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4)
2023(14381)
2022(12644)
2021(11675)
2020(9897)
2019(23190)
2018(22931)
2017(44459)
2016(23661)
2015(26550)
2014(26251)
2013(25850)
2012(23720)
2011(21055)
2010(20635)
2009(18701)
2008(18070)
2007(15188)
2006(13057)
2005(10943)
作者
(66392)
(55350)
(54794)
(52133)
(35115)
(26432)
(24900)
(21849)
(21039)
(19416)
(18931)
(18466)
(17171)
(17158)
(17143)
(16697)
(16446)
(16382)
(15769)
(15669)
(13496)
(13292)
(13289)
(12540)
(12316)
(12092)
(12087)
(11908)
(11024)
(10841)
学科
(98195)
经济(98092)
管理(69889)
(65593)
(54811)
企业(54811)
方法(51259)
数学(45714)
数学方法(45173)
(24759)
(24112)
中国(23376)
业经(20618)
(19151)
地方(18627)
(17120)
贸易(17112)
(16584)
(16414)
财务(16345)
财务管理(16311)
农业(16270)
(15968)
企业财务(15497)
技术(15395)
环境(15382)
理论(15320)
(14631)
(14053)
银行(14014)
机构
大学(333667)
学院(330325)
管理(137489)
(135509)
经济(132841)
理学(120902)
理学院(119698)
管理学(117616)
管理学院(117033)
研究(105039)
中国(77301)
(69265)
科学(64312)
(59799)
(50323)
业大(49861)
财经(49785)
(49746)
中心(48185)
研究所(46231)
(45655)
(45407)
北京(42934)
(41920)
师范(41530)
经济学(41388)
农业(39117)
(38942)
经济学院(37702)
财经大学(37664)
基金
项目(238173)
科学(188753)
基金(175610)
研究(172892)
(152518)
国家(151334)
科学基金(131832)
社会(110364)
社会科(104845)
社会科学(104818)
基金项目(93654)
(91704)
自然(86737)
自然科(84787)
自然科学(84769)
自然科学基金(83239)
教育(79823)
(77431)
资助(72630)
编号(69724)
成果(54258)
(53238)
重点(52800)
(49773)
(49660)
课题(46683)
创新(46339)
教育部(46243)
科研(45930)
国家社会(45894)
期刊
(134901)
经济(134901)
研究(92507)
中国(55411)
学报(50718)
管理(48670)
科学(47117)
(44617)
(42969)
大学(38967)
学学(36773)
教育(33134)
农业(30167)
技术(29536)
(25701)
金融(25701)
财经(23803)
业经(22202)
经济研究(22109)
(20244)
问题(18042)
图书(17034)
技术经济(16286)
理论(16139)
科技(15700)
统计(15614)
(15375)
实践(14834)
(14834)
资源(14823)
共检索到458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未无  
中国对外开放和能源利用效率都不断提高。本文先从理论层面探讨对外开放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一般机制,然后利用1999-2005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回归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能源强度结构分解结果表明,对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起主要决定作用的7个高耗能行业,除化学行业外,对外开放度都远低于全部工业的平均水平。因此,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中国可适度加大高耗能行业的对外开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熊妍婷  黄宁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外开放通过贸易、投资等渠道影响我国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通过设定带非效率影响的随机前沿函数,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和联立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对1999-2008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能源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对外开放对其的影响机制,发现我国工业行业整体的能源技术效率不断提高,但不同要素密集型工业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外资参与度水平的加深对我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技术效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文章从外部性的角度探讨了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鉴于产业外部性即产业集聚会促进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已有研究,文章提出了产业集聚也可以提高能源效率的假说,并借助中国2001-2007年25个工业行业的数据,采用DEA的方法测度了全要素(各类)能源效率以及产业集聚程度指标。结果发现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而能源非密集型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资源依赖性行业及出口密集型等行业集聚程度较高;烟草行业的能源效率和集聚程度均居首位。随后文章采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产业集聚及其所引致的外部性可以有效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单要素能源效率的假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传哲  王艳丽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基于29个省市自治区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对外开放度对我国技术效率省际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992-2003年全国及各地区的技术效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是东部地区技术效率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技术效率的提升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爱  盖骁敏  
生产资料的不断积累和更新带来经济系统中各产业的资本深化,资本深化又带来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有偏技术进步则使不同要素的技术效率发生不同的变化,影响各要素的投入结构和产出效率,进而推动产业升级。采用1998—2019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程估计要素替代弹性,并测算各行业的劳动技术效率和资本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多数行业的劳动技术效率高于资本技术效率,且劳动技术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而资本技术效率先上升后下降。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要素技术效率在资本深化促进产业升级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资本深化、劳动技术效率提高和资本技术效率提高均可促进产业升级,资本深化可以通过提高劳动技术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但也可能通过降低资本技术效率抑制产业升级。因此,要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适度推进资本深化,优化要素配置,充分发挥要素技术效率提高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进而通过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秋彬  
本文基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视角,考察了工业内部结构和工业发展的区域性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的禀赋结构、城市形态结构和产权结构的调整对各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显著且呈负相关关系,国际产业分工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正相关的,交通模式结构变化对各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技术水平的系数非常小且不显著。因此,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黎清  
