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6)
- 2023(16797)
- 2022(13555)
- 2021(12297)
- 2020(10185)
- 2019(23063)
- 2018(23139)
- 2017(44266)
- 2016(23990)
- 2015(26776)
- 2014(26641)
- 2013(26280)
- 2012(23623)
- 2011(20948)
- 2010(20633)
- 2009(19229)
- 2008(19145)
- 2007(16870)
- 2006(14848)
- 2005(13359)
- 学科
- 济(105425)
- 经济(105305)
- 业(93866)
- 企(85081)
- 企业(85081)
- 管理(82871)
- 方法(45221)
- 数学(35648)
- 业经(35574)
- 数学方法(35324)
- 农(31247)
- 财(30852)
- 中国(27091)
- 务(22803)
- 财务(22735)
- 财务管理(22714)
- 农业(22382)
- 企业财务(21531)
- 技术(20397)
- 地方(19562)
- 制(19002)
- 理论(18909)
- 和(18559)
- 学(17593)
- 贸(17513)
- 贸易(17505)
- 划(17303)
- 易(16991)
- 策(16555)
- 环境(15163)
- 机构
- 学院(344218)
- 大学(341300)
- 管理(142473)
- 济(141429)
- 经济(138652)
- 理学(123003)
- 理学院(121790)
- 管理学(120030)
- 管理学院(119408)
- 研究(109266)
- 中国(83166)
- 京(72279)
- 科学(66201)
- 财(64609)
- 农(54259)
- 所(53445)
- 财经(52104)
- 江(50580)
- 业大(49760)
- 中心(48971)
- 研究所(48517)
- 经(47441)
- 北京(45079)
- 范(42719)
- 农业(42423)
- 师范(42366)
- 经济学(42296)
- 州(40838)
- 院(40076)
- 商学(38655)
- 基金
- 项目(233472)
- 科学(185522)
- 研究(174000)
- 基金(170578)
- 家(146956)
- 国家(145647)
- 科学基金(127500)
- 社会(111321)
- 社会科(105602)
- 社会科学(105576)
- 省(91429)
- 基金项目(90655)
- 自然(81498)
- 自然科(79654)
- 自然科学(79639)
- 自然科学基金(78252)
- 教育(78217)
- 划(75306)
- 编号(71381)
- 资助(68509)
- 成果(56582)
- 重点(51402)
- 部(50914)
- 创(50770)
- 发(50104)
- 课题(47750)
- 创新(46706)
- 国家社会(46144)
- 业(44678)
- 项目编号(44553)
- 期刊
- 济(157098)
- 经济(157098)
- 研究(100557)
- 中国(61543)
- 管理(56234)
- 财(51430)
- 农(50520)
- 学报(49675)
- 科学(47394)
- 大学(38320)
- 学学(36037)
- 农业(35378)
- 教育(35273)
- 技术(31257)
- 融(28941)
- 金融(28941)
- 业经(28061)
- 财经(25557)
- 经济研究(24757)
- 经(21931)
- 问题(20755)
- 业(20510)
- 技术经济(18774)
- 图书(18033)
- 现代(17325)
- 商业(16416)
- 科技(16328)
- 理论(16217)
- 财会(15217)
- 贸(15091)
共检索到501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冠男 吴非 曹铭
开放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特征,对外开放能够对微观经济主体产生显著影响。借助爬虫技术归集2007—2018年上市企业年报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刻画了微观主体数字化转型指标,探索对外开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对外开放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从影响机制看,对外开放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潜能,这些都有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的提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易露霞 吴非 徐斯旸
微观主体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缩影。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大数据文本识别手段来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并研究其对主业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主业业绩水平;特别地,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企业中有着更好的业绩驱动表现。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从内部治理、信息优化、财务稳健、创新潜能四个维度驱动主业业绩显著提升。从外部影响因素看,在企业面临较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数字化转型反而有着更强的业绩驱动力。本文为理解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转型变革行为的绩效提供经验证据支持,为解读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渠道和外部条件提供相关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书嵘 刘义圣
对外开放被认为是影响利率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外开放对利率效应影响的理论分析,证明了对外开放与利率效应之间存在一种递减关系,即对外开放度越大,利率效应越小:利率的产出效应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而不断减弱,利率的价格效应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而不断放大。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不管是通过财政政策渠道,还是通过货币政策渠道,利率下降在短期内具有明显的产出效应,总产出会增加,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但在长期内,利率效应将趋于中性状态,利率的产出效应只是暂时性增加了总产出和就业,利率效应最终会释放到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放大效应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庞磊 张庆龙
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企业需要加快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运行机制。文章构建了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数据驱动分析框架,明确企业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需要发挥新型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能力,并关注数据要素所带来的数据安全治理风险。基于该框架,目前大部分企业仍存在跨部门的业财数据孤岛、数据技术应用缺乏整体部署、传统财务人员面临转型困境、敏感信息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等问题。对此,应该建立跨部门业财数据共享机制、全方位开展数据技术升级、提升数字化人机协同能力、构建健全的数据安全体系,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下数据驱动作用,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新质生产力 财务数字化转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珂 方帅 高雯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TOE理论视角,构建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及其转型升级机理。研究认为,数字技术、企业组织和转型环境在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分别发挥提供赋能基础、强化竞争优势和保障转型过程的作用。但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数字技术赋能程度低、组织协同机制不完善、转型环境保障效力不足等困境。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推动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建筑企业 TOE理论 机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伟杰 庞钰标
