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2)
2023(6701)
2022(5561)
2021(5602)
2020(4691)
2019(11397)
2018(11361)
2017(21347)
2016(11144)
2015(12992)
2014(12733)
2013(12440)
2012(11312)
2011(10442)
2010(10384)
2009(9660)
2008(9448)
2007(7816)
2006(6792)
2005(6192)
作者
(29912)
(25009)
(24905)
(23875)
(15991)
(11802)
(11231)
(9763)
(9536)
(8651)
(8626)
(8426)
(8104)
(7882)
(7787)
(7743)
(7505)
(7192)
(7162)
(6803)
(6237)
(6042)
(5961)
(5665)
(5643)
(5575)
(5426)
(5178)
(4952)
(4892)
学科
(53741)
经济(53697)
管理(28246)
方法(28012)
(26561)
数学(26271)
数学方法(25784)
(21058)
企业(21058)
中国(16265)
(13053)
贸易(13043)
(12861)
(11585)
(9793)
业经(8865)
(8453)
(7833)
银行(7832)
(7751)
金融(7750)
(7622)
(7611)
农业(7285)
关系(7165)
理论(7046)
环境(6876)
(6804)
地方(6670)
技术(6506)
机构
大学(161199)
学院(158027)
(77206)
经济(76141)
管理(61864)
研究(57001)
理学(53826)
理学院(53289)
管理学(52273)
管理学院(51992)
中国(45453)
(34427)
(31893)
科学(30955)
(27568)
财经(26166)
经济学(25693)
研究所(25217)
中心(24948)
(24284)
经济学院(23185)
北京(22588)
(20514)
(20482)
(20083)
财经大学(19896)
业大(19476)
(19434)
师范(19290)
科学院(16925)
基金
项目(106592)
科学(85748)
基金(81309)
研究(78491)
(70967)
国家(70530)
科学基金(60876)
社会(52671)
社会科(50281)
社会科学(50271)
基金项目(41137)
自然(38036)
自然科(37282)
自然科学(37274)
(37081)
教育(36798)
自然科学基金(36654)
资助(35512)
(32698)
编号(29877)
(25761)
成果(24382)
重点(24211)
国家社会(23610)
中国(23241)
教育部(22737)
(22681)
(22173)
人文(21096)
大学(21045)
期刊
(76597)
经济(76597)
研究(49261)
中国(30535)
管理(23729)
(22817)
科学(21382)
学报(20612)
(18391)
大学(16881)
教育(16570)
学学(15737)
技术(14745)
经济研究(14695)
(14458)
金融(14458)
财经(13458)
农业(13278)
(11852)
(11728)
国际(11169)
世界(10917)
统计(10414)
问题(10267)
业经(9937)
(9014)
(8680)
技术经济(8588)
决策(8159)
图书(6343)
共检索到233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杨丹辉  
回顾40年来的开放历程,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符合历史前进的基本逻辑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表明,渐进式的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经验,这种开放模式有效降低了开放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充分释放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制度红利,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注入了持久的动力和活力,带动了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全面提升。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和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开放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迈向大国复兴的必由之路。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特别是中美之间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应积极探索开放新模式,将开放的推进重点由政策提供转为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外开放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经验,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对外开放通过出口、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国内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进一步转换对外开放模式,促进国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桑百川  王伟  
对外开放40年来,中国根据自身经济社会条件,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地理空间和产业领域,形成全方位开放基本格局;不断扩大进出口规模,成长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大胆吸收台港澳投资和外商投资,承接全球产业转移,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大国;适时推动对外投资,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全球配置资源,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力量;广泛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紧密经贸合作关系,签署自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隋广军  肖鹞飞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功证明,改革与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变革和前进的两大巨轮。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泓  
中国的开放,早期主要是对于发达国家的开放;中国的改革也是放弃原来的计划经济,而向市场经济转型;因此,整个改革开放是一个适应、融入现有国际体系的过程。过去四十年中,我们首先是放弃了原来的和发达国家对立、理想化的道路;其次是奋勇探索出一条和过去不同,但没有放弃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同时又和现有的国际规则和秩序相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龚刚  马丽  
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过去的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基于当时的比较优势,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是面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并以出口导向、吸引直接投资和弱势货币为主要特征的开放模式。然而,经过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新常态。作为一个中等收入的人口大国,中国的GDP水平已位居世界第二。对此,美国产生了严重焦虑和高度警惕,并将中国过去的合作伙伴关系定义为战略竞争的"对手"。贸易战是美国将中国视为对手以来对中国在经济领域开展的一场阻截战。贸易战并非为贸易,而是以贸易为大棒,恐吓中国放弃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技术追赶模式。贸易战的结果不排除未来美国联合日欧等形成新的联盟,共同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果真如此,他们就失去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基础,使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不得不转向发展中国家。由此,作为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模式应转向主动扩大进口、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然而,中国对外开放模式能否成功转型取决于中国自主研发型的技术进步能否快速实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丁志杰  
国际账户分析表明,中国对外开放存在较为严重的效益低下问题,直接原因是对外资产负债结构扭曲,深层次原因在于对外开放方式和路径选择,在新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下传统对外开放模式亟须转变,以完成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由储蓄者和存款者向投资者和银行家的角色转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林汉川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创办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技区)、保税区等四种对外开放模式。弄清和把握这四种对外开放模式的异同及其运用十分重要。本文对这四种对外开放模式的创办目的、管理体制、经济结构、适应范围与管理政策等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地比较,以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长湧  
4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功,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转型的效应十分明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这个成就十分不易。过去50年,在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只有日本、亚洲"四小龙"等13个经济体对外开放取得成功,通过开放发展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些经济体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多数经济基础本来就不错,发展过程中又得到西方的支持和援助。而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隆国强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让我们更加坚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在梳理总结40年经验基础上,我们从历史中吸收智慧,并以此指导实践,谋划未来。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有很多
关键词: 新兴大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宏淼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形成了国家干预下一套比较系统的,以资本控制、出口导向、税收及准财政激励、固定汇率及强制结售汇制为四大支柱的"新重商主义"开放模式或战略。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是对迄今为止的中国开放模式或战略作重新审视,分析作为这一模式的中国新重商主义的结构特征、绩效机制、政策困境和改进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既有干预,更重市场"、"既要重工,也要重融"、"既要重商,更重富民"为准则改进中国新重商主义战略的具体时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季崇威  方生  桑百川  
对外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改革相结合,打破了长期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主流,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2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成就卓著。对外贸易飞速发展,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3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攀升到1997...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洪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始终在努力探索形成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交往中加速推进。实践证明,对外开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对外开放的中国经验。主要包括:中国始终坚持在平等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经贸关系;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国内经济政策,如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始终注意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统筹开放与安全。中国的对外开放始终服务于国内经济增长和人民需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开放推动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启示、新思路和新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凌威  卢进勇  郭思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通过回顾和总结这四十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系的演变过程,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我国应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发展、扩大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加快推进中国技术、标准、服务和品牌走出去,履行大国责任,并积极应对数字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