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8)
2023(8404)
2022(6718)
2021(6021)
2020(5258)
2019(11635)
2018(11397)
2017(22716)
2016(12134)
2015(12978)
2014(12943)
2013(13109)
2012(11918)
2011(10279)
2010(10595)
2009(10095)
2008(10581)
2007(9682)
2006(8486)
2005(8072)
作者
(35489)
(29889)
(29657)
(28020)
(19190)
(14288)
(13396)
(11389)
(11057)
(10848)
(10247)
(9961)
(9815)
(9494)
(9470)
(8954)
(8789)
(8726)
(8717)
(8344)
(7393)
(7269)
(7150)
(6812)
(6778)
(6590)
(6580)
(6500)
(6024)
(5902)
学科
(75060)
(71920)
企业(71920)
(60430)
经济(60366)
管理(55237)
方法(27378)
业经(24758)
(23872)
(20403)
财务(20396)
财务管理(20383)
数学(19835)
数学方法(19723)
企业财务(19438)
(19344)
技术(15985)
农业(14968)
(12762)
(12377)
(12229)
企业经济(12016)
经营(11236)
(11187)
理论(10961)
中国(10689)
技术管理(10553)
(10345)
体制(9392)
(9101)
机构
学院(184018)
大学(177484)
(81693)
经济(80369)
管理(77169)
理学(66345)
理学院(65774)
管理学(65039)
管理学院(64705)
研究(55257)
中国(45086)
(39655)
(36205)
(33009)
科学(32159)
财经(31661)
(28741)
(28317)
(28176)
业大(26632)
农业(26260)
研究所(25179)
中心(24658)
经济学(24267)
商学(23857)
商学院(23653)
财经大学(23310)
北京(22202)
(22155)
经济学院(22069)
基金
项目(117125)
科学(94774)
基金(88317)
研究(84195)
(76409)
国家(75699)
科学基金(67358)
社会(56014)
社会科(53359)
社会科学(53345)
基金项目(46784)
(46373)
自然(44657)
自然科(43729)
自然科学(43717)
自然科学基金(43035)
(37500)
教育(37254)
资助(35757)
(32147)
编号(32119)
(28036)
(26335)
重点(25724)
创新(25196)
(24587)
成果(23923)
国家社会(23478)
(23379)
(23270)
期刊
(93418)
经济(93418)
研究(51210)
(35980)
管理(34490)
中国(31735)
(30868)
科学(25609)
学报(25050)
农业(21518)
大学(19207)
学学(18815)
(17651)
金融(17651)
技术(17138)
业经(16909)
财经(16649)
经济研究(14616)
(14417)
(14402)
技术经济(12373)
问题(12274)
财会(11925)
(10804)
现代(10324)
国际(10020)
世界(9824)
教育(9755)
商业(9527)
会计(9018)
共检索到272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雪松  赵宸宇  聂菁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从企业角度测算了产能利用率。在考虑异质性效应和内生性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的参数估计方法,考察了对外投资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成本较低、所得税率较低及规模较小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对外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为4.1个百分点,总体上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对提升其产能利用率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然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其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雪松  赵宸宇  聂菁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从企业角度测算了产能利用率。在考虑异质性效应和内生性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的参数估计方法,考察了对外投资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成本较低、所得税率较低及规模较小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对外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为4.1个百分点,总体上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对提升其产能利用率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然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其产能利用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剑  岳文  刘硕  
实施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提升企业利用自由贸易协定便利性,是当前中国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亟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企业异质性假定的理论框架,分析企业是否选择使用FTA优惠关税进行出口,理论研究表明FTA使用成本是影响企业FTA选择的重要因素,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会利用FTA进行出口。利用微观层面的出口数据对利用FTA因素的回归结果表明,企业随着商品出口量增加会更倾向于利用FTA出口,而原产地规则限制效应对FTA利用率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测算中瑞FTA使用成本发现,协定生效后使用成本出现逐年下降,但复杂的原产地规则使得部分行业FTA使用成本仍然较高。政府部门提升FTA利用效果,不能仅仅放在FTA的谈判和签署上,还应重点降低企业FTA使用成本,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谈判和制定,有针对性地协助重点行业的企业提升FTA使用能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世成   吴玉鸣   许荠方  
化解产能过剩、提升产能利用率是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并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了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具有阶段性特征,其波动趋势与经济周期基本一致;与行业和所有制相比,产能过剩问题更多出现在区域层面。可变投入要素价格主导了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对产能利用率呈现正向效应,政府干预对产能利用率呈现负向效应。政府干预会削弱市场调节对产能利用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和市场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均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各因素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效应受到区域、所有制、行业异质性的多重制约,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薛军  苏二豆  
绿地投资总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并且这一促进作用呈递增趋势,投资次数检验发现,绿地投资的"产能利用率效应"随着投资次数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呈"倒U"形;基于企业类别、东道国收入水平以及投资行业技术水平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绿地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大规模、有出口经验、投资于高收入发达国家和高技术制造业的企业中;机理检验表明,绿地投资的"产能利用率效应"主要通过促使企业加大管理投入、提升管理能力得以实现。政府应加快推进绿地投资进程,推动企业提升产能利用率,以减少资源浪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进  匡霞  邵文波  
本文率先从企业层面考察了产能利用率的决定因素,并基于企业柔性的视角,论证了信息化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微观机制:一方面,信息化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获得需求信息,并提高"事前"投资效率;另一方面,信息化使企业在"事后"有效地对需求冲击做出反应,从而提高产能利用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中国120个地级市共12 400家企业调查数据,检验了信息化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将产能利用率估算到企业层面,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增加企业或地区层面的信息化投资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的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进  匡霞  邵文波  
