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7)
2023(4390)
2022(3515)
2021(3152)
2020(2589)
2019(5640)
2018(5520)
2017(9647)
2016(4987)
2015(5623)
2014(5726)
2013(5715)
2012(5311)
2011(4867)
2010(4736)
2009(4383)
2008(4627)
2007(4174)
2006(3814)
2005(3646)
作者
(15633)
(13318)
(13313)
(12561)
(8534)
(6289)
(6039)
(5269)
(4841)
(4652)
(4442)
(4426)
(4409)
(4217)
(4112)
(4109)
(4080)
(3891)
(3803)
(3800)
(3400)
(3274)
(3255)
(3024)
(2944)
(2880)
(2862)
(2816)
(2666)
(2637)
学科
(30872)
经济(30865)
管理(20167)
(19279)
(15721)
企业(15721)
技术(11451)
方法(11249)
数学(10160)
数学方法(10115)
地方(9817)
中国(7104)
地方经济(6978)
技术管理(6448)
(6050)
业经(5113)
农业(4992)
(4961)
(4506)
(4491)
金融(4490)
环境(4349)
(4246)
贸易(4243)
(4100)
关系(3865)
理论(3678)
(3595)
(3567)
(3470)
机构
大学(81181)
学院(81006)
(37879)
经济(37217)
管理(32116)
研究(28697)
理学(27715)
理学院(27396)
管理学(27065)
管理学院(26891)
中国(20867)
科学(17147)
(16943)
(14326)
(14190)
研究所(13199)
中心(12743)
经济学(12222)
(12065)
财经(11806)
经济学院(11128)
(11009)
师范(10919)
(10778)
(10714)
(10591)
业大(10569)
北京(10478)
(9631)
技术(9321)
基金
项目(56768)
科学(46148)
研究(42366)
基金(41760)
(36635)
国家(36401)
科学基金(31436)
社会(28806)
社会科(27465)
社会科学(27462)
(22415)
基金项目(22122)
教育(18975)
自然(18816)
(18783)
自然科(18361)
自然科学(18359)
自然科学基金(18030)
编号(16411)
资助(16109)
(13732)
重点(13335)
(13027)
国家社会(12804)
(12759)
成果(12484)
创新(12314)
课题(11409)
发展(11222)
(11081)
期刊
(40266)
经济(40266)
研究(23020)
中国(16770)
管理(12034)
科学(11845)
学报(10985)
技术(10418)
(10225)
(8888)
教育(8662)
大学(8431)
学学(8007)
经济研究(6672)
农业(6576)
(6559)
金融(6559)
技术经济(6538)
财经(6164)
科技(5761)
(5404)
业经(5360)
问题(5250)
国际(5107)
(5097)
资源(5066)
(5025)
论坛(5025)
(4090)
(3763)
共检索到119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旸  刘智勇  肖竞成  
本文在考虑人力资本对劳动力投入质量的影响下,运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及各区域的技术进步指数,并将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放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内分析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发现,对外开放对我国技术进步起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从各区域细分研究来看,这种推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人力资本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虽然在当期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在滞后一期不论是从全国还是分区域来看,都明显地促进了技术进步的提高。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今格  雷钦礼  
全球开放环境下,一国经济发展中获取国际技术外溢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而由于行业发展差异,自主研发及各种技术溢出渠道的作用在各行业之间差别很大,因而需将多种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纳入一个模型进行行业间异质性分析,以揭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背后的行业技术效率因素。利用我国2001-2010年33个工业数据估算进口、出口、FDI以及R&D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考虑行业异质的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R&D、进口和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显著,而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不显著。进一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莺  田秋丽  
文章从人力资本溢出、技术进步两个变量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城乡间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并采用2001~2010年我国东南沿海的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城乡区域的收入差距在随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水平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随农村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水平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新安  
入世过渡期结束的过程,也是我国加大开放、融入全球化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一区域可通过加速区际贸易和引入外部直接投资,承接技术外溢,以分享外部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成果,更好地实现区域技术进步。该机制为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崛起提供了重要渠道和契机,中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开放经济的这种技术外溢效应,通过加大开放,以实现自身的经济迅速崛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伟涛  盛丹  
本文采用2002年、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数据,分析了贸易开放、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该城市劳动者倾向于减少教育投资,不利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且2002年与2007年相比,贸易开放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利影响相对更大;随着城市平均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该城市劳动者倾向于增加教育投资,有利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且2002年与2007年相比,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有利影响相对更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智勇  胡永远  
