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5)
- 2023(2070)
- 2022(1770)
- 2021(1689)
- 2020(1515)
- 2019(3411)
- 2018(3524)
- 2017(6148)
- 2016(2977)
- 2015(3464)
- 2014(3632)
- 2013(3763)
- 2012(3464)
- 2011(3200)
- 2010(3063)
- 2009(2747)
- 2008(2875)
- 2007(2489)
- 2006(2079)
- 2005(1845)
- 学科
- 济(20705)
- 经济(20681)
- 管理(10606)
- 方法(7676)
- 业(7246)
- 数学(7215)
- 数学方法(7196)
- 地产(5292)
- 房(5292)
- 房地(5292)
- 房地产(5292)
- 企(4671)
- 企业(4671)
- 人民(4377)
- 贸(3981)
- 贸易(3980)
- 易(3860)
- 农(3788)
- 收入(3691)
- 财(3690)
- 消费(3636)
- 城市(3518)
- 中国(3511)
- 结构(3383)
- 城市经济(3353)
- 经济管理(3331)
- 水平(2950)
- 消费水平(2946)
- 农业(2667)
- 关系(2603)
- 机构
- 大学(47972)
- 学院(47007)
- 济(24361)
- 经济(24024)
- 管理(19476)
- 理学(16665)
- 理学院(16541)
- 管理学(16378)
- 管理学院(16288)
- 研究(14928)
- 中国(11889)
- 财(10856)
- 京(9251)
- 财经(9033)
- 经(8313)
- 经济学(8309)
- 经济学院(7582)
- 科学(7040)
- 中心(7011)
- 所(6837)
- 财经大学(6836)
- 商学(6359)
- 商学院(6297)
- 研究所(6146)
- 江(6131)
- 北京(5861)
- 范(5417)
- 师范(5380)
- 贸(5354)
- 院(5328)
- 基金
- 项目(30746)
- 科学(24948)
- 基金(24108)
- 研究(22759)
- 家(20287)
- 国家(20105)
- 科学基金(17880)
- 社会(16209)
- 社会科(15506)
- 社会科学(15503)
- 基金项目(12520)
- 自然(10872)
- 自然科(10642)
- 自然科学(10642)
- 省(10564)
- 自然科学基金(10454)
- 教育(10301)
- 资助(9982)
- 编号(9022)
- 划(8863)
- 部(7460)
- 国家社会(7253)
- 教育部(6833)
- 成果(6748)
- 人文(6567)
- 大学(6293)
- 重点(6243)
- 创(6092)
- 中国(5970)
- 发(5957)
共检索到70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春华
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估算我国各省域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MPC),进而构造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探讨对外开放与房价上涨对MPC的影响。研究发现:开放程度和住房价格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演变态势,而MPC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全国层面以及东、西部地区,房价与MPC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开放程度的提升对东部居民MPC的提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些发现不仅是稳健的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有其相应政策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豫 盛翔
本文使用中国2005-2010年月度数据,发现商品住宅实际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存在抑制作用,房价的"挤出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而"财富效应"没有显现;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回归,发现抑制作用存在地区性差异,西部地区的作用力度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引入动态面板模型,发现前两期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对当期存在正向影响,且房价对消费倾向的抑制作用相比静态面板模型减弱很多。
关键词:
消费倾向 房价 区域 动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牛童 李永 唐聪聪 章容洲
本文基于各地房价同质化视角,通过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异地房价溢出对本地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地房价对当地房价的同质化溢出会抑制居民消费水平,即使这种影响并未直接反映在后期房价上,居民仍可能因为察觉到这一趋势而调整消费行为;三线城市的同质化水平最高且作为主要的房价溢出接收方,相较于一、二线城市,其挤出效应较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更明显,所以房价溢出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削弱作用更加显著;房地产行业依赖度低的城市,居民在受到压力感知情形下对消费支出有更明显的挤出作用,但限购政策对房价溢出具有“屏蔽”功能,起到了一定缓解作用。
关键词:
房价溢出 居民消费 城市等级 限购政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袁冬梅 刘建江
我国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上涨在增加居民财富促进消费增长的同时,通过预算约束效应、替代效应、预防性储蓄等渠道产生抑制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实证检验结果也表明房价上涨的挤出效应成为制约当前消费的重要因素。房价与消费之间的复杂关系使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房价变化,不但要注重发挥财富效应,也要注重减轻挤出效应对消费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房价 消费 财富效应 挤出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长庚 吕志华
基于1978—200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经历了一个先递增、后递减的过程:1978—1993年边际消费倾向递增,1993年后不断下降。本文重点研究了1993年以来边际消费倾向持续递减的原因和影响,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居民收支预期不稳定等。边际消费倾向的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国内需求不足,并且使投资和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弱化,财政政策的效率降低。
关键词:
边际消费倾向 原因 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杜莉 沈建光 潘春阳
房价上升主要通过"财富效应"、"流动性约束效应"以及"替代效应"三大机制对居民消费产生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本文以上海城镇居民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近年来上海的房价上升总体上提高了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一方面,由于"财富效应",自有住房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替代效应",尚无自有房的家庭放弃购房、转而扩大消费,从而其平均消费倾向也显著上升。由此本文提出抑制房价的政策有可能拖累居民消费,从而发展质量优良的公共租赁住房对于实现居民"住有所居"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风 刘建江 齐祥芹
