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5)
- 2023(7686)
- 2022(6364)
- 2021(5993)
- 2020(4978)
- 2019(11152)
- 2018(11090)
- 2017(20300)
- 2016(11547)
- 2015(12554)
- 2014(12786)
- 2013(12408)
- 2012(11569)
- 2011(10642)
- 2010(10924)
- 2009(10024)
- 2008(10195)
- 2007(9058)
- 2006(8366)
- 2005(7926)
- 学科
- 济(51102)
- 经济(51037)
- 管理(30177)
- 业(27167)
- 企(22427)
- 企业(22427)
- 方法(17925)
- 数学(15779)
- 数学方法(15564)
- 地方(15074)
- 中国(14901)
- 制(14503)
- 财(13680)
- 农(12226)
- 学(11442)
- 业经(10379)
- 体(10307)
- 银(10120)
- 银行(10106)
- 融(9868)
- 金融(9867)
- 行(9758)
- 地方经济(9163)
- 体制(8792)
- 农业(7854)
- 理论(7418)
- 贸(7355)
- 贸易(7348)
- 务(7096)
- 易(7087)
- 机构
- 大学(162922)
- 学院(160120)
- 济(68272)
- 经济(66788)
- 研究(62138)
- 管理(56266)
- 中国(47345)
- 理学(47290)
- 理学院(46614)
- 管理学(45726)
- 管理学院(45372)
- 科学(37388)
- 财(35427)
- 京(35267)
- 所(32166)
- 研究所(28990)
- 中心(27799)
- 农(27756)
- 江(27465)
- 财经(26350)
- 经(23847)
- 范(23573)
- 师范(23296)
- 院(22786)
- 北京(22538)
- 业大(22265)
- 经济学(21909)
- 农业(21383)
- 省(21195)
- 州(21130)
- 基金
- 项目(104203)
- 科学(82772)
- 研究(76046)
- 基金(76045)
- 家(67404)
- 国家(66855)
- 科学基金(56555)
- 社会(49264)
- 社会科(46833)
- 社会科学(46823)
- 省(40278)
- 基金项目(39192)
- 教育(35740)
- 自然(35654)
- 自然科(34815)
- 自然科学(34804)
- 划(34558)
- 自然科学基金(34202)
- 资助(31049)
- 编号(29554)
- 成果(25662)
- 重点(24612)
- 部(23598)
- 发(23378)
- 课题(22050)
- 创(21318)
- 国家社会(21189)
- 性(21172)
- 教育部(20183)
- 创新(20158)
共检索到262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邓娜 董志勇 陈丹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挑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治理良方。我国已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外开放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对外开放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沈一岚 雷原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不能照搬西方供给学派的思想,也不能仅仅从经济学角度去思考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应全面、综合地对中国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积极汲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原则,力争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道德提升、社会公平、强化宏观调控、增强国防力量、创造有效就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传统文化 实现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沈一岚 雷原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不能照搬西方供给学派的思想,也不能仅仅从经济学角度去思考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应全面、综合地对中国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积极汲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原则,力争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道德提升、社会公平、强化宏观调控、增强国防力量、创造有效就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传统文化 实现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珩
当前吉林经济发展中存在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新旧产业接续困难、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活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从金融角度看,吉林省直接融资占比低、不良贷款隐含潜在风险等问题不容忽视。当前,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要抓手。支持"去产能"要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支持"去库存"要大力创新房地产消费信贷产品;支持"去杠杆"要努力改善融资结构;支持"降成本"要规范收费并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降低财务成本;支持"补短板"要重点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贫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珩
当前吉林经济发展中存在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新旧产业接续困难、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活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从金融角度看,吉林省直接融资占比低、不良贷款隐含潜在风险等问题不容忽视。当前,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要抓手。支持"去产能"要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支持"去库存"要大力创新房地产消费信贷产品;支持"去杠杆"要努力改善融资结构;支持"降成本"要规范收费并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降低财务成本;支持"补短板"要重点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贫领域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琪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开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拓展我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而且可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清晰地定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目标和地位。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按照高标准和新要求,从对外优势、市场开拓、国际分工与合作、开放区域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在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中,我国应该在供给层面深化对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开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琪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开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拓展我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而且可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清晰地定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目标和地位。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按照高标准和新要求,从对外优势、市场开拓、国际分工与合作、开放区域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在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中,我国应该在供给层面深化对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开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空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克强 郑旭 张冰松 刘红梅 冯广京 胡国俊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出发,明确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分类,通过总结浙江、深圳和上海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分析当前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提出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1)政策供给的不足;(2)土地供应的政府垄断地位;(3)城乡二元发展体制限制农村土地作为资产和资本的属性;(4)土地市场供给机制的不完善。研究结论:(1)加大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供给力度;(2)打破政府垄断供应局面,实现土地供应主体多元化;(3)建立健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京平
本文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义中关于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重要意义,认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与需求侧管理齐抓并进;要充分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又要防止其越俎代庖;要用全球化眼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统筹运用好财政与货币政策。
关键词:
中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义平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质改革"。结构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党中央决定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正确。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结构问题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实体经济 产能过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方健
指出我国物流业供给侧改革应注意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考虑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企制宜,并采用创新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和国家政策支持的作用,使我国物流业供给侧改革得以健康快速地推进。
关键词:
物流业 供给侧改革 创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方健
指出我国物流业供给侧改革应注意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考虑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企制宜,并采用创新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和国家政策支持的作用,使我国物流业供给侧改革得以健康快速地推进。
关键词:
物流业 供给侧改革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璠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资源约束,国内农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农产品出现了"三量齐增",部分农产品短缺、部分过剩,大多数农产品质量难以过关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结构、降成本、提品质、促改革、强安全、补短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
农业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发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土地资源既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也是市场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之一。通过哪些土地供给政策措施,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元 王梓宸
当前,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地区竞争能力下降,传统产业衰退趋势明显,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难题。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工业基础良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潜力巨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大力支持,"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优势。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力度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支持创新驱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