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1)
- 2023(6428)
- 2022(4982)
- 2021(4603)
- 2020(3718)
- 2019(8460)
- 2018(8579)
- 2017(17393)
- 2016(9120)
- 2015(10220)
- 2014(10175)
- 2013(10379)
- 2012(9934)
- 2011(9018)
- 2010(9040)
- 2009(8717)
- 2008(8551)
- 2007(7772)
- 2006(7054)
- 2005(6422)
- 学科
- 济(46696)
- 经济(46669)
- 业(24957)
- 管理(23826)
- 企(18983)
- 企业(18983)
- 方法(17116)
- 数学(15236)
- 数学方法(15167)
- 中国(14967)
- 农(13116)
- 业经(11872)
- 制(11116)
- 产业(10575)
- 地方(10355)
- 财(9558)
- 贸(9397)
- 贸易(9391)
- 易(9187)
- 银(8727)
- 银行(8719)
- 行(8434)
- 农业(8209)
- 体(7801)
- 融(7357)
- 金融(7356)
- 结构(7337)
- 技术(7164)
- 体制(6634)
- 地方经济(6273)
- 机构
- 学院(139149)
- 大学(137350)
- 济(65813)
- 经济(64679)
- 管理(51844)
- 研究(47186)
- 理学(44092)
- 理学院(43667)
- 管理学(43204)
- 管理学院(42947)
- 中国(36621)
- 财(30799)
- 京(28640)
- 科学(25243)
- 财经(24340)
- 所(22899)
- 经(21901)
- 经济学(21514)
- 江(20473)
- 中心(20388)
- 研究所(20387)
- 经济学院(19673)
- 北京(18609)
- 财经大学(17953)
- 农(17690)
- 范(17551)
- 师范(17397)
- 院(17387)
- 州(16557)
- 业大(16384)
- 基金
- 项目(85016)
- 研究(67537)
- 科学(67415)
- 基金(60519)
- 家(50947)
- 国家(50536)
- 社会(44319)
- 科学基金(42921)
- 社会科(42233)
- 社会科学(42223)
- 省(33599)
- 基金项目(31689)
- 教育(30062)
- 编号(28056)
- 划(27755)
- 资助(24141)
- 自然(23642)
- 成果(23234)
- 自然科(22985)
- 自然科学(22979)
- 自然科学基金(22590)
- 发(21380)
- 课题(19848)
- 部(19414)
- 重点(19411)
- 国家社会(18454)
- 创(18344)
- 发展(18259)
- 展(17988)
- 性(17463)
共检索到211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潇萌 杨宇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型不应过度追求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相一致的转型路径,对外开放带来的国际分工造成了当前发展中国家转型路径的多样性。本文在一个两国、三部门模型框架下,使用中、美两国数据,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路径的影响。文章发现,1992~2014年我国农业占比的下降主要来自国内因素驱动,而对外开放对解释这一时期内我国制造业占比的迅速增长和持续偏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造成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转型路径区别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趋势上看,对外开放效应的重要程度逐渐减弱,本国效应的重要程度逐渐增强,长期内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仍需立足内需。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结构转型 特征事实 比较优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战琪
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法,系统考察了我国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就业效应和资本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而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技术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东部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技术溢出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均显著,而中西部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技术溢出对该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芮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和国际比较,指出强调用服务业取代制造业的"去工业化"发展战略不能作为当前我国产业调整的指导方针。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了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而非替代,同时结合当前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合理布局产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去工业化 产业融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礼伟 张二震
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对于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金融危机以后,学术界甚至有人认为,我国现有的对外开放模式阻碍了产业结构转型。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然后通过对昆山利用对外开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案例分析,指出对外开放是推动新产业建立、成长和高度化演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最后,本文总结了昆山经验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对外开放 产业结构转型 昆山经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思锐 吕萍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是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发展中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本文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研究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对外开放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会产生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不同类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边际赋能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相比较而言,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边际赋能效应更强;进一步地发现,对外开放的调节效应存在,对外开放能够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边际赋能作用,但同样在不同类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中表现出差异化的调节效应,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中的调节效应更强。最后,本文从政策引领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建安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资源存量和能源效率两方面的约束。我国资源约束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禀赋的天生不足;另一方面更在于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低效率的资源消耗,也就是资源的结构性消耗,表现为过度重工业化和无序工业化。针对自然资源绝对不足和资源消费需求增长较快的情况,以"提高资源效率"为原则调整产业结构是资源约束条件下产业结构生态发展演进路径的必然选择。通过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提高资源使用的社会效率,以"集约型"资源消耗方式突破资源消耗的结构性瓶颈,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目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飞翔
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与结构变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这一点在当今的开放经济条件下表现得更为明显。实行对外开放会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动 ,开放经济体系的运行是以特定的产业结构为支撑的。中国经济正进入需要以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来启动和支持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阶段 ,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结构性制约。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 ,我们应当以构建开放型经济为目标来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重组 ,在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为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对外开放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凤良 于泽 闫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逐步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并已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然而,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当前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工业比重偏高和服务业发展不足、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工业制造业低端化、重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泽 徐沛东
投资导致的资本深化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基于在非平衡增长模型和现有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构建的理论假说,本文运用1987—2009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资本深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为了避免动态面板估计偏误,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GMM)方法解决了数据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资本劳动比的增长能够显著地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地方政府拥有的财政权力被削弱时,产业结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因此,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保持适当的投资增速,这在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广军 张汉鹏
通过对第五长波中关国产业的研究,阐述当前第五长波中产业演进的态势及时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进而提出我国应采取的产业演进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从技术和产业两个层面共同演进,以实现我国的赶超战略。从技术上讲,要引进和发展第五长波中新兴技术系统中的技术,实现我国的技术跨越和技术系统的升级;从产业上讲,要采取不同的战略同时发展前三次长波中的主导产业群,使我国产业整体、连续和顺利地发展,并且快速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第五长波 创新 领先国 演进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玉华 罗东坤 张亚芳
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石油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和向量误差纠正模型对石油消费量增长和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关系上看,石油需求对第三产业的弹性系数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由于两者的挤出效应使对第一产业的弹性系数为负;从短期调整能力来看,石油需求增长偏离长期趋势主要是受第二、第三产业的影响,但是由于影响系数较小,短期影响能力有限,我国的石油消费增长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惯性。针对产业结构和石油消费的上述联系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东
201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营改增"、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是必然选择。文章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特点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点,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长青
产业结构调整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通过从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依据,并与当前的实际形势相结合,讨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现实依据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