技术(28505)
业经(24606)
经济研究(23615)
财经(22172)
问题(19455)
(18962)
(18890)
图书(18469)
科技(16543)
技术经济(16120)
理论(15975)
(15511)
现代(14938)
国际(14847)
(14708)
共检索到498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凌云  刘冬冬  谢会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在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间存在互动效应事实的基础上,测度了不同细分行业的互动发展水平,并结合技术进步路径与全球价值链演进模式的交互特征,实证考察了技术进步路径对双向外商直接投资互动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和自主研发这三种技术进步路径直接抑制了中国双向外商直接投资的互动发展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驱动模式、分工形式和治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上述直接抑制效应。具体而言,垂直专业化分工、层级型治理模式能够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钟昌标  张梦婷  俞峰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较早地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这样一个重要命题。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发展方向。但严格地说,我国引进外资虽然有明确的方针政策,但至今还没有明确提出过引进外资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的对外开放有三根支柱:一根是对外贸易,一根是引进外资,第三根是宽泛的对外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阔   梁佳杨   曲植   郜栋玺  
近年来,中国跨境投资已然呈现出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并行并重的新局面。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提振居民消费,畅通国内大循环堵点,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关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本文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全面考察了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对微观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对于家庭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且主要通过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和促进居民消费意愿三种作用机理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的提升效果在海外市场接近度较低、交通基础设施较差、消费文化较保守的地区更为凸显。此外,基于双向直接投资相对强度的讨论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均能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且二者的相互影响将增强各自对消费的提升效果;基于消费升级的讨论表明,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在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提升需求层次两种渠道助力居民消费升级。本文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迎新  
本文根据中国外援的理论沿革和实践发展,把其分为四个阶段,即:做贡献与尽义务的对外援助、基于政治与经济角度的对外援助、经济发展与对外援助方式的改革以及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中的对外援助。在此基础上,文章论述了中国外援机制和方式的创新,进而提出中国外援与外贸、外资的进一步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娟   张翔  
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推动双向FDI高效互动与协调发展,是提升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重要路径。基于2003-2021年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韧性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域经济韧性存在空间依赖性,双向FDI协调发展对邻近地区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水平间接促进区域经济韧性提升;拓展性分析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效应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依次减弱,考虑税赋冲击、金融危机以及人口结构冲击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仍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文章澄清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对如何通过双向FDI政策赋能区域经济韧性提升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洪俊杰  林建勇  王星宇  
近年来,国家在平衡"引进来"与"走出去"方面尤其重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小春  邱立成  
如同国际贸易的进口与出口,FDI流入与流出也存在密切联系,一个国家FDI流入,外国企业流动的所有权优势与本国不可流动的区位优势互补,这有利于该国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反过来,一个国家FDI流出,该国企业所有权优势与其它国家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其它国家的比较优势,因此,FDI流入与流出协调发展有利于一国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提高。从FDI流入与流出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分析,我国FDI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清  冼国明  
我国的双向投资(IFDI与OFDI)能否协调发展不仅取决于二者在"量"上的关系,更取决于二者在"性质"上的关系。文章以我国城乡非均衡发展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为背景,基于双向投资的性质,对我国双向投资能否协调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我国东部地区垂直型的OFDI与水平型的IFDI是相互协调的,中部地区垂直型的IFDI与水平型的OFDI也是相互协调的。因此,我国各地区的IFDI与OFDI虽然存在异质性,但是都协调促进了经济增长,这为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走出去"战略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凤玲  
3E系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通常情况下,在3E系统的研究中表现出缺乏对子系统内在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尤其是经济与能源之间的协调关系在研究中比较少见。因此,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一般耦合协调模型、灰色耦合协调模型以及熵变方程法对我国的经济与能源之间协调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近20年来,中国的经济与能源之间的协调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逐渐趋向协调。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经济与能源之间的协调度每年都在不断增大,协调性也越来越好。尽管如此,尤其是最近几年仍表现出经济滞后型,经济与能源系统之间的协调还可进一步提高。以上分析,为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和能源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以达到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健康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曦  
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是科学、合理地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构建了以经济指标、公共服务指标和环境指标为核心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11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化质量进行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地区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的协调程度,探求城市化质量和水平非协调发展的原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推动城市化合理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维娜  
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双向FDI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而自由贸易协定可优化全球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对双向FDI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1年我国与26个经济体的贸易数据,以自由贸易协定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对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能显著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不存在时滞性;自由贸易协定对双向FDI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对发展中经济体、WTO-X条款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促进作用更强,对发达经济体、WTO+条款、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促进作用较弱;自由贸易协定可通过推动数字贸易和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即数字贸易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为借助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应加速自由贸易协定深化落地,营造差异化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培育新的数字贸易增长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金  
本文在梳理IFDI与OFDI影响消费扩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明了双向FDI协调发展影响居民消费扩张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基于一般OLS线性回归模型与二次项模型,实证检验了2000-2020年我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作用,对比分析了其在城乡消费扩张中的差异化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从简单线性关系来看,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在城乡间具有区域普遍性,尤其在农村地区,其所表现出的积极效应更为明显;从非线性关系来看,双向FDI协调发展在居民消费扩张的过程中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作用,即其对消费扩张的促进作用存在着长期效应。因此,要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为促进居民消费的不断增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斌   梁树广  
文章在分别测度双向FDI协调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基础上,基于200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促进效应呈现中西部高于东部、劳动力流出地高于流入地以及2003—2009年高于2010—2021年的特征。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不同分位数上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呈现效应递减的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OFDI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明显高于IFDI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强   顾海丽   胡明茜   叶晨曦  
双向FDI协调发展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碳减排进而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抉择。然而,现有文献鲜有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系统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为此,基于相关理论分析,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省域双向FDI协调发展与碳排放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强   顾海丽   胡明茜   叶晨曦  
双向FDI协调发展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碳减排进而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抉择。然而,现有文献鲜有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系统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为此,基于相关理论分析,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省域双向FDI协调发展与碳排放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