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65)
2023(16810)
2022(14293)
2021(13400)
2020(11371)
2019(26015)
2018(25419)
2017(48714)
2016(26448)
2015(29637)
2014(28981)
2013(29118)
2012(26704)
2011(24156)
2010(23840)
2009(22068)
2008(21548)
2007(18663)
2006(16270)
2005(14507)
作者
(77663)
(64699)
(64184)
(60866)
(41205)
(30974)
(28996)
(25335)
(24452)
(22869)
(21862)
(21823)
(20401)
(20347)
(19978)
(19845)
(19302)
(19294)
(18524)
(18514)
(16152)
(15701)
(15679)
(14552)
(14452)
(14291)
(14220)
(14036)
(12922)
(12714)
学科
(108865)
经济(108744)
管理(78274)
(77662)
(64419)
企业(64419)
方法(53108)
数学(46692)
数学方法(46322)
(30422)
中国(29374)
(27323)
(24369)
贸易(24359)
(23755)
业经(22619)
(22016)
(20225)
技术(20216)
财务(20159)
财务管理(20129)
企业财务(19237)
(19213)
地方(18875)
农业(18705)
(17323)
金融(17322)
环境(16515)
(16486)
银行(16419)
机构
大学(384124)
学院(378592)
(159667)
经济(156722)
管理(150482)
理学(131286)
研究(131006)
理学院(129864)
管理学(127850)
管理学院(127189)
中国(98228)
(81755)
科学(79952)
(70995)
(66182)
(64505)
研究所(60689)
业大(58961)
财经(58172)
中心(57906)
(53375)
北京(52010)
(51570)
农业(51180)
经济学(48906)
(47029)
(46893)
师范(46349)
经济学院(44426)
财经大学(43770)
基金
项目(262445)
科学(205977)
基金(193323)
研究(186582)
(171039)
国家(169704)
科学基金(144722)
社会(119787)
社会科(113857)
社会科学(113826)
基金项目(102586)
(98781)
自然(95398)
自然科(93223)
自然科学(93195)
自然科学基金(91590)
(84967)
教育(84843)
资助(80066)
编号(73226)
(58997)
重点(58932)
成果(58375)
(55007)
(54879)
创新(51321)
科研(50765)
教育部(50503)
国家社会(50437)
课题(49954)
期刊
(164707)
经济(164707)
研究(110854)
中国(66957)
学报(64845)
科学(57896)
(56567)
管理(53869)
(53244)
大学(48476)
学学(45997)
农业(39534)
教育(35433)
(32850)
金融(32850)
技术(31484)
财经(28520)
经济研究(28236)
业经(24614)
(24366)
(22049)
问题(21879)
(21852)
国际(21037)
技术经济(19547)
科技(19248)
世界(17740)
(17596)
理论(17398)
图书(17259)
共检索到546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敏惠  崔文林  熊磊  
本文基于进入模式理论和制度理论,以2002年至2011年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许可备案数据中筛选出的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进行专利许可合同为样本,检验了直接投资、投资动机对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许可中使用排他性策略的影响,以及母国与东道国间规制距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进行了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有更高的排他性许可的可能性;相对于混合动机跨国公司,市场寻求型跨国公司采用排他性许可的可能性更低;当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规制距离大时,相对于没有进行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了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采取排他性许可的可能性更高,反之亦然;当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规制距离大时,相对于混合动机跨国公司,效率寻求型跨国公司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祖强  梁俊伟  
FDI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简称MNCs)在东道国实施FDI 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MNCs 无法获取其中的全部收益的一种外部效应。本文从行业角度对1997—2002年连续六年国内十五个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明显的行业差异。得出结论:第一,FDI 对于中国行业整体的技术溢出指数为+ 0.0227,即FDI 占行业整体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增加1%,行业整体的增加值就会提高0.0227%。第二,制造业等七个行业的技术溢出指数为正,说明外商投资对于这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保国  
本文选择了人们关心的10个影响技术溢出的因素,通过实证分析,观察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有4个因素相关程度较高,6个因素相关程度较低。文章最后还就这个结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娜  
考虑到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跨国公司当期和前1~3期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的对应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存在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不同方面的技术溢出的同期效应不一定大于滞后效应,即跨国公司前2期的研发投入对中国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的影响要大于跨国当期的研发投入对后者的影响,跨国公司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对中国企业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的影响最大,跨国公司前2期的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产值的影响最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宏伟  崔新健  
2探究跨国公司和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对于增强R&D合作,促进跨国公司向我国高校的技术溢出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在现有理论文献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对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沟通交流水平以及合作环境状况对高校科研能力获益,高校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地位差距对高校科研管理获益,以及高校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对高校科研资源获益均产生负面影响,但高校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却对高校教育功能获益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志宏  王晨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跨国公司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张、区域和行业分布日趋多元、并购增长且非国有企业占比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大型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进展也明显加快。中外大型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对比表明,中国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程度和经营绩效方面均有待提升。影响我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微观因素包括国际化战略和经营模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及风险管理水平。在全球经济放缓和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政策转向带来全球产业链调整的背景下,中国跨国公司应从战略、技术、生态系统、社会责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提升国际化程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艳梅  李玫  
