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03)
- 2023(20952)
- 2022(17581)
- 2021(16353)
- 2020(13656)
- 2019(30667)
- 2018(30569)
- 2017(57747)
- 2016(31622)
- 2015(35064)
- 2014(34730)
- 2013(34470)
- 2012(31626)
- 2011(28631)
- 2010(28706)
- 2009(26967)
- 2008(26584)
- 2007(23811)
- 2006(21322)
- 2005(18975)
- 学科
- 济(133278)
- 经济(133124)
- 业(109058)
- 管理(95902)
- 企(89394)
- 企业(89394)
- 方法(53620)
- 农(50714)
- 数学(43073)
- 数学方法(42658)
- 业经(38350)
- 中国(37286)
- 财(35707)
- 农业(33929)
- 地方(30538)
- 学(26283)
- 制(26027)
- 贸(24935)
- 贸易(24919)
- 易(24173)
- 技术(23846)
- 务(23753)
- 财务(23676)
- 财务管理(23643)
- 和(22483)
- 理论(22424)
- 企业财务(22379)
- 银(20308)
- 环境(20241)
- 银行(20232)
- 机构
- 学院(452478)
- 大学(447712)
- 济(184034)
- 经济(180254)
- 管理(177355)
- 研究(154475)
- 理学(152365)
- 理学院(150693)
- 管理学(148252)
- 管理学院(147456)
- 中国(117335)
- 科学(96183)
- 京(95802)
- 农(89675)
- 财(82402)
- 所(78711)
- 业大(73160)
- 研究所(71467)
- 中心(69989)
- 农业(69560)
- 江(69325)
- 财经(65236)
- 北京(60174)
- 经(59294)
- 范(58820)
- 师范(58181)
- 院(55434)
- 州(55422)
- 经济学(54063)
- 省(48951)
- 基金
- 项目(303756)
- 科学(238367)
- 研究(221235)
- 基金(218726)
- 家(191829)
- 国家(190067)
- 科学基金(162611)
- 社会(140229)
- 社会科(132624)
- 社会科学(132588)
- 省(121026)
- 基金项目(116153)
- 自然(105341)
- 自然科(102879)
- 自然科学(102852)
- 自然科学基金(101038)
- 划(100686)
- 教育(100017)
- 编号(90831)
- 资助(88500)
- 成果(72617)
- 发(68505)
- 重点(67931)
- 部(65701)
- 创(64754)
- 课题(62299)
- 创新(59988)
- 科研(57418)
- 国家社会(57378)
- 业(56317)
- 期刊
- 济(213831)
- 经济(213831)
- 研究(131309)
- 中国(91543)
- 农(86817)
- 学报(74695)
- 科学(68308)
- 管理(67389)
- 财(63495)
- 农业(58588)
- 大学(56344)
- 学学(53537)
- 教育(49056)
- 融(42462)
- 金融(42462)
- 业经(40091)
- 技术(39358)
- 经济研究(32079)
- 财经(31726)
- 业(30725)
- 问题(28484)
- 经(27335)
- 技术经济(23204)
- 版(22815)
- 科技(22781)
- 商业(21412)
- 现代(21316)
- 图书(21070)
- 世界(20581)
- 贸(20479)
共检索到680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广其 赵家凤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国际及国内区际产业转移背景下,承接农业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推动农业技术体系的转型和升级,二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全面革新,三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体系的形成。必须创新农业发展策略,以发挥承接农业产业转移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家凤
本文从农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出发,探讨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农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内生性要求;对于农业转型升级而言,承接非农产业转移具有"拉动效应",承接农业产业转移具有"推动效应"。相应地,欠发达地区应积极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和农业转型升级之间的互动机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国英
以农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解决困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两大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加速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移动互联网、通讯技术在农村渗透率的提高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业产业的商业模式正逐步发生变化。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率先关注(移动)互联网,进行转型、升级,集聚、挖掘农业大数据,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移动)互联网成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性手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士栋
1.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绿色农业。对我国来说,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才是我们的现实选择。发展绿色高效循环农业离不开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生物技术应当做为首选技术,生物技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新型肥料的研制、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可降解的地膜开发,这些技术的开发、应用既可以提升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可以进行清洁生产,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淑英 赵敏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当前新形势下,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现实选择,是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虹 王丽玲 刘玉珍
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就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实现绿色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效化生产,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婷
我国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背景下,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应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辽宁振兴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相对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辽宁的现代农业仍然相对落后,农业发展的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新常态和新经济的背景下,辽宁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辽宁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祝坤艳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统计数据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搜集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数据和河南省与农业产业结构的数据,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最终详细说明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结果]20062013年,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年增长速率6.93%,在此影响下农民收入年增长率达19.98%;农作物总产量年增长率达26.69%;粮食作物和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军 冯紫琳 张龙耀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未来农业发展前景取决于资本投入水平,然而目前农业企业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融资难题。本文探讨了私募股权融资在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表明,近年来农业企业私募股权融资规模表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相比一些优势行业仍显不足;未来可以通过建立政府引导型的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及相应的引导机制,有效引导私募股权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解决农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融资约束,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普遍使用大量农业雇工。本文认为,现代农业产业的用工实践呈现出三个特征,即劳动力结构失调、土客结合式用工和有组织但不正规。在这样的结构特征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遭遇了劳动力数量不足和质量欠缺两个问题。综合农业雇主和农业雇工双重视角,本文发现,用工困境根源于在村农业劳动力所秉持的行动逻辑、劳动习惯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所需之间的不匹配,使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人力基础极为薄弱。因此,有必要深入思考并采取相应措施,为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构建稳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铜山
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创新发展的优势目标,是规模经济、经营成本、产业品牌、创新发展等"四维优势",但要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创新发展,还必须针对土地集中问题、科技创新和推广问题、区域协同问题、财政扶持问题、金融支持问题等现实障碍,全力推动土地流转,强化科技进步,促成联动协同,优化财政扶持,完善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普遍使用大量农业雇工。本文认为,现代农业产业的用工实践呈现出三个特征,即劳动力结构失调、土客结合式用工和有组织但不正规。在这样的结构特征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遭遇了劳动力数量不足和质量欠缺两个问题。综合农业雇主和农业雇工双重视角,本文发现,用工困境根源于在村农业劳动力所秉持的行动逻辑、劳动习惯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所需之间的不匹配,使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人力基础极为薄弱。因此,有必要深入思考并采取相应措施,为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构建稳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晓君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当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很难想象,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能够关起门来独善其身,农业的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晰。在国内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对外开放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可为农业的对外开放注入活力,并在农业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更多更高的比较利益。
关键词:
对外开放,农业现代化,市场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金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