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64)
2023(16585)
2022(14374)
2021(13568)
2020(11462)
2019(26269)
2018(26523)
2017(50875)
2016(27713)
2015(31078)
2014(31282)
2013(30412)
2012(27835)
2011(24920)
2010(25213)
2009(23934)
2008(22807)
2007(19973)
2006(17817)
2005(16123)
作者
(77729)
(64370)
(64201)
(61167)
(40984)
(30776)
(29287)
(25055)
(24603)
(23180)
(21973)
(21891)
(20593)
(20573)
(20230)
(19918)
(19179)
(19035)
(18453)
(18384)
(16175)
(15868)
(15658)
(14713)
(14463)
(14427)
(14397)
(14309)
(13075)
(12629)
学科
(102920)
经济(102778)
管理(79048)
(72010)
(61197)
企业(61197)
方法(44557)
数学(38309)
数学方法(37879)
(30511)
(29565)
中国(28680)
(27141)
(26059)
银行(25912)
(24410)
业经(23518)
(22466)
(21368)
金融(21359)
地方(20440)
(19142)
(18984)
贸易(18970)
理论(18834)
(18463)
(17864)
财务(17784)
财务管理(17746)
农业(17624)
机构
大学(379723)
学院(377414)
(150071)
经济(146675)
管理(145311)
研究(128513)
理学(123928)
理学院(122564)
管理学(120441)
管理学院(119756)
中国(103169)
(81385)
科学(77028)
(74910)
(64450)
(61365)
中心(59143)
研究所(58127)
财经(58118)
(57652)
业大(54389)
(52698)
北京(51544)
(49962)
师范(49442)
农业(47902)
(46740)
(46483)
经济学(45594)
财经大学(43198)
基金
项目(251772)
科学(196940)
研究(187478)
基金(181012)
(157008)
国家(155685)
科学基金(133242)
社会(116796)
社会科(110558)
社会科学(110535)
(98108)
基金项目(95285)
教育(87287)
自然(85345)
自然科(83313)
自然科学(83293)
(82620)
自然科学基金(81788)
编号(77647)
资助(74809)
成果(64906)
重点(56449)
(55837)
课题(54138)
(53038)
(52228)
创新(48728)
(48506)
教育部(48312)
项目编号(48266)
期刊
(168687)
经济(168687)
研究(119831)
中国(80050)
学报(59093)
(59050)
(56066)
管理(54954)
科学(53153)
(49398)
金融(49398)
教育(49090)
大学(45246)
学学(42298)
农业(36647)
技术(32689)
财经(28918)
经济研究(26944)
业经(26878)
(24706)
问题(21287)
理论(19622)
图书(19104)
(18371)
实践(17874)
(17874)
(17293)
(17241)
科技(17093)
技术经济(16690)
共检索到581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杰英  刘果果  
欧盟银行业一体化发展使得西欧银行的母国宏观经济危机更容易传导给高度开放的中东欧银行。本文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银行制度变革和宏观经济对转轨国家国内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对外开放并不能保证本国信贷的稳定增长;高度对外开放下银行业信贷受外资银行母国的影响显著,银行成为风险传导的渠道;本国货币政策对于银行信贷仍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青  
2008年以来,欧洲银行业在经历了次贷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重创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尽快走出困境,欧洲银行业近几年积极推动战略调整和经营转型,主要指标呈现出积极的变化趋势。欧洲银行业遭遇的主要挑战严峻的外部经营环境挑战。欧洲是除美国以外受此轮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地区。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欧洲经济连续四个季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窦菲菲  
肇始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在席卷全球经济的过程中也重创了中东欧转型国家,曾一度使其处于崩溃边缘。两年后,这些国家已相继走出金融危机冲击阴影,重新回到经济复苏、改革与发展的正常轨道。中东欧国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危机冲击,原因在于国内及时果断、有针对性的政策反应;有效的国际政策协调;中东欧银行业鲜为人知的优点和西欧银行的继续驻守以及这些国家寻求新的增长和稳定机制的主观努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书斌  王雅俊  
美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全球经济复苏之路缓慢前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选择适合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模式,如何采取合理策略规避制度变革中的风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分析我国当前银行业对外开放制度安排的最新进展,阐述制度供求、制度成本与制度变革的关系,提出制度变革的主动防御的总体战略模式和渐进式的具体改革模式,对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制度变革的模式进行前瞻性思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邱立成  殷书炉  
本文基于制度变迁来探讨外资进入对中东欧转型国家银行危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制度设计严重缺失的背景下,中东欧国家贸然引进外资会危及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加剧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随其国内相关法律与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转型国家银行绩效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金融过度开放导致银行体系对外资的高度依赖,在面临外生性冲击时,外资银行"传染效应"会导致中东欧国家银行业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何兴祥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顺应政策、抓住机遇、趋利避害,进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商业银行的理性选择。本文分析了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及国家经济增长政策对银行的挑战与新机遇,认为宏观政策和市场变化使银行风险的着力点发生了转变,进而提出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努力实现银行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庄起善  王健  