运用协整分析、基于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检验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科技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高等教育是技术进步的Granger因,且其冲击对技术进步的拉动效果明显大于中等教育与科技投入。因此,在财政紧约束条件下,加强高等教育投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关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许学军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形成依赖于主体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成本的估计,是对"成本——收益"核算的结果。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提升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引致了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但也拉大了高低技能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阻碍了人力资本有效形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欣  
文章运用1995~2006年我国5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对城市工资水平及工资差距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景维民  张璐  
本文在Acemoglu et al.(2012)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框架下,考察了环境管制及对外开放影响绿色技术进步的机制,并运用2003—2010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和系统广义矩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检验。本文构造出基于SBM模型的全局Luenberger指数度量中国工业的绿色技术进步。主要结论是:(1)技术进步具有路径依赖性,合理的环境管制能够转变技术进步方向,有助于中国工业走上绿色技术进步的轨道。(2)在目前较弱的环境管制和偏向污染性的技术结构下,对外开放对中国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负向的产品结构效应。二者在对外开放的三个方面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放松劳动力同质性假定,本文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本的条件下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比较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误差影响,分析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情况及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仕新  刘鸿渊  
人力资本、生态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持续的发展应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建立一个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于一体的生产函数 ,讨论了 3种资本的动态运动 ,并进一步探讨了在约束条件下 ,如何在3种资本间分配经济资源 ,从而使经济处于最优的平衡增长路径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新铭  罗润东  
本文在劳动力异质的假设下通过建立一个二元经济模型分析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技术进步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影响收入差距:其一,通过提高相应劳动力的劳动效率,提高其工资;其二,通过收入差距的扩大,吸引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劳动力效率的提高,影响其收入。并得出结论,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在城乡转化的过程中,要缩小收入差距必须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而且还要结合长期经济发展注意保持相应的收入差别。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超  谭伟  
本文构建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 ,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化 ,消除了人口增长率对于分析经济增长率时带来的干扰。同时 ,通过对模型解出的最优解的分析以及对影响经济增长各种因素的解释 ,进一步说明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增长率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并将这两方面的因素内生化 ,使其变成可以进行控制和预测的变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娇燕  郭继强  
本文兼顾劳动投入在质量维度上的变动,对技术进步方向进行再估算,并探讨技术进步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之间的偏向与要素丰裕度以及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关联。测算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替代弹性呈现总互补关系,技术进步方向在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偏向于实物资本,且技术进步方向与要素丰裕度变动的关联更加符合技术引致机制下的理论预期。技术进步方向呈现波动—资本偏向—波动三阶段特征趋势,与劳动收入份额的高位波动—下降—低位徘徊的变动趋势吻合。本文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劳动力市场要素禀赋特征经历转型节点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测算等相关研究兼顾劳动投入在质量维度上的变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周迪  
文章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及其分解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三种空间关联模式下主要渠道的技术进步对我国30个省份的三类人力资本水平的空间效应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三类权重下被解释变量和主要解释变量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与空间异质性;第二,对总人力资本水平而言,各个技术进步变量的三类效应基本上显著且稳健,省内空间效应基本上大于省际空间效应,其中FDI和出口技术溢出、自主研发投入、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等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的三类效应基本上为正,OFDI和进口技术溢出的三类效应基本上为负,高低技能劳动者就业之比的直接效应为负但间接效应为正;第三,对于高技术人力资本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其产生了空间负效应,其余变量产生了空间正效应;第四,对于低技术人力资本来说,除了研发投入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其空间效应为负外,其余变量影响都为正,且间接效应基本上大于直接效应;第五,地理经济距离矩阵下各变量的影响比空间邻接权重、地理距离矩阵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