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4)
2023(7523)
2022(6469)
2021(5976)
2020(4924)
2019(10759)
2018(10826)
2017(19209)
2016(10338)
2015(11288)
2014(10451)
2013(10040)
2012(8743)
2011(7916)
2010(7934)
2009(7263)
2008(6917)
2007(5736)
2006(4985)
2005(4248)
作者
(28673)
(24105)
(24089)
(22709)
(15326)
(11646)
(10835)
(9177)
(9022)
(8272)
(8223)
(8180)
(7549)
(7428)
(7421)
(7375)
(7304)
(7065)
(6974)
(6932)
(5901)
(5864)
(5804)
(5413)
(5345)
(5338)
(5229)
(5171)
(4815)
(4792)
学科
(38634)
经济(38601)
管理(24331)
(23982)
(17659)
企业(17659)
方法(16835)
数学(15002)
数学方法(14833)
(12150)
中国(9981)
(8912)
(8798)
贸易(8795)
业经(8577)
(8538)
农业(8164)
(7726)
地方(7698)
环境(6483)
(6052)
理论(6027)
关系(5370)
技术(5288)
(5188)
银行(5164)
(5078)
金融(5077)
(5074)
(5053)
机构
学院(138887)
大学(136693)
(55723)
经济(54656)
管理(50371)
研究(48930)
理学(43896)
理学院(43366)
管理学(42444)
管理学院(42194)
中国(35705)
科学(31418)
(27801)
(26688)
(24797)
业大(23213)
(23081)
研究所(23009)
中心(22355)
农业(21346)
(20266)
(19097)
财经(18896)
师范(18853)
(18066)
经济学(17254)
(17245)
北京(16710)
(16535)
技术(15700)
基金
项目(100047)
科学(79098)
基金(72766)
研究(71709)
(65017)
国家(64508)
科学基金(54846)
社会(45818)
社会科(43536)
社会科学(43527)
(39875)
基金项目(38358)
自然(35765)
自然科(34946)
自然科学(34939)
自然科学基金(34305)
(33783)
教育(33239)
编号(29383)
资助(28872)
重点(23425)
成果(22495)
(22366)
(21444)
(21242)
课题(20018)
创新(19874)
科研(19518)
国家社会(19475)
计划(18689)
期刊
(58307)
经济(58307)
研究(38053)
中国(25275)
学报(23915)
(23823)
科学(21897)
大学(17749)
学学(16927)
管理(16917)
农业(16905)
(16352)
教育(15764)
技术(11288)
业经(10724)
经济研究(10489)
(9983)
金融(9983)
(9097)
财经(8425)
(7468)
问题(7465)
(7409)
资源(7199)
(7090)
国际(7087)
科技(6925)
业大(6442)
商业(6381)
图书(6194)
共检索到198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丽平  王芳  
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近年来其经济增长放缓引发了人们对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担忧。为有效发挥对外开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在测算广东省1990年~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研究FDI、进口和出口依存度对广东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轨迹与演进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从影响轨迹来看,随着FDI、进口和出口依存度的上升,全要素生产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轨迹;从演进特征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FDI、进口和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区间在缩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FDI、进口和出口应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才能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冠仲  
鉴于我国物流业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空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法(GMM)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别探讨双向FDI对物流业TFP的影响机制和空间差异。本文结果表明:双向FDI促进物流业TFP的增长,其中FDI对TFP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双向FDI对不同地区物流业TFP的影响波动较大。一般来说,物流业双向FDI对TFP的影响呈现出“东-中-西”空间梯度下降趋势。为此,提出各区域应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效应和配置效应,促进资本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提升区域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刚  魏修建  解芳  
准确评估区域对外开放、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面板数据熵权法以及表征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44个指标,测度了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2018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其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视角考察了区域对外开放、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较低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区域对外开放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最后,提出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打造高水平开放体系、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强区域之间的交通网络设施联通对接等建议,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小鹰  
文章以1996—2016年我国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和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DEA基础模型和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全国、30个省份及东中西部的M指数和ML指数。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全国、30个省份或各个区域来看,无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高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生产率指数。通过指数分解发现,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讲,技术进步对TFP增长的贡献高于技术效率。在三大区域中,东部和中部的技术进步对TFP的贡献要大于技术效率的贡献,而西部地区TFP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丽娟  黄莹  
“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流通业作为高耗能产业需要进一步实现效率提升的动能转换。因此,本文通过构建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探究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值及分解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值在未考虑碳排放情况下贡献度大于考虑碳排放情况下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显著的“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阶梯式递减过程。基础设施水平、运输能力、从业人数、创新能力对我国流通业绿色要素生产率均呈显著正相关,而经济水平与城镇化水平要素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梦卓  朱顺和  孙穗  
