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7)
2023(12170)
2022(10124)
2021(8995)
2020(7288)
2019(16490)
2018(15968)
2017(30245)
2016(15934)
2015(17700)
2014(17610)
2013(17352)
2012(16366)
2011(14933)
2010(15483)
2009(14878)
2008(14107)
2007(12821)
2006(11573)
2005(11107)
作者
(45282)
(37880)
(37496)
(35673)
(24086)
(18087)
(16960)
(14472)
(14433)
(13511)
(13071)
(12565)
(12237)
(12178)
(12018)
(11711)
(11137)
(11062)
(10943)
(10666)
(9693)
(9193)
(9059)
(8653)
(8620)
(8517)
(8433)
(8350)
(7642)
(7410)
学科
(71855)
经济(71751)
管理(49892)
(48705)
(39412)
企业(39412)
中国(28803)
(27838)
金融(27836)
(25939)
银行(25925)
(25198)
地方(22528)
(21497)
方法(21463)
(21129)
(19987)
业经(18545)
数学(18338)
数学方法(18210)
(13872)
农业(13793)
(13518)
贸易(13501)
(13193)
财务(13156)
财务管理(13129)
(13087)
企业财务(12593)
环境(11981)
机构
学院(228656)
大学(226435)
(103241)
经济(101105)
管理(83287)
研究(82062)
理学(69669)
中国(69415)
理学院(68903)
管理学(68023)
管理学院(67584)
(52639)
(47907)
科学(44672)
(40648)
财经(40000)
中心(38739)
(36571)
(36122)
研究所(35959)
(34545)
经济学(33488)
北京(30816)
经济学院(30148)
(29696)
(29592)
财经大学(29580)
(29355)
师范(29067)
业大(28296)
基金
项目(143447)
科学(114163)
研究(110288)
基金(103926)
(88663)
国家(87866)
科学基金(75983)
社会(72994)
社会科(69506)
社会科学(69496)
(56772)
基金项目(53913)
教育(49662)
(46544)
自然(44692)
编号(44441)
自然科(43650)
自然科学(43643)
自然科学基金(42870)
资助(41832)
成果(37119)
(36665)
(32746)
重点(32732)
(32117)
课题(31917)
国家社会(31049)
(30987)
发展(30348)
(29848)
期刊
(123160)
经济(123160)
研究(78121)
中国(54660)
(41292)
金融(41292)
(41175)
(34208)
管理(34131)
学报(30054)
科学(29069)
教育(26077)
大学(24223)
学学(22802)
农业(22171)
财经(20766)
业经(20416)
经济研究(20130)
技术(19287)
(17885)
问题(15953)
(13576)
国际(13112)
世界(11533)
理论(11208)
(10906)
商业(10730)
现代(10718)
技术经济(10672)
改革(10285)
共检索到377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朱越腾  芦哲  
本文研究中国对外开放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金融发展。文章分别使用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指标度量对外开放度,通过分省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2000~2009年期间对外开放是否影响中国的金融发展程度。为确保分析结果具有稳健性,文章引入规模、效率和竞争等细化指标度量我国金融发展的不同层面。实证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的提升并未对我国金融发展带来显著推动作用,反而呈现抑制效应。本文认为,我国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不相协调,金融结构与贸易结构不相匹配,从而造成对外开放反向抑制金融发展的结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贺斌  
区别于以往将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整体的情境框架,本文将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作为改革开放的二元变革过程,利用2001-2013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将地区的律师数量作为一种制度性要素供给用来测度地区的司法环境的指标,FDI溢出作为对外开放的效应测度,分析了以司法环境为调节效应的对外开放对对内改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外开放对改革过程的制度设计的偏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司法环境的改善能够促进这种抑制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近30年来,虽然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但从全球整体来看,投资者仍将大部分资金投在本国国内,以至出现资本流动中的“本国偏向”,这一现象也被称之为“全球化之谜”。这一现象的存在告诉我们,世界远没有进入经济一体化的阶段,疆界仍是国际资本流动中的最大障碍。本文从多侧面探讨了“全珠化之谜”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开放中的金融抑制这一概念。研究“全球化之谜”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天杨  涂正革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绿色信贷政策作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中规模最大且发展最成熟的组成部分,其激励约束机制能有效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利用2003—2012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以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绿色信贷政策对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绿色信贷政策对鼓励类企业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对限制淘汰类企业则存在抑制效应。第二,激励效应源于鼓励类企业实现的技术进步,抑制效应则由于限制淘汰类企业的技术退步。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既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鼓励类企业的激励效应,也有效缓解对限制淘汰类企业的抑制效应。第三,相对于外资企业和国有内资企业,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在非国有内资企业中显著存在。重视研发投入的非国有内资企业能通过绿色信贷政策有效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方  曹文婷  
由于国家(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利用1995—2013年中国—东盟10个样本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总体上有助于金融发展;金融开放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但对股票市场发展、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不确定;银行集中度的下降能促进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显著促进金融发展,而制度质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出现不确定性的原因不仅在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更在于其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之间的不协调(结构不匹配)。因此,中国—东盟各国应积极推动贸易开放,适度金融开放并逐渐消减利益集团的阻挠,提高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的协调性,并加强金融合作,以促进各国金融发展及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方  曹文婷  
