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104.18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5)
2023(16849)
2022(14419)
2021(13538)
2020(11756)
2019(27205)
2018(26785)
2017(51533)
2016(27758)
2015(31738)
2014(31809)
2013(31373)
2012(29335)
2011(26637)
2010(26952)
2009(25381)
2008(24923)
2007(22011)
2006(19409)
2005(17630)
作者
(79948)
(66852)
(66802)
(63742)
(42591)
(32060)
(30630)
(26106)
(25299)
(23836)
(22656)
(22601)
(21226)
(21161)
(20810)
(20617)
(19747)
(19746)
(19364)
(19115)
(16704)
(16403)
(16282)
(15351)
(15133)
(15079)
(14781)
(14559)
(13621)
(13117)
学科
(134331)
经济(134207)
管理(79618)
(74128)
(59100)
企业(59100)
方法(58158)
数学(52257)
数学方法(51531)
中国(33894)
(32669)
(31983)
地方(29078)
业经(25845)
(24462)
(23146)
(23086)
贸易(23072)
(22371)
农业(21868)
(19164)
银行(19131)
(19043)
金融(19040)
(18452)
财务(18387)
财务管理(18335)
(18257)
(17847)
环境(17761)
机构
大学(403238)
学院(402344)
(176463)
经济(172890)
管理(156583)
研究(136172)
理学(134467)
理学院(132997)
管理学(130667)
管理学院(129899)
中国(105193)
(84392)
(82203)
科学(80561)
(68231)
财经(64690)
中心(63411)
(61463)
研究所(61432)
(60701)
(58656)
业大(55731)
经济学(55255)
北京(53367)
(51244)
师范(50770)
经济学院(49690)
(48911)
农业(47914)
财经大学(47850)
基金
项目(262362)
科学(207429)
研究(191837)
基金(191604)
(165706)
国家(164393)
科学基金(141818)
社会(122937)
社会科(116673)
社会科学(116644)
(102881)
基金项目(100270)
自然(90886)
教育(88791)
自然科(88759)
自然科学(88738)
自然科学基金(87145)
(85856)
资助(80286)
编号(78165)
成果(63721)
重点(59276)
(58737)
(57130)
(53986)
课题(53478)
国家社会(51143)
教育部(50736)
创新(50617)
科研(50429)
期刊
(196192)
经济(196192)
研究(120916)
中国(77149)
(64534)
学报(58166)
管理(57985)
(54551)
科学(54391)
大学(44663)
学学(41937)
教育(38855)
(38833)
金融(38833)
技术(37632)
农业(36771)
经济研究(32877)
财经(32583)
业经(30133)
(27993)
问题(25668)
统计(23882)
(22478)
技术经济(21834)
(21073)
理论(19918)
(19524)
决策(19342)
图书(19339)
国际(19242)
共检索到60926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潘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全胜跃  
本文通过空间面板计量发现,2000年以来,外商企业投资、进口、出口都对区域经济具有正向带动作用,并且三者的作用顺次递减。同时各区域对外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认为,出口加工型外贸模式不仅限制了出口的经济增长效应,也夸大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为了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区域不仅需要考虑对外开放的空间效应,更要在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的同时,努力实现贸易模式从出口加工型向出口贸易型的转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炳珍  黄漓江  
笔者在Barro的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引入经济波动以反映政府支出规模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利用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79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政府支出规模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经济波动对区域经济增长都产生了负效应,且经济波动比政府支出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更大。因此,政府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立茹  王分棉  
本文利用2004-2012年28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对外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对品牌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度、经济增长和市场规模都对品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对外开放度对品牌成长的间接影响,选取对外开放度作为经济增长和市场规模的门槛变量,利用门槛回归模型测算了对外开放度对品牌成长间接影响的门槛水平,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对品牌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单一门槛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筱乐  
政府规模存在差异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本文将政府规模作为门限变量,结合我国2004-2011年20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和门限回归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呈非线性关系。政府规模较低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当政府规模跨越较高门限值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建议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市场化改革、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转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瑾  刘文革  周钰迪  
针对中国绿色经济持续增长问题,本文结果表明,全国整体而言第三产业发展对绿色增长有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对绿色增长有负面作用,但是区域差异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对东部地区绿色增长正效应最显著,开放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负向影响,其中对中部地区的负效应系数最大,中部地区"污染避难所"的环境成本转移效应明显,要避免污染产业的进一步转移,中西部地区可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工业型绿色经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85-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政府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政府消费的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政府消费的系数为4.656;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方政府消费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支出方式应逐步实现从政府投资向政府消费转变,并调整政府消费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佳  李媛  
国务院2010年"9号文"的公布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围绕这一文件政府、学界和外企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本文以198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FDI率和经济增长率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对外资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第二,1997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与FDI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第三,从区域上看,东部和中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与FDI率的动态关系较紧密,二者在西部省份的关系不显著。最后,FDI率目前在中国将长期稳定,2010年国务院9号文的出台不会给中国的FD...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龙飞  
文章对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研究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效果。研究发现信息化已经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来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其推动经济增长的能力随信息化水平提升而不断增强,并且是经济体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这对我国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蔚  方齐云  
本文通过建立对外开放度内生化的生产函数,运用协整方法,对我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实际产出、对外开放度、实际资本存量与就业人口之间,至少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变量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外开放度越高,经济增长越快;从短期来看,均衡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  
本文以1989~2005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及相关性指数以及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得出结论表明:各省域能源利用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并非表现出完全随机状态;空间相关性指数极其显著且历年波动很小,表明我国省域能源效率之间内在作用机制长期存在且相互影响;各省域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数量、技术进步等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修正和波动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邱栎桦  伏润民  李帆  
本文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探寻政府债务适度规模。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短期内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长期内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无显著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政府债务阈值为20%。当债务负担率低于阈值时,地方政府债务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当债务负担率大于阈值时,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廖楚晖  余可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5—2004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广义矩估计法(GMM/DPD)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对地区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增长影响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一些地方生产性支出对长期经济增长并不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涛  李敏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是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忽视了投资过度膨胀的不利影响。本文利用2000~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市财政支出、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以财政支出、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表明:政府支出与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政府支出的产出弹性大于房地产投资产出弹性;财政支出与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在各个省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和房地产投资的激增导致了经济体中流动性的增加和通胀危险的加剧,而硬化财政预算约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信贷成本、缩小信贷规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汪雯羽  贝多广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县域经济体的信贷可得性,有助于县域经济增长,而其发展过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本文运用2014-2018年县级面板数据,通过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政府干预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县域经济增长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政府干预起到调节作用。同时,子指标回归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与县域经济增长负相关;数字化程度和使用深度对县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与主回归一致。(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完善传统金融市场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增长。(3)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县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中部地区政府的调节作用是单向的,西部地区则为倒U型,本文分析了地区差异的内在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