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2)
- 2023(10078)
- 2022(8594)
- 2021(7815)
- 2020(6707)
- 2019(14719)
- 2018(14907)
- 2017(28588)
- 2016(15599)
- 2015(17768)
- 2014(18209)
- 2013(18091)
- 2012(17347)
- 2011(15945)
- 2010(16363)
- 2009(15857)
- 2008(16147)
- 2007(15162)
- 2006(13798)
- 2005(13057)
- 学科
- 济(70924)
- 经济(70820)
- 管理(53912)
- 业(49089)
- 企(40725)
- 企业(40725)
- 方法(26752)
- 数学(22715)
- 数学方法(22441)
- 中国(21749)
- 制(19809)
- 财(19755)
- 农(18177)
- 技术(16123)
- 地方(15288)
- 业经(15282)
- 学(13934)
- 银(13733)
- 银行(13712)
- 贸(13616)
- 贸易(13605)
- 体(13390)
- 易(13269)
- 行(13181)
- 融(12714)
- 金融(12710)
- 农业(11565)
- 理论(11083)
- 体制(11034)
- 环境(11008)
- 机构
- 大学(247810)
- 学院(244455)
- 济(103868)
- 经济(101582)
- 管理(88831)
- 研究(84297)
- 理学(74407)
- 理学院(73531)
- 管理学(72401)
- 管理学院(71922)
- 中国(65643)
- 财(53882)
- 京(53212)
- 科学(48832)
- 所(43234)
- 财经(41200)
- 江(39226)
- 研究所(38184)
- 中心(37681)
- 经(37016)
- 农(34856)
- 北京(34235)
- 范(33585)
- 师范(33303)
- 经济学(32949)
- 州(31175)
- 业大(30881)
- 财经大学(30142)
- 院(30010)
- 经济学院(29619)
- 基金
- 项目(147125)
- 科学(116279)
- 研究(112014)
- 基金(106279)
- 家(91608)
- 国家(90858)
- 科学基金(76983)
- 社会(72384)
- 社会科(68588)
- 社会科学(68573)
- 省(56729)
- 基金项目(54974)
- 教育(51850)
- 划(47931)
- 自然(46083)
- 编号(45796)
- 自然科(44935)
- 自然科学(44925)
- 自然科学基金(44102)
- 资助(43038)
- 成果(39988)
- 部(34018)
- 重点(33870)
- 发(32578)
- 课题(32520)
- 制(32512)
- 创(30903)
- 国家社会(30459)
- 教育部(29378)
- 创新(29195)
- 期刊
- 济(125075)
- 经济(125075)
- 研究(81799)
- 中国(53624)
- 财(42734)
- 学报(36359)
- 管理(36328)
- 科学(33563)
- 农(32578)
- 教育(31338)
- 大学(28356)
- 学学(26316)
- 融(26236)
- 金融(26236)
- 技术(23608)
- 财经(22549)
- 农业(21800)
- 经(19503)
- 经济研究(19431)
- 业经(18581)
- 问题(17030)
- 贸(15500)
- 技术经济(13869)
- 国际(13629)
- 理论(12731)
- 图书(12451)
- 坛(11942)
- 论坛(11942)
- 科技(11590)
- 现代(11310)
共检索到392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新安
入世过渡期结束的过程,也是我国加大开放、融入全球化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一区域可通过加速区际贸易和引入外部直接投资,承接技术外溢,以分享外部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成果,更好地实现区域技术进步。该机制为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崛起提供了重要渠道和契机,中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开放经济的这种技术外溢效应,通过加大开放,以实现自身的经济迅速崛起。
关键词:
区域开放 技术传递 区域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旸 刘智勇 肖竞成
本文在考虑人力资本对劳动力投入质量的影响下,运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及各区域的技术进步指数,并将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放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内分析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发现,对外开放对我国技术进步起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从各区域细分研究来看,这种推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人力资本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虽然在当期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在滞后一期不论是从全国还是分区域来看,都明显地促进了技术进步的提高。
关键词:
技术进步 DEA 对外贸易 人力资本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储祥好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今格 雷钦礼
全球开放环境下,一国经济发展中获取国际技术外溢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而由于行业发展差异,自主研发及各种技术溢出渠道的作用在各行业之间差别很大,因而需将多种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纳入一个模型进行行业间异质性分析,以揭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背后的行业技术效率因素。利用我国2001-2010年33个工业数据估算进口、出口、FDI以及R&D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考虑行业异质的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R&D、进口和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显著,而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不显著。进一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新安
入世后过渡期结束的过程,也是我国加大开放,融入全球化的过程。该过程为中部地区通过加速区际贸易和引入外部直接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接受技术外溢,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渠道和契机。中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技术传递作用机制,通过市场与政府的协同作用,建立可持续的自我快速发展机制,实现自身崛起。
关键词:
区域开放 技术传递 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景维民 张璐
本文在Acemoglu et al.(2012)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框架下,考察了环境管制及对外开放影响绿色技术进步的机制,并运用2003—2010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和系统广义矩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检验。本文构造出基于SBM模型的全局Luenberger指数度量中国工业的绿色技术进步。主要结论是:(1)技术进步具有路径依赖性,合理的环境管制能够转变技术进步方向,有助于中国工业走上绿色技术进步的轨道。(2)在目前较弱的环境管制和偏向污染性的技术结构下,对外开放对中国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负向的产品结构效应。二者在对外开放的三个方面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军
利用外资对于东莞市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生产技术的进步、出口业绩的提高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巩固现有的外资企业是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基础,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利用外资 外资牌 对外开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克屏
永州地处潇湘两水汇合处,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面积1962平方公里,人口56万。1982年设市,1986年被列为全国对外开放城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汀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之一,可以实施类似甚至比沿海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特殊政策。境内人杰地灵,物产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今格 雷钦礼
本文在给出技术偏向程度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研发及对外开放对其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利用我国工业行业国内研发及进口、出口、FDI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国内研发、出口和FDI使得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即使得资本边际产出的提高多于劳动边际产出的提高,且国内研发的作用远大于出口和FDI的作用,而进口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将数据分为资本品行业组和非资本品行业组分别加以分析,发现资本品行业组国内研发和出口使得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进口与FDI使得技术进步偏向劳动,非资本品行业组的结果和分组之前的结果相差不大。结论是国内研发和对外开放均对技术进步偏向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友富 赵凯
1978年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门的开放,不仅带来了宝贵的资金、技术,紧缺的原材料,先进的机器设备,同时,“洋炸弹”——国外有害废物也在寻机向我国转移。严格控制以至完全禁止有害废物越境转移,以保证对外开放的健康发展,保护我国的环境与生态,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对外开放中必须正视和重视的问题。 一、有害废物国际大转移 有害废物的越境转移始于70年代初,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国际上触目惊心的有害废物越境转移事件时有揭露,已成为国际上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绿色和平组织的一份长达4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冬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传哲 王艳丽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基于29个省市自治区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对外开放度对我国技术效率省际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992-2003年全国及各地区的技术效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是东部地区技术效率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技术效率的提升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随机前沿分析 对外开放度 技术效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煜
对外开放以来,经济集中和产业集聚已成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现象。按照传统经济地理理论,某一地区的要素禀赋决定适合于什么样的产业集聚。Porter(1990)认为产业的地理集中是竞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恒山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就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言,总体水平仍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需要进一步努力,把开放合作推向更高层次。一、开放合作已成为影响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因素(一)深化开放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1.承力借势、扩权拓利。通过开放合作,能够突破行政地域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和配置生产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