由于国家(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利用1995—2013年中国—东盟10个样本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总体上有助于金融发展;金融开放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但对股票市场发展、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不确定;银行集中度的下降能促进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显著促进金融发展,而制度质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出现不确定性的原因不仅在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更在于其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之间的不协调(结构不匹配)。因此,中国—东盟各国应积极推动贸易开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骅  崔婧  
数字金融是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其快速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问题值得关注。运用熵值法构建金融压力指数测算金融风险,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作用,该影响具有结构和区域异质性;其机制检验表现为,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加快资本转移抑制区域金融风险,同时金融监管在该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在数字金融背景下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国璋  刘津汝  
利用我国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我国产权制度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及政府的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状态空间模型和VAR模型的结果表明政府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产权制度对TFP的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对外开放度对TFP增长的时滞期较长,而金融发展对TFP有不利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东阁   庞瑞芝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如何驱动企业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备受关注。本文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表现出抑制效应,但不同类型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银行关联起到促进作用,证券关联产生抑制作用,监管关联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关联、证券关联通过加剧管理层短视、企业金融化和增加资金寻租成本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银行关联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治理条件的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股权结构治理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宏观治理环境改善能缓解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但独立董事的作用不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无形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竞争性行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和国企中更大。本文既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同时对评估金融关联这一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更好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江春  许立成  
在主流的金融发展框架中,认为明晰的产权安排与良好的法律制度是金融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中国金融发展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金融发展之谜”的命题,并进行了解读,同时以此来分析中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咏梅  
试论实行对外开放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黄咏梅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包括商品进口和商品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技术引进和技术出口、智力引进和劳务输出、土地对外转让和承租国外土地等多项内容。我国对外开放18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海闻  
关于对外开放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发展经济学里有很多成熟的理论,包括资金、市场、技术、就业等方面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我主要想谈一下过去三十年对外开放对我们这样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开放给我们的发展带来的特殊挑战。我要特别强调中国的特殊情况,探讨发展经济学现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黄燕君  郑小胡  
分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经实证研究得出:由于银行存在巨额不良资产,产生了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扩大存贷利差、转嫁银行损失、冲击货币政策、影响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金融抑制效应;可以通过发放国企与非国企合作投资项目贷款的方式来降低银行不良资产增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雪  雷雨箫  董继华  
文章通过分析普惠金融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证实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抑制收入差距的扩大,且存在地理区域上的差异,抑制效应呈现东部弱、中部次之、西部强的趋势;并利用面板门限模型,进一步论证抑制效应会因政府对经济支持力度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设农村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环境,缓解农村居民信贷约束,提升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对缓解我国收入差距现状意义深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勋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依然是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挑战之一。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结构扭曲和经济失衡的结果。金融抑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抑制性的金融政策,扭曲了资金成本和资金分配,造成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经常账户顺差。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以及国内金融体系欠发达,拥有净储蓄的企业在国内直接投资或者金融投资机会较少。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得适宜的技术或者廉价的生产要素以促进国内生产,提高国内生产效率和整体投资回报率。特别的,在金融抑制政策中,对金融市场的限制、信贷约束以及利率管制是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