本文集中研究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经济转型、经济增长对加入WTO的影响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这些国家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转型国家尤其是独联体国家加入WTO进程缓慢的具体原因。然后,提出对加入WTO这一事件及其过程进行量化处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最后,我们构建一个OrderedChoice模型对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对转型国家加入WTO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能够显著促进“入世”程序,但不同类型的转型国家之间的情况又是有差异的。转型比较成功的国家已经完全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近几年的良好经济表现也显示出对加入WTO的强烈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起善  曹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欧国家先后实施了金融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金融开放为中东欧国家金融银行业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蕴含着很多问题和潜在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些问题和潜在风险已影响到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稳定。本文着重从过高的外币融资、过快增长的家庭信贷、过度依赖的间接融资,以及外资银行大量进入挤占内资银行市场份额等4个方面分析这些国家金融银行业潜在风险的形成过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婷婷  高静  应尚军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众多新兴市场国家陆续放开资本账户,促进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并希冀借此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部分,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与中国同为正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国家,其转型模式和转型初期的经济特征等与中国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在其过渡阶段中爆发过多次金融动荡与货币危机,发生在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的问题也极有可能出现在中国。本文通过梳理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在1996~2014年间的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危机爆发的典型事实,剖析其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危机间的传导机制,总结经验和教训,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日后的资本账户开放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加强对外债结构的管理,不能过度依赖外资或举债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合理安排金融开放顺序,不能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与风险防控机制,让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并驾齐驱。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婷婷  高静  应尚军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众多新兴市场国家陆续放开资本账户,促进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并希冀借此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部分,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与中国同为正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国家,其转型模式和转型初期的经济特征等与中国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在其过渡阶段中爆发过多次金融动荡与货币危机,发生在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的问题也极有可能出现在中国。本文通过梳理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在19962014年间的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危机爆发的典型事实,剖析其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危机间的传导机制,总结经验和教训,再结合中国的实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谭鹏万  
外资在中东欧国家银行体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为了分析这些国家外资银行与内资银行的效率差异,本文构建了一个多产出成本结构模型,利用随机边界方法计算了这些国家101 家银行的成本效率值。通过比较内外资银行的成本效率值,我们发现内资银行比外资银行更有效率, 同时我们还发现这些国家银行的规模和产出结构与效率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岚  
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美国有关房贷公司和银行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顾高风险,对还款能力明显不足的客户,甚至是"三无"客户(无收入、无工作、无资产)发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Subprime Loan)。而投行、评级机构和保险公司等中介机构也为了追求超额利润不负责任地将这些贷款"包装"为固定收益证券CDO(Collateralised Bond Obligation),甚至将部分CDO评为AAA级,行销全世界。目前国内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中存在的风险尚未被充分揭示,一旦房价普遍下跌,或经济增长减缓,风险就会逐渐显露,并威胁到银行房贷资产的安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西三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各区域工业增长出现显著分化,其原因包括投资力度的区域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产业转型升级受阻、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失误、大城市集聚区的辐射等。区域工业的均衡发展需要在战略上进行调整,实施区域差别的工业发展战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产业政策向微观层面倾斜,发展大城市集聚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婷婷  高静  应尚军  
本文选取22个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作为样本国,以1996-2014年作为样本期间,分别以法定资本账户开放度和实际资本账户开放度为解释变量,建立二元Logit模型对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危机间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法定资本账户开放度和实际资本账户开放度两者与货币危机指数间均存在着二次型的"U"型关系,即随着资本账户开放度的上升,一国货币危机爆发的概率"先减后增",且以实际资本账户开放度为解释变量的实证模型拟合优度更高,能更好地解释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危机间的关系。最终,本文结合实证结论和中国实际得出如下的政策启示:时刻关注经济基本面的状况,科学适度地引进和利用外资;合理安排金融开放顺序,遵循循序渐进与统筹规划的原则;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积极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叶飞洋  马永强  
本文基于政府、银行与企业三方利益博弈的视角,利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民营企业银行信贷的相关数据,检验了不同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下民营企业信贷约束的变化规律,以及政策性负担、政治关系和银企关系对民营企业信贷软约束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信贷约束的硬化与软化,是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之间不对等的利益博弈的结果,并分别伴随着宏观货币政策的从紧和宽松相应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