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0)
2023(10621)
2022(8791)
2021(8066)
2020(6466)
2019(14648)
2018(14505)
2017(26549)
2016(13783)
2015(15740)
2014(15614)
2013(15751)
2012(15392)
2011(14525)
2010(14577)
2009(13606)
2008(13324)
2007(11721)
2006(10986)
2005(10435)
作者
(41479)
(34691)
(34544)
(33023)
(22484)
(16529)
(15615)
(13500)
(13385)
(12234)
(12229)
(11420)
(11370)
(11294)
(10987)
(10698)
(10418)
(10031)
(9875)
(9494)
(9009)
(8475)
(8339)
(8029)
(7896)
(7835)
(7509)
(7423)
(7056)
(6865)
学科
(88177)
经济(88104)
管理(35056)
(32213)
中国(27043)
方法(26009)
地方(24696)
数学(23061)
数学方法(22977)
(22896)
企业(22896)
(19169)
业经(16933)
(16292)
贸易(16278)
(15762)
地方经济(15709)
(14140)
(13653)
金融(13653)
(13341)
农业(13211)
(13164)
银行(13154)
(13076)
(12984)
环境(12484)
(12180)
关系(10031)
(9982)
机构
大学(213850)
学院(212187)
(108897)
经济(107156)
研究(87272)
管理(75086)
中国(68164)
理学(62855)
理学院(62012)
管理学(61301)
管理学院(60882)
科学(47617)
(47168)
(45944)
(44363)
研究所(39818)
中心(37100)
经济学(36101)
财经(35879)
(32733)
经济学院(32225)
(32068)
北京(31512)
(31501)
(30919)
(29240)
师范(29007)
科学院(27048)
财经大学(26440)
业大(25425)
基金
项目(130921)
科学(104565)
研究(98937)
基金(96895)
(84044)
国家(83370)
科学基金(70515)
社会(67748)
社会科(64441)
社会科学(64431)
基金项目(49557)
(47876)
教育(43703)
(40834)
自然(40715)
资助(39862)
自然科(39763)
自然科学(39753)
自然科学基金(39092)
编号(37444)
(35388)
成果(31407)
(30485)
重点(30100)
国家社会(29887)
发展(29772)
(29307)
中国(28204)
课题(27528)
(26928)
期刊
(132866)
经济(132866)
研究(76441)
中国(49335)
(32173)
管理(31460)
(31235)
科学(29420)
学报(28605)
(25331)
金融(25331)
经济研究(23372)
大学(22585)
教育(22169)
农业(21763)
学学(21098)
财经(19403)
业经(19066)
技术(18387)
问题(17455)
(17067)
(16632)
国际(15960)
世界(15561)
技术经济(12589)
(12069)
经济问题(10837)
统计(10275)
商业(10087)
经济管理(10079)
共检索到353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海闻  
关于对外开放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发展经济学里有很多成熟的理论,包括资金、市场、技术、就业等方面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我主要想谈一下过去三十年对外开放对我们这样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开放给我们的发展带来的特殊挑战。我要特别强调中国的特殊情况,探讨发展经济学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泓  
10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长期奉行"一边倒"的对外开放战略,并和苏联、中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了比较密切的经济关系。中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都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进行的,并由此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雪平  傅允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东萍  
一、国家干预和贸易保护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盛行,但从长期看,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还将占据主导地位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要的冲击,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经济衰退,总体来看全面的经济复苏尚待时日。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冲击。金融危机既表明美国等国家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哲青  
抓住国际机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紧迫任务。中国经济在世纪之交面临着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亚洲经济强劲复苏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同时 ,潜在的政治压力和现实挑战有增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风险 ;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央正确的方针政策 ,把握机遇 ,正视挑战 ,趋利避害 ,乘势而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张占斌  
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和判断,着眼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和质量效益提高,从新挑战与新机遇、新特征与新趋势、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等视角,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所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经济全方位优化升级、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全面深化改革等。提出,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常态、消费扩大与升级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常态、区域协调与陆海统筹新常态、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常态、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新常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Bert Hofman  
我想更多地介绍一下中国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2005年我给大家分析过一些类似的挑战,但还有很多问题都没有解答,一年之后许多解决方案已经变得更加新奇了。首先我想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和这个论坛主题直接相关的内容,关于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和世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晓亮  
当前国内外关于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并不一致。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及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对长期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但对短期经济波动则没有显著影响;尽管在初期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但是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外贸易;总的来看,对外开放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利用对外开放来维持其经济增长是必要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笋雨  
直到现在 ,理论模型还无法把对外开放与更快的均衡增长联系起来 ,而且 ,实证文献有严重的数据方面的问题。因此 ,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但是 ,最近的内生增长理论已经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指出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对中国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以 1 0 0 0×外国直接投资 /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的对外开放的扩大挤出中国企业投资 ,但对 2年后中国经济增长 (实际GDP的增长 )起积极作用。由此 ,可以认为外国直接投资比中国企业投资更有效率。而且对外开放度指数和GDP指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 ,以 1 0 0 0× (出口 +进口 ) ...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田华  
1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与主要特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大体上始于清朝后期的洋务运动(十九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当时,清政府的洋务派在东南地区集中建造了一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由此在东南沿海以及长江沿岸少数城市开始形成中国的近代工业中心。其后,随着西方列强加紧在中国的扩张,外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并主要集中在运输便利、农业发达、经济上比较富庶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天津、青岛、辽宁中南部,使得中国工业的发展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分布上都显示出明显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特征。直至1949年,中国地区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庄贵阳  
由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强  
文章利用2005-2017年的省级数据,对我国全面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从全国总体样本上来看我国全面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的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是在改善全国层面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方面作用不明显;从地区分样本来看,东部地区或者发达地区全面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但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明显,而在中西部或者欠发达地区全面对外开放对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加明显,但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