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49)
2023(20963)
2022(18081)
2021(16636)
2020(14254)
2019(32721)
2018(32457)
2017(61224)
2016(33805)
2015(37991)
2014(38027)
2013(37489)
2012(34921)
2011(31740)
2010(31736)
2009(29156)
2008(28967)
2007(25844)
2006(22490)
2005(19921)
作者
(102304)
(85499)
(84860)
(80735)
(54158)
(41236)
(38752)
(33658)
(32427)
(30443)
(29000)
(28850)
(27312)
(27137)
(26500)
(26440)
(26123)
(25490)
(24534)
(24490)
(21603)
(21125)
(20897)
(19406)
(19300)
(19098)
(19066)
(18952)
(17444)
(17144)
学科
(137906)
经济(137757)
管理(93599)
(90911)
(73316)
企业(73316)
方法(61680)
数学(53646)
数学方法(52934)
(38132)
中国(37808)
(34050)
(31755)
地方(31269)
业经(30717)
(26332)
贸易(26318)
农业(25839)
(25512)
(24179)
理论(21851)
技术(21555)
(21433)
银行(21335)
(21307)
环境(21221)
财务(21218)
财务管理(21167)
(21042)
(20691)
机构
大学(486242)
学院(484352)
(190652)
经济(186509)
管理(184437)
研究(169081)
理学(159374)
理学院(157469)
管理学(154320)
管理学院(153460)
中国(124791)
科学(109817)
(104767)
(92390)
(88102)
(85831)
研究所(80744)
业大(79857)
中心(76660)
农业(73050)
(72392)
财经(68547)
北京(66151)
(64401)
师范(63583)
(62276)
(61069)
(58443)
经济学(56912)
技术(53770)
基金
项目(331519)
科学(257201)
基金(237573)
研究(233385)
(211343)
国家(209598)
科学基金(177022)
社会(144254)
社会科(136628)
社会科学(136589)
(131210)
基金项目(125606)
自然(118517)
自然科(115774)
自然科学(115737)
自然科学基金(113627)
(111306)
教育(107828)
资助(99060)
编号(94569)
成果(76447)
重点(75251)
(72921)
(71533)
(68254)
课题(66096)
科研(64490)
创新(63813)
计划(63320)
大学(60574)
期刊
(207084)
经济(207084)
研究(137248)
中国(94441)
学报(88037)
(83456)
科学(76496)
管理(66448)
(65339)
大学(64823)
学学(61122)
农业(57220)
教育(53841)
技术(42233)
(41253)
金融(41253)
业经(34987)
经济研究(33144)
财经(32626)
(30282)
(27959)
问题(27390)
图书(25825)
(24709)
科技(24252)
技术经济(23565)
业大(23033)
统计(22701)
理论(21902)
商业(21733)
共检索到712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婷  王立凯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参数回归方法测度了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特点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构建了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影响因素包括对外开放、自主研发、人力资本、创新、收入分配激励、资源配置等。运用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显示,我国自主研发促进TFP增长的局面尚未形成,对外开放的技术溢出效应也只有在东部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杰  
基于中国25个省份的数据,应用面板数据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省际差异。研究还发现,对外开放度可以部分地解释这种省际差异,而人力资本和金融市场发展与省际差异不显著相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芳  
文章在建立联系供给端两大要素(研发活动和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杜宾模型基础上,基于2002-2013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实证检验研发溢出和人力资本对TFP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空间权重矩阵下,以R&D间接效应衡量的研发溢出和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均对TFP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人力资本对TFP增长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为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应积极构建区域创新合作体系,并努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增强技术转化吸收能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春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中国29个省份2000~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全面测算,得出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的增长有所下降,技术效率得到了改善。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出结论是中国仍未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摆脱依赖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应继续增加科研力量投入,推进技术进步对其发挥显著作用。最后,从收敛性看,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其中,收敛速度以西部最快,中部最慢,说明中国各个地区都存在各自的稳态水平,并且都收敛于各自的稳定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守卫  
基于2005—2016年29个省(区、市)际的面板数据,对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影响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样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垄断程度较强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值,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从农业粮食生产功能区层面,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因而,推进与农村、农业经济结构相匹配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改革,进而调整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要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溦  
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有很多前提假设,当这些假设被打破时,传统方法将出现很多问题。文章将基于1992-2008年我国28个省的面板数据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对FDI和研发资本存量对其影响进行计量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利用1980~2004年各省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分析了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全样本数据还是沿海或内陆地区样本数据,都证实了我国出口对TFP增长存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但就整体效果而言,出口对我国TFP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产生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因可能和中国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格局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出口对TFP的影响在沿海和内地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沿海地区模型中,无论是技术溢出长短期效应还是整体效应都十分显著,且整体效应为正,即出口促进了TFP的增长;而内陆地区只有短期效应显著,且整体效应为负,即出口制约了TFP的增...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和连  亓朋  祝树金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通过一个用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及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它主要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作用于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晗  何枭吟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及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测算出2007—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有利于提高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经济规模、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和环境规制四个因素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对于经济规模、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门槛而言,服务业开放的正向作用始终存在,且跨过门槛值之后不断扩大,而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则跨过第一个门槛值后由负转正并逐渐增强;跨越经济规模门槛和环境规制门槛的省份较多,跨越人力资本门槛的省份次之,而跨越金融发展门槛的省份仍然较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先普  李加主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测算方法和双向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所得税减免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发现:所得税减免能够显著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且相对于个人所得税减免而言,企业所得税减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更大,从而证实了"所得税减免→人力资本积累或企业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路径;分区域来看,中部地区所得税减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在东西部地区其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当前政府进行结构性减税降费以刺激经济活力的政策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健  卫平  
本文以2000—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从金融规模发展和金融效率发展两个维度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以及中间渠道。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2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正增长且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无论是从金融规模发展角度还是从金融效率发展角度去分析,都证实了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金融效率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显著地高于金融发展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且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通过引入衡量金融发展缺陷程度指标(民间金融发展规模),证实了中国金融发展体系效率低下。民间金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晔婷  朱锐  
本文利用2007—2014年中国省际数据,结合广义最小二乘法,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研究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目前中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整体上不显著,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受到金融结构的影响,即金融结构能够显著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2)中国金融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分地区来看,中国中部、西部的金融结构对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显著,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该效应却不显著。金融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3)中国采取对外直接投资这种国际化路径有效推动了国内的金融结构发展,催化了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化的进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晶  陈启斐  
利用122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技术溢出两个维度分析金融部门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显著促进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其提高,两者的净效应为正。在分组别研究中,高收入国家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促进技术进步,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技术进步;低收入国家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溢出效应都可以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晶  陈启斐  
利用122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技术溢出两个维度分析金融部门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显著促进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其提高,两者的净效应为正。在分组别研究中,高收入国家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促进技术进步,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技术进步;低收入国家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溢出效应都可以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爽  李春艳  
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而技术效率低下却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阻力。我国服务业没有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使用效率,导致技术效率的退化。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来提高现有技术的使用效率。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水平也较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引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创新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这将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服务业企业集聚的形成,以提升城市化对服务业规模效率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