本文利用2012-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呈现“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指数以及全球价值链进口指数、全球价值链出口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我国仍困于集聚拥挤效应、陷于价值链低端锁定,要不断优化我国产业布局、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加强全球价值链中先进技术的学习、内化,才能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英杰  林春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助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诉求。文章选择中国2000-2016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来探讨财政分权背景下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其交互项都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因地区的发展差异而导致促进效果的不同;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其交互项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其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上,这也体现了当下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现实国情。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祥宁  张林  
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本文引入"资源环境约束"因子,运用规模收益可变的BCC模型静态对比1980年与2014年制约各子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采用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动态研究1980—2014年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演化动力。研究发现:(1)中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大体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演化轨迹,演化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制约因素是规模效率恶化;(2)分行业看,交通运输制造业技术创新显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最快,而金属制品业能源消耗最大,技术效率提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瑞志  向晓梅  
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和理论逻辑,然后基于2003-2017年的数据测算了广东省制造业整体及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投入产出组合效率,进一步分析广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问题和产业发展的供给端困境,最后提出提高广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广东省深化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思路方向和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刚桥  师建华  张庆平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采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方法,以2009-2016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物流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为基础,测算并深入分析了广东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的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广东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均呈正增长,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是物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全要素生产率RD分解指数呈现不同程度波动上升态势,且与物流业增加值增长指数变化趋势保持同步;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区域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仍不平衡,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仍有待提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竹  马天  王轶  
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束缚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核心问题。基于1996—2015的年度数据,选取经济制度改革、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四个一级指标和细化的24个二级指标,通过建立因子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对作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究影响的核心要素、方向和贡献度。研究发现:(1)短期来看,经济制度改革、技术引进和对外开放因素能有效带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长期来看,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效力具有较强持续性;(3)从对作用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排序角度来看,依次是经济制度改革、技术引进、对外开放、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由此,建议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自主科技创新,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实用性,释放关键性制度改革红利,增强对外开放和技术引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骏  蔡贤恩  
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1990—2007年福建省的农业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增长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然后,利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动态模拟福建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度)对福建省农业技术进步变化率、技术效率变化率的影响,以及对外开放和两者的协整关系,进而说明福建省对外开放对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作用。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省对外开放与其农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福建省对外经济开放对福建省农业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云  
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先测算出1978~200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脉冲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检验动态模拟对外开放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两种渠道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外开放和两者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大量引进外资和开展进出口贸易,虽然极大地提高了该地区技术效率,但却没有促进该地区技术进步的提高,反而对该地区技术进步产生了"挤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婷  王立凯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参数回归方法测度了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特点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构建了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影响因素包括对外开放、自主研发、人力资本、创新、收入分配激励、资源配置等。运用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显示,我国自主研发促进TFP增长的局面尚未形成,对外开放的技术溢出效应也只有在东部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新雷  钟培武  
运用索罗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通过实证检验1978年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动,定量分析改革开放进程中资本、劳动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笔者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属于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近年还呈现下降趋势。今后,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效率型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