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03)
2023(17972)
2022(15279)
2021(14287)
2020(11900)
2019(27630)
2018(27027)
2017(51866)
2016(27813)
2015(31412)
2014(31257)
2013(30680)
2012(27875)
2011(25013)
2010(24599)
2009(22656)
2008(21943)
2007(18883)
2006(16312)
2005(14329)
作者
(77888)
(64970)
(64282)
(61418)
(41344)
(30808)
(29277)
(25499)
(24687)
(22909)
(22039)
(21884)
(20332)
(20266)
(20142)
(19780)
(19342)
(18941)
(18574)
(18559)
(15838)
(15796)
(15576)
(14770)
(14429)
(14428)
(14090)
(13970)
(12987)
(12675)
学科
(118223)
经济(118092)
管理(80720)
(75496)
(61528)
企业(61528)
方法(56045)
数学(49757)
数学方法(49198)
中国(33163)
(31322)
(29825)
业经(25212)
(22850)
贸易(22837)
(22346)
(22215)
地方(21830)
(20675)
农业(20530)
(17902)
财务(17823)
财务管理(17784)
(17721)
金融(17719)
理论(17538)
技术(17516)
(17401)
银行(17363)
环境(17351)
机构
大学(397140)
学院(392584)
(167515)
经济(164371)
管理(158314)
理学(137984)
理学院(136573)
管理学(134277)
管理学院(133577)
研究(132172)
中国(100227)
(83795)
科学(78292)
(75400)
(64113)
财经(61464)
中心(59831)
(59368)
研究所(58523)
(56317)
业大(56258)
(54126)
北京(52914)
经济学(52234)
(50301)
师范(49855)
(48189)
经济学院(47220)
农业(46370)
财经大学(46182)
基金
项目(272781)
科学(216564)
基金(201817)
研究(199970)
(175307)
国家(173939)
科学基金(150688)
社会(129449)
社会科(122871)
社会科学(122839)
基金项目(106175)
(102886)
自然(96874)
自然科(94706)
自然科学(94685)
自然科学基金(92999)
教育(91640)
(87291)
资助(83589)
编号(79916)
成果(64219)
(61549)
重点(60667)
(57496)
(56346)
国家社会(54621)
课题(54348)
教育部(53519)
创新(52736)
科研(52116)
期刊
(174172)
经济(174172)
研究(116920)
中国(70486)
学报(59097)
管理(57362)
(56528)
科学(55787)
(53259)
大学(46086)
学学(43285)
教育(40058)
农业(37159)
(34040)
金融(34040)
技术(33711)
财经(30284)
经济研究(29507)
业经(27286)
(25964)
问题(23288)
(20030)
(19772)
图书(19438)
理论(19299)
技术经济(18918)
统计(18574)
科技(17709)
世界(17675)
国际(17459)
共检索到566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翔  黄建忠  
文章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至前沿最远距离函数(SBM模型),测算了1997~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政府效率,进一步利用受限的Tobit模型对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作用于省级政府效率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主要结果显示: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显著的提升了政府效率,且市场化进程要比对外开放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此外二者在促进政府效率提升中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一结论在考虑了空间、指标、样本、地区和时间的异质性后仍然稳健。研究结论表明,中国政府职能改革应立足于市场化机制,同时以对外开放倒逼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常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翔  黄建忠  
文章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至前沿最远距离函数(SBM模型),测算了1997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政府效率,进一步利用受限的Tobit模型对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作用于省级政府效率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主要结果显示: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显著的提升了政府效率,且市场化进程要比对外开放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此外二者在促进政府效率提升中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一结论在考虑了空间、指标、样本、地区和时间的异质性后仍然稳健。研究结论表明,中国政府职能改革应立足于市场化机制,同时以对外开放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俊  邵汉华  
本文引入考虑了"坏"产出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1998~2007年地区工业考虑了环境因素情况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研究发现,忽略环境因素会高估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是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东部地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向"又好又快"方向发展;人均GDP、资本劳动比、外商直接投资对考虑环境因素的生产率增长水平有显著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游家兴  陈淑敏  徐盼盼  
本文一方面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化与开放进程的沿革路径,构建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另一方面采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Malmquist指数,以此来衡量银行效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与银行效率的内在关联展开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与开放政策的渐近推进和逐步深化,中国银行业的整体效率有了明显的改善。这其中受益良多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虽有所改善,但成效并不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仇娟东  
本文采用SML指数法测算了1998~2011年期间全国各地区的生产率指数和环境技术效率,进而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提出了经济关联、知识关联、规模收益和交通运输条件等可能引起效率集聚的因素,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向与方式作了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集聚性;有限的技术效率是我国省域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中的"短板";中、西部地区具有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方向的粗放增长方式;经济关联、交通运输条件及产业结构等因素成为提升技术效率的"切入点";FDI和资本密集型禀赋结构在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我国省域经济增长效率表现出一定的趋同和溢出现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仇娟东  
本文采用SML指数法测算了1998~2011年期间全国各地区的生产率指数和环境技术效率,进而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提出了经济关联、知识关联、规模收益和交通运输条件等可能引起效率集聚的因素,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向与方式作了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集聚性;有限的技术效率是我国省域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中的"短板";中、西部地区具有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方向的粗放增长方式;经济关联、交通运输条件及产业结构等因素成为提升技术效率的"切入点";FDI和资本密集型禀赋结构在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我国省域经济增长效率表现出一定的趋同和溢出现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鸣  宋洪远  