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已成为引资大国,随着引资数额的增大,撤资事件亦有增长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撤退将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就业、国际金融等方面对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东道国造成严重而深刻的影响。造成外商直接投资撤退的原因涉及理论和现实多方面,应加以认真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将外商直接投资撤退所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钱共鸣  
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急剧增长。据统计,美国外贸的近半数是在跨国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之间进行的。随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地位的日趋提高,对其深入研究更显重要。本文以美国为例,重点研究以下三个基本问题: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和美国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比率的关系;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和美国跨国公司与非所属国内外公司的贸易关系;美国非所属国内公司利用美国跨国公司的内部市场(即销售渠道)与其贸易业绩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群  宋倩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和数据统计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跨国公司在华不同时期的进入动机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论表明1998年到2008年之间,跨国公司的进入动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利润导向增强;更加重视利用低成本劳动力;对避免本国市场竞争的认知加深;掌控战略关键能力,紧抓技术开发和转移,加强技术控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顾露露; 平淑娟; 王悦;  
本文实证检验了1978-2015年间中国跨国公司对于OECD国家的海外投资(OFDI)是否形成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将东道国的技术集聚细分为研发资金和人员投入、专利和高新技术产品产出四个维度,研究了四维度的东道国技术集聚对我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不同。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对于OECD国家的海外投资确实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是这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来源于对研发投入更多(包括资金和人员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更强的东道国的投资,而与东道国研发的核心产出(专利申请量)没有显著的关系。中国跨国公司的吸收能力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正相关。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国跨国公司以及轻资产型的、规模适中的年轻跨国公司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更明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劲锋  张运鹏  
通过对宏观和微观数据的分析,集中讨论中国跨国公司投资海外的动机及其不同于其他新兴国家的投资特点,提出中国跨国公司进一步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菁  张家榕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通过研发投资的示范效应,人才流动效应,竞争效应以及关联效应四种渠道产生溢出效应,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自主创新,人力资源以及研发资本的挤出产生了对其创新能力的挤出效应,不利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选取1998—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3行业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竞争效应和人才流动效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溢出效应较为显著,但示范关联效应溢出效应不显著;人力资源挤出和自主创新挤出都较为明显,研发资本挤出并不显著。最后根据不同渠道的具体效应,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提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谢洁  
技术扩散的现状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开始较大规模地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据统计,到1998年6月,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经有近200家落户上海。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一方面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另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提高了我国产品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湛柏明  
从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制造业结构、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中的地位、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等方面考察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技术构成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影响这种构成的因素包括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中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工业企业的生产开发能力、对外开放程度与政策等。为提高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技术构成 ,我们应该为熟练劳动力的供给创造条件 ,保持投资政策的稳定性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