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3)
2023(12889)
2022(11207)
2021(10415)
2020(8774)
2019(20021)
2018(19905)
2017(37855)
2016(20532)
2015(22749)
2014(22416)
2013(22261)
2012(20117)
2011(18131)
2010(17584)
2009(15955)
2008(15503)
2007(13119)
2006(11192)
2005(9345)
作者
(61092)
(50913)
(50491)
(47749)
(32176)
(24541)
(22606)
(20139)
(19295)
(17751)
(17213)
(17046)
(15945)
(15846)
(15632)
(15568)
(15445)
(15180)
(14524)
(14322)
(12903)
(12201)
(12067)
(11459)
(11412)
(11192)
(11145)
(11070)
(10208)
(10183)
学科
(80282)
经济(80196)
管理(57790)
(55472)
(45527)
企业(45527)
方法(39787)
数学(34967)
数学方法(34643)
(21012)
中国(19771)
(19527)
(18167)
业经(17563)
(16198)
贸易(16193)
(15734)
地方(15698)
农业(14354)
技术(13427)
环境(13153)
(12851)
(12536)
理论(12511)
财务(12478)
财务管理(12463)
(12317)
企业财务(11818)
(11579)
银行(11516)
机构
大学(292456)
学院(289381)
管理(117386)
(114062)
经济(111765)
理学(103768)
理学院(102635)
管理学(100831)
管理学院(100342)
研究(96289)
中国(68168)
科学(63186)
(60913)
(53351)
业大(49581)
(48593)
(48386)
研究所(45092)
中心(43037)
农业(42532)
财经(40729)
(39224)
北京(37688)
(37300)
(36619)
师范(36141)
(34971)
经济学(34186)
(32017)
经济学院(31260)
基金
项目(212770)
科学(166227)
基金(155399)
研究(148820)
(138218)
国家(137106)
科学基金(116971)
社会(94010)
社会科(89212)
社会科学(89188)
基金项目(83958)
(82940)
自然(78928)
自然科(77114)
自然科学(77092)
自然科学基金(75707)
(70475)
教育(67439)
资助(63106)
编号(59099)
重点(47510)
(46160)
成果(45672)
(44772)
(44705)
创新(41684)
科研(41402)
计划(40454)
课题(39925)
教育部(39118)
期刊
(113550)
经济(113550)
研究(79217)
学报(54034)
中国(47120)
(47082)
科学(46641)
大学(39544)
管理(39499)
学学(37702)
(34184)
农业(32771)
教育(27291)
技术(22191)
(21078)
金融(21078)
业经(19458)
经济研究(19141)
财经(18806)
(16565)
(15964)
科技(15949)
问题(15358)
业大(14766)
图书(14450)
(14388)
理论(13948)
技术经济(13413)
商业(13259)
实践(12927)
共检索到394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书嵘  刘义圣  
对外开放被认为是影响利率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外开放对利率效应影响的理论分析,证明了对外开放与利率效应之间存在一种递减关系,即对外开放度越大,利率效应越小:利率的产出效应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而不断减弱,利率的价格效应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而不断放大。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不管是通过财政政策渠道,还是通过货币政策渠道,利率下降在短期内具有明显的产出效应,总产出会增加,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但在长期内,利率效应将趋于中性状态,利率的产出效应只是暂时性增加了总产出和就业,利率效应最终会释放到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放大效应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冠男  吴非  曹铭  
开放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特征,对外开放能够对微观经济主体产生显著影响。借助爬虫技术归集2007—2018年上市企业年报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刻画了微观主体数字化转型指标,探索对外开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对外开放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从影响机制看,对外开放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潜能,这些都有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  梁炳礼  龙雨  
文章基于2006-2016年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从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两方面构建地区对外开放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进行测度,并把测量结果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运用空间滞后面板、空间杜宾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衡量对外开放对31个省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由东到西逐渐扩大的趋势,且相邻省区的溢出效应明显;对外开放可以明显缩小本省区和相邻省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政府财政支出和交通基础设施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和城市人力资本水平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尚不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红  李纯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外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达国家通过废弃物贸易或直接将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而且,我国在对外开放初期买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给我国环境保护增加了压力。本文认为环境成本外部化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尽量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以及环境规制,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以降低环境成本外部化的程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湘玫  