本文率先从企业层面考察了产能利用率的决定因素,并基于企业柔性的视角,论证了信息化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微观机制:一方面,信息化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获得需求信息,并提高"事前"投资效率;另一方面,信息化使企业在"事后"有效地对需求冲击做出反应,从而提高产能利用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中国120个地级市共12 400家企业调查数据,检验了信息化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将产能利用率估算到企业层面,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增加企业或地区层面的信息化投资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兵  严兵  
研究目标:准确测度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建立实证模型考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整体的产能利用率多年维持在0.65左右;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加入控制因素以及行业地区、时间、地区固定效应甚至更换匹配比例之后该结果仍然稳健;投资到发展中国家的OFDI比投资到发达国家的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积极影响效果更强;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还体现出明显的所有制结构、企业产能利用率水平的差异;OFDI主要是通过影响生产侧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进而对综合产能利用率产生积极影响,这一效果是通过对技术进步与投资替代产生中介效应而实现的。研究创新:基于产能利用率在生产侧与消费侧的决定因素,本文系统讨论了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制。研究价值:为产能过剩相关治理政策的出台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帅  刘凤艳  汪奕鹏  
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地方政府作为代理人,同时扮演着环境规制实际执行者以及工业产能过剩治理实际落实者的角色。在央地政府之间信息非对称且目标非一致性情形下,地方政府行为、动机与激励不但受到官员行政绩效考核制度与官员特征的影响,而且受到地方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地方财政收支的影响。本文基于2001—2015年全国30省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方法,研究经济增长目标、环境规制及二者交互项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明显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水平;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产能利用率影响随规制工具类型与地区而不同;全国与东部地区费用型环境规制显著提高了工业产能利用率;西部地区仅有环境处罚有助于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水平。经济增长目标与费用型环境规制交互项抑制了工业产能利用率,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处罚交互项降低了工业产能利用率,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规制相互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野  陈梁  刘满凤  
文章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进行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两条路径有效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传统行业和瓶颈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但对新兴行业的影响不显著;相比于国有企业和内向型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和外向型节点城市内企业产能利用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彬  范硕  
利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PVAR)方法,并结合1999~2010年我国31个地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国有企业投资行为、产能利用水平以及消费需求之间的影响特征。国有企业投资对需求以及产能利用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正向影响关系,但是只在短期有效,因此,当面临金融危机这样的外部冲击时,加大国有企业投资是短期内解决经济困境的一个有效方法。此外,需求的波动对投资水平以及产能利用水平均有着较大的积极影响,从长期来看,通过需求的提高拉动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投资拉动向需求拉动的转型应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叶  
文章基于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动态松弛变量模型(DSBM模型)估计了我国制造业企业2007—2016年间的产能利用率,并从行业、地区、规模与所有制层面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呈现"W"型变化轨迹,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9%。分行业看,不少重工业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分规模看,大型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更为严重;分地区看,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均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产能过剩最严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立足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市场整合对于优化企业投资决策、提升产能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市场需求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的分析视角,文章考察了区域市场整合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内在的传导机制,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其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区域市场整合有助于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区域市场整合能够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要素的有效供给和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对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即存在市场需求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进一步地,那些高税收基础、高就业贡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对区域市场整合的敏感性更高;区域市场整合对重工业部门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也要高于轻工业部门;且区域市场整合显著提升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贤亮  
本文在Melitz经典理论框架基础上构建异质性厂商贸易模型,对出口如何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给定企业规模与生产率,出口参与能提高其产能利用率;给定企业规模与出口固定成本,生产率高的企业更可能参与出口,并出口到更多国外市场。进一步地,本文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出口参与对提升中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实际效果。分析表明,出口参与能提高中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达2.310个百分点,占企业样本产能利用率标准差的22%;政府持股比例越大,企业产能利用率越低;市场竞争越强,企业产能利用率越低。本文首次在Merlitz经典理论模型框架下研究出口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对化解目前产能过剩现状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勇  孙帆  胡红燕  
如何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难点,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市场化长效机制。文章基于共同机构所有权这一市场化视角,探讨了其去产能效应。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发挥协同效应和监督效应,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去产能效应在产能过剩程度较高和劳动型技术偏向的企业、聚集度较高的行业以及经济发达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同时,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去产能效应导致产能扩张的潮涌现象和恶性竞争明显减少。文章的研究为当前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市场化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也为共同机构所有权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的具体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