使用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了中国各省区的农业碳排放量,使用ML指数、空间Morans’I指数和三种收敛性模型深入分析了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和空间聚集与收敛等问题。研究发现:第一,1999—2010年间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ML值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存在区域间绩效发展状况不均衡的问题,例如东部绩效最高而中部最低。第二,在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中,起到最主要贡献作用的是技术进步,而效率变化的贡献度非常小,意味着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农业碳排放绩效值。第三,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ML指数值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即空间聚集效应),而2000年以后这种空间自相关关系程度越来越弱。第四,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存在"俱乐部收敛"效应,表明各省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存在收敛性和趋同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有德  
本文在探讨政府效率内涵的基础上,以2001—2005年我国大陆31个省级政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地区市场化程度对政府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政府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是基于市场手段失效而存在的,但是一个成熟规范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政府合理配置资源和改善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了政府效率。本文结论对我国各级政府从市场化角度提高政府效率也许有所帮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柯孔林  冯宗宪  
本文构建了投入产出导向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跨期动态变化,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为了减少计算偏差,我们引入了不良贷款和资本要素。分析表明,2000~2005年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4.8%,其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国有商业银行生产率改进明显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强。同时我们发现,如果不考虑不良贷款,则会高估中国银行业生产率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柴志贤  
利用2001—2009年我国3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Matlab软件,分别测算了不考虑环境约束的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考虑环境约束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高外资比重行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更高;外资对行业传统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较弱,而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高度显著的促进作用;外资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对行业传统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环境管制显著抑制了工业传统生产率的提升,但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岳立  李文波  
为了测度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探讨提升各省份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改革方案,本文选取北京、天津等15个典型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DDF),在考虑非期望产出情况下,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非期望产出排放效率模型和期望产出效率模型,得到各省份城市非期望产出减排潜力(1-α)和期望产出扩张潜力(β),结合(1-α)和β值,将15个典型省份分为土地利用高效区、粗放区和相对无效区三类区域。通过GML指数分析,得到三类区域在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影响因素变动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岳立  李文波  
为了测度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探讨提升各省份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改革方案,本文选取北京、天津等15个典型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DDF),在考虑非期望产出情况下,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非期望产出排放效率模型和期望产出效率模型,得到各省份城市非期望产出减排潜力(1-α)和期望产出扩张潜力(β),结合(1-α)和β值,将15个典型省份分为土地利用高效区、粗放区和相对无效区三类区域。通过GML指数分析,得到三类区域在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影响因素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典型省份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产生累积正效应。三类区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增长幅度和影响因素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高效区和粗放区土地利用效率变化特征相似,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效率增长;技术进步是影响相对无效区效率变动的根本原因,技术效率是促进相对无效区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会  于法稳  
棉花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棉花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本文将农膜使用量作为一种非期望产出,测算了中国棉花2004-2018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变化指数。研究发现:中国棉花农膜使用量持续增加,农膜成为土壤污染要素,阻碍产出增长,且西北内陆棉区比长江、黄河棉区更加明显。在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下,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被高估,非期望产出阻碍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GTFP与TFP存在明显差异,非期望产出对中国棉花GTFP指数的负影响净效应显著,拉低了GTFP值,对GTFP与GTech影响分别为-0.076和-0.072。从成本利润率、产业结构、贸易依存度、贸易条件分析了对棉花GTFP的影响,影响效果分别为1.24%、0.02%、-0.05%、-0.02%,以此给出提升中国棉花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邦强  傅蕴英  张宗益  
本文从金融中介、金融市场、政府行为、金融开放4个方面进行考察,建立了1978-2005年中国金融市场化数据库,构建了衡量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相对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4个方面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做了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结果证明4个方面之间几乎均有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仅对金融中介和政府改革有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化在短期内未能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则促进了金融中介市场化和政府改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振新  陈享光  
本文尝试将境外部门纳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中,考察境外金融资本和外资企业影响金融分权的理论机制。结合2005—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GMM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境外金融资本和外资企业对我国金融分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境外金融资本规模的增大明显地提高了我国金融分权水平;外资企业的进入对我国内资企业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强化了地方政府干预金融资源分配的动机,最终推动我国金融分权化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当对金融业坚持开放而又审慎的原则,同时,加强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强化金融可得性建设,逐渐减少对外资的依赖,规避外资对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