文章结合住房的双重属性及其对应的双重效应图形走势,理论分析发现房价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若房价上涨较为平稳,对消费的影响为财富效应,反之上涨过快,财富效应转为挤出效应,抑制消费增长。并结合实证分析,将住房双重属性纳入消费者最优选择模型中,构建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得出与理论分析一致结论。结果显示:房价上涨幅度低于门槛值9.62%时,总体表现为财富效应,且效应大小随房价上涨呈倒U形曲线特征;若房价涨幅高于门槛值,呈现出挤出效应,且随房价进一步攀升更加明显。结合研究结论与现实情形,不难发现,要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春风 刘建江 陈先意
本文以住房双重属性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会因居民对住房属性的侧重不同产生差异,若侧重其投资品属性,最终影响会是挤出效应,抑制消费。本文根据不同类型居民的消费差异以及住房属性的不同侧重,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存在明显挤出效应,且地区性差异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挤出效应影响的广泛性,不仅直接挤出消费支出,还可作用于消费的其余影响因素间接抑制消费。因此,要减缓这种挤出效应,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仅要注重住房的消费品属性,合理调控房价上涨幅度,而且还需出台相关措施,例如缩小收入差距、降低消费支出不确定性和努力摆脱土地财政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颜 周建军
家庭消费是价格不确定性传导到国民经济行为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但国内消费始终低迷。既有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对于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也鲜少涉及城市发展特征对住房财富与消费两者关系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在非线性框架下实证检验了城市房价水平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房价水平上涨虽然增加了家庭财富,但同时也提升了住房服务的消费成本,正向的财富效应被负向的替代效应所抵消,导致其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体上呈现抑制作用。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和房价增长率下,城市房价水平对居民消费呈现出非线性影响特征。要缓解房地产市场对国内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关键是要促使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将房价控制在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未来要继续采取措施稳定房价,有效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从而扩大内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作鹏 葛扬 贾春梅
房价持续上涨对江苏各区域居民消费均产生了挤出作用,但是挤出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苏中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最大;苏南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居中;苏北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最小。造成三大区域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房价压力不同、居民住房自有率不同,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以及房地产市场发育程度不同。因此,为了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分类调控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先租后买"观念等。
关键词:
房价 居民消费 区域差异 住房自有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风 刘建江 齐祥芹
文章结合住房的双重属性及其对应的双重效应图形走势,理论分析发现房价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若房价上涨较为平稳,对消费的影响为财富效应,反之上涨过快,财富效应转为挤出效应,抑制消费增长。并结合实证分析,将住房双重属性纳入消费者最优选择模型中,构建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得出与理论分析一致结论。结果显示:房价上涨幅度低于门槛值9.62%时,总体表现为财富效应,且效应大小随房价上涨呈倒U形曲线特征;若房价涨幅高于门槛值,呈现出挤出效应,且随房价进一步攀升更加明显。结合研究结论与现实情形,不难发现,要发挥房地产对消费的正向促进作用,应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斌 高波
从一个社会整体来看,房价上涨一方面可以给拥有住房的家庭带来财富效应,增加其家庭福利;但另一方面,又给没有住房的家庭增加购房负担,带来预算约束效应,造成家庭福利损失。因此,房价上涨对居民总福利的影响,关键是看财富效应和预算约束效应孰大孰小。实证研究表明,1999-2006年我国房价上涨造成城镇居民户均福利净损失为216元/年,占同期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2.24%。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灿煌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向量回归(VAR)模型,采用1991-2004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城市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定量揭示了住房价格上涨对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房价 城市居民 收入差距 协整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德勇 刘章生 弓媛媛
基于微观家庭决策模型的分析表明,房价上涨会对城镇在婚家庭的生育意愿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挤出效应和收入效应,前者将导致生育意愿下降,后者将导致生育意愿提高。实证研究发现,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即房价上涨会显著降低城镇在婚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对于没有房产或者仅有1处房产的家庭来说,因住房负担增加,其会放弃二孩生育意愿;对于拥有2处及以上房产的家庭来说,住房财富效应没有提高其二孩生育意愿。据此认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有助于提高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房价 二孩生育意愿 养育成本 家庭决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德勇 刘章生 弓媛媛
基于微观家庭决策模型的分析表明,房价上涨会对城镇在婚家庭的生育意愿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挤出效应和收入效应,前者将导致生育意愿下降,后者将导致生育意愿提高。实证研究发现,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即房价上涨会显著降低城镇在婚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对于没有房产或者仅有1处房产的家庭来说,因住房负担增加,其会放弃二孩生育意愿;对于拥有2处及以上房产的家庭来说,住房财富效应没有提高其二孩生育意愿。据此认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有助于提高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房价 二孩生育意愿 养育成本 家庭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