基于我国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利用Python爬虫技术测度企业数字化水平,实证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因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的创新“投入—产出”绩效与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扩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对于高成长性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数字金融发展较好以及人才供给较丰富的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创造效应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人员聘用结构的优化。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积极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需要完善就业政策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普惠效应;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辅导的支持力度,引导劳动力更好地融入数字经济以实现高质量就业;提高数字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创造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裴璇 刘宇 王稳华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管理层的背景特征和社会资源等是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助于企业加快自身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化水平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而且能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扎实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就企业而言,应抢抓数字化转型新机遇,培育数字化转型新文化,强化企业内部数字化转型共识,利用战略布局优化和能力提升来推动数字化转型。就政府而言,应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构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机制,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化人才队伍,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简冠群 汪晓宝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数字化转型承担着数字化技术创新升级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文章以格力电器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为例,分析数字化转型推动价值创造的机理关系及价值创造效果。研究发现:格力电器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再创造中主要依赖于内外部价值链重塑、自主研发驱动技术创新、搭建数字平台推动商业模式转型。通过实施以上三种路径,格力电器提升了组织绩效、有效地进行成本管控,提升了研发创新水平,扩大了市场影响力,以上的三个层面共同实现了企业价值创造。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创造的机理模型,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价值再创造、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价值创造 价值链 商业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玎 吕碧君 胡凯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改善研发信息披露质量、减少研发操纵行为,是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的重要问题。以2012~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研发操纵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研发操纵行为。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是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从而对研发操纵行为发挥治理效应。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研发操纵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操纵动机更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研发操纵向下调整风险的企业和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通过抑制研发操纵提升创新产出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研发操纵 技术创新 内部控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秦芳
在数字经济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第二,融资约束效应、人力资本结构效应及内部控制效应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渠道;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存在行业、所有制、科技属性方面的异质性,且对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及高科技企业产生明显偏好;第四,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效应,实现了员工福利与企业发展的互利共赢。研究结论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提供关于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证据,为新时期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基于文本分析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政府环境关注度和组织冗余资源强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得益于降低绿色代理成本和提升绿色投资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纯 但红光
本文以流通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在验证其存在性的基础上,就其异质性特征以及外部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研究发现: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即同群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焦点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提升。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在管理层治理能力偏弱和市场地位相对较低的企业中体现得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和网络媒体关注度提升会强化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
关键词:
流通企业 数字化转型 同群效应 异质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稳华 陆岷峰 朱震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下驱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但囿于自身内部资源和转型能力不足,企业数字化转型容易陷入转型难的困境,基于合作关系的战略联盟能否助力企业突破这一困境,值得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基于战略联盟视角,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如何利用战略联盟来驱动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企业参与战略联盟能够显著驱动数字化转型,并且高级人力资本结构会强化这一驱动效果。作用路径检验发现,战略联盟有助于企业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增强数字化投资和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进而驱动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检验发现,股权联盟合作模式、联盟合作对象为企业和政府部门、联盟合作内容涵盖数字技术,均有利于增强战略联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与其他企业相比,战略联盟更有助于推动高科技企业和地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最后,战略联盟通过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不仅丰富战略联盟和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也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江华 顾柠 张可欣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企业创新绩效和成长性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外商投资对企业的成长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双刃剑”影响,即外商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企业创新,而过度依赖外商投资会削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阻碍其高质量发展。企业的知识获取模式显著影响上述关系。一方面,内部研发有助于增强外商投资对企业成长的积极影响,且改善外商投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技术引进对外商投资与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起积极作用,但增强了外商投资对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艳平 郭欣然 黄友星
本文基于2004—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度数据,考察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债券市场对外开放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企业治理和缓解信息不对称三条渠道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对非国有企业、规模以下企业、高行业竞争度企业和高资本密集度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低行业竞争度企业和低资本密集度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