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2)
- 2023(7008)
- 2022(5845)
- 2021(5179)
- 2020(3941)
- 2019(9353)
- 2018(9232)
- 2017(16763)
- 2016(8829)
- 2015(9854)
- 2014(10079)
- 2013(10013)
- 2012(9843)
- 2011(9318)
- 2010(9605)
- 2009(8814)
- 2008(8936)
- 2007(8018)
- 2006(7468)
- 2005(7124)
- 学科
- 济(48741)
- 经济(48691)
- 业(22380)
- 管理(21840)
- 地方(17475)
- 中国(17029)
- 企(16454)
- 企业(16454)
- 农(13037)
- 方法(12568)
- 业经(12008)
- 地方经济(10087)
- 数学(9707)
- 数学方法(9602)
- 发(9588)
- 学(9527)
- 融(9379)
- 金融(9378)
- 农业(9324)
- 银(8907)
- 银行(8897)
- 行(8782)
- 贸(8219)
- 贸易(8208)
- 和(8029)
- 易(7829)
- 理论(7745)
- 制(7568)
- 环境(7347)
- 财(7319)
- 机构
- 学院(135128)
- 大学(134844)
- 济(59659)
- 经济(58398)
- 研究(52943)
- 管理(47901)
- 中国(40434)
- 理学(39582)
- 理学院(39065)
- 管理学(38481)
- 管理学院(38216)
- 科学(30629)
- 京(30343)
- 所(27053)
- 财(27026)
- 研究所(24183)
- 中心(23023)
- 江(22055)
- 农(21240)
- 范(20977)
- 师范(20785)
- 财经(20369)
- 北京(20062)
- 院(19063)
- 经济学(18508)
- 经(18344)
- 州(18331)
- 业大(16822)
- 师范大学(16687)
- 经济学院(16404)
- 基金
- 项目(81271)
- 科学(64069)
- 研究(63715)
- 基金(56734)
- 家(48692)
- 国家(48189)
- 科学基金(40749)
- 社会(40597)
- 社会科(38456)
- 社会科学(38452)
- 省(32488)
- 基金项目(29114)
- 教育(28387)
- 划(26955)
- 编号(26687)
- 发(24453)
- 自然(23250)
- 成果(22967)
- 资助(22735)
- 自然科(22660)
- 自然科学(22655)
- 自然科学基金(22242)
- 发展(20182)
- 展(19820)
- 课题(19463)
- 重点(18852)
- 部(17570)
- 创(17134)
- 国家社会(16794)
- 项目编号(15973)
共检索到229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谭再生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主张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事业需要对外开放,并科学预见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在这方面更大地迈进。列宁、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但鉴于当时历史条件和一些“左”的政策的影响,他们都没有能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开放系统理论。只有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开放理论,并把这个理论升华到更高的新境界,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对世界和中国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与新贡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古惠冬
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与中国工业化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实践证明中国的工业化不能离开国际资源的利用,不能搞封闭的工业化。中国入世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需明确当前中国工业化的主要任务,认清并抓住新一轮的时代机遇,提高对外开放与工业化的正关联度,把新型工业化战略纳入中国整体战略当中,并以对外开放作为支点促进整体战略的推进实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家祥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开放理论紧随对外开放的实践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和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后,这一理论在提出背景、承接任务、研究内容等方面呈现了新的特征,在开放理念、开放战略、开放路径、基础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为理论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青
入世后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将面临不同的国内外竞争环境。迎接对外开放新阶段,要求我国要实行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建立开放型经济;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中心,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升级;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经贸体制和灵活高效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
关键词:
WTO 对外开放 新阶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松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磐
党的十四大提出,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将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发展与改革的宏伟目标,既对我国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任务,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展示了良好的前景,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90年代对外开放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1.以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为契机,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失系更加密切,更加稳定,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中我国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而合作与交流的扩大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中国对国际环境的基本期望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尽管当今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本文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要素的国际流动,是高级易流动要素向低级不易流动要素集聚,中国30年开放战略的成功在于抓住了这一特征实现了要素集聚。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开放环境发生了变化,科学发展观要求提升开放水平,作为负责任大国要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互利共赢要求开放战略作出调整。在开放新阶段止,要素集聚的核心在于以自主创新培育高级要素,以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优化要素配置,突破资源能源要素瓶颈,维护中国发展的优势与核心要素。
关键词:
要素流动 要素集聚 开放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盛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盛华
克鲁格曼“三元悖论”认为,一国只能在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的完全流动三个目标中选择两个,不可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我国现阶段在这“三元”中选择的是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同时未完全放弃资本完全流动目标(人民币只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不开放资本帐户),因此货币政策独立性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央银行如何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将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同时,货币政策也将从以内部均衡目标兼顾,相应地必须建立适应开放经济条件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
关键词:
三元悖论 货币政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帆
对外开放15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外贸易平均年增16%,从1978年的97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600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名次从第32位上升到第11位;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80%,比1978年提高了33.5个百分点;到1993年9月底,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5.3万个,协议金额1915.4亿美元,外商实际投入495.5亿美元;外资企业占我国工业产值的6%,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超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已经十周年了,总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的经验,共同探讨继续推动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路以及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我国21世纪初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到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实现了第三步与第二步的有机衔接,为第三步战略部署规划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红 黄津孚 张金昌 王荣霞
本文分析了不同管理阶段的特点和形成基础,在现阶段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化管理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为企业准确把握管理环境,及时调整战略决策,赢得持续发展优势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莉 李新男 刘东维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个案,论述了科技事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战略任务目标确定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特征,高度概括了深刻认识科技发展阶段演进规律的重大意义,揭示了目前和较长一段时期科技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省区是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并简要论述了建设创新型省区所面临的战略任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冰清 刘建 陆柯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指开放范围更广、开放领域更宽、开放层次更高、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对外开放,对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推进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有力引导,近些年来,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和成效有了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但基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等多重因素影响,相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差距短板。通过深入分析当前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详细探讨了中部地区抢抓国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并提出了中部地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机制创新和路径选择,以期为中部地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