开放条件下,中国从各方面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外贸经济发展取得卓著的成效。文章利用入世以来的统计数据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对外开放度进行测算,从省域开放度排序变化情况、省域平均开放度分类情况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以典型省(市、自治区)为例探讨造成省域对外开放度差异大的原因,并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君  董长瑞  
对外开放能力是某一经济体对外开放程度的基本体现,而经济体的开放程度又会直接影响到其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大小。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CHNS)调查研究数据,基于修正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了中国不同城市对外开放能力对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开放能力是影响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因素之一,其通过弱化经济环境相似度来降低代际间的"禀赋优势",从而促进收入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此外,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城市提高对外开放能力的侧重点不同。文章的研究意义在于:增强城市对外开放能力是解决我国城市发展不平衡、贫困传递以及家庭阶层固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章构建的多层线性模型,可以确定不同对外开放领域的客观影响,增强政策的针对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泽  
文章依据1984-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为度量指标对山东省的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测算,并基于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检验对山东省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对外开放度提高很快,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沿海省份;长期而言,经济增长与外贸依存度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与外资依存度不存在协整关系;短期来看,经济增长与外贸依存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出口。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乃华  朱文涛  
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而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则是推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有效手段。基于2004—2014年的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结合工具变量法,从整体和细分行业角度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以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服务贸易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对外开放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从分行业来看,运输和通信服务对外开放对提高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的影响最为明显,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对外开放也有利于促进产业融合,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对外开放对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不显著。要通过进一步降低服务业外资准入门槛、简化投资审批流程、提供良好投资环境等综合措施,积极吸引优质外资流向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熊妍婷  黄宁  王华明  
设定能源技术效率作为有效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通过设定带非效率影响的随机前沿函数,利用1995-2007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的提升程度进行分析,认为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促进了我国能源技术效率的提高,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FDI均起着积极作用。但是,东、中、西部地区在能源技术效率上存在着明显差距,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最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翔  黄建忠  
文章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至前沿最远距离函数(SBM模型),测算了1997~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政府效率,进一步利用受限的Tobit模型对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作用于省级政府效率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主要结果显示: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显著的提升了政府效率,且市场化进程要比对外开放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此外二者在促进政府效率提升中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一结论在考虑了空间、指标、样本、地区和时间的异质性后仍然稳健。研究结论表明,中国政府职能改革应立足于市场化机制,同时以对外开放倒逼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常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翔  黄建忠  
文章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至前沿最远距离函数(SBM模型),测算了1997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政府效率,进一步利用受限的Tobit模型对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作用于省级政府效率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主要结果显示: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显著的提升了政府效率,且市场化进程要比对外开放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此外二者在促进政府效率提升中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一结论在考虑了空间、指标、样本、地区和时间的异质性后仍然稳健。研究结论表明,中国政府职能改革应立足于市场化机制,同时以对外开放倒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少华  陈浪南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能源消费,是在中国经济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发生的,我们非常关注以投资一体化、生产非一体化和贸易一体化为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在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构建经济全球化指数的基础上,基于33个工业行业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CSE稳健估计发现经济全球化显著提高了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技术进步、产权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等也对能源利用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对于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产业升级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帮英  苏方林  
"高排放(高消耗)低产出"是社会公平正义在经济学领域出现偏颇的映照。文章引入福利经济学领域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发现我国行业碳排放量与能源利用效率差距很大,基尼系数分别为0.59、0.49;并利用分位数回归探索行业碳排放行为存在不公平的关键因素在于要素禀赋结构不合理,行业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是碳排放行为不公平的根源;进一步测算行业碳排放量存在拐点,当且仅当单位能耗低于1.6-1.7万吨标准煤/亿元;1/3左右的行业能源效率需进一步改进,主要集中在能源采选业、以能源加工为主的冶炼业和以能源使用或转变为主的发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