加入WTO以来,伴随国内会计服务贸易的开放,以″四大″为代表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在中国会计市场的扩张步伐,在许多方面几乎垄断了我国海外上市企业及关键行业的大部分审计业务,因此掌握我国许多重大的经济信息。中国会计服务业还有很多方面处于幼稚期,单靠市场竞争的机制,很难胜出,这种状况下国家应对民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扶持。本文在分析国际会计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乃至经济安全的影响之后,提出合理运用WTO的相关规则,从完善相关法律、行业监管模式、从业人员素质等各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方  曹文婷  
由于国家(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利用1995—2013年中国—东盟10个样本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总体上有助于金融发展;金融开放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但对股票市场发展、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不确定;银行集中度的下降能促进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显著促进金融发展,而制度质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出现不确定性的原因不仅在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更在于其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之间的不协调(结构不匹配)。因此,中国—东盟各国应积极推动贸易开放,适度金融开放并逐渐消减利益集团的阻挠,提高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的协调性,并加强金融合作,以促进各国金融发展及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方  曹文婷  
由于国家(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利用1995—2013年中国—东盟10个样本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总体上有助于金融发展;金融开放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但对股票市场发展、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不确定;银行集中度的下降能促进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显著促进金融发展,而制度质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出现不确定性的原因不仅在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更在于其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之间的不协调(结构不匹配)。因此,中国—东盟各国应积极推动贸易开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朱越腾  芦哲  
本文研究中国对外开放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金融发展。文章分别使用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指标度量对外开放度,通过分省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2000~2009年期间对外开放是否影响中国的金融发展程度。为确保分析结果具有稳健性,文章引入规模、效率和竞争等细化指标度量我国金融发展的不同层面。实证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的提升并未对我国金融发展带来显著推动作用,反而呈现抑制效应。本文认为,我国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不相协调,金融结构与贸易结构不相匹配,从而造成对外开放反向抑制金融发展的结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樊长科  杨镇标  林国彬  
对外经济的发展,对东部乃至全国工业来说是个巨大机遇,同时也为工业就业的形势变化带来了不确定因素。本文从工业的贸易、投资和生产等三个角度提出工业开放对其就业影响的理论机制,实证分析2000年至2014年东部工业对外开放对其就业总量的影响,重点比较东部各地区工业对外开放就业影响效应的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东部工业整体的对外开放与其就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关系。贸易和生产开放水平的提高都有利于东部工业整体就业总量的扩大,而投资开放对工业就业总量具有轻度的挤出效应。(2)工业开放对其就业总量影响在东部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咏梅  
试论实行对外开放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黄咏梅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包括商品进口和商品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技术引进和技术出口、智力引进和劳务输出、土地对外转让和承租国外土地等多项内容。我国对外开放18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樊长科  杨镇标  林国彬  
对外经济的发展,对东部乃至全国工业来说是个巨大机遇,同时也为工业就业的形势变化带来了不确定因素。本文从工业的贸易、投资和生产等三个角度提出工业开放对其就业影响的理论机制,实证分析2000年至2014年东部工业对外开放对其就业总量的影响,重点比较东部各地区工业对外开放就业影响效应的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东部工业整体的对外开放与其就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关系。贸易和生产开放水平的提高都有利于东部工业整体就业总量的扩大,而投资开放对工业就业总量具有轻度的挤出效应。(2)工业开放对其就业总量影响在东部各地区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本研究可以为各地政府制定产业与就业政策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孟春  李泓欣  孙乃岩  
一、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走过了一条通过试点逐渐扩大对外开放度和开放区域的循序渐进之路。目前我国的保险开放区域已从上海、广州扩大到深圳、重庆、大连、天津等地。中国保险市场上的外资保险公司共有20余家。此外,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的代表处也有200多个,其中100多家提出申请等候进入中国市场。在华设立的外资和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的数量已超过中资保险公司。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金智娟  安礼伟  赵曙东  
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障碍,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总体基尼系数的解构研究,分析了对外开放对再配置效应、功能性分配效应和要素基尼系数的影响,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宝华  覃成林  
对外开放与河南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关性。由于河南的对外开放度还不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河南经济发展还不具备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河南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在18个地(市)分布格局都是集中于局部地区,集中程度先增大后减小。这种格局对各地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