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5)
2023(7091)
2022(5909)
2021(5611)
2020(4707)
2019(11063)
2018(10586)
2017(20207)
2016(10465)
2015(11603)
2014(11259)
2013(11570)
2012(10972)
2011(10165)
2010(9870)
2009(9287)
2008(9192)
2007(7864)
2006(7057)
2005(6324)
作者
(29947)
(25233)
(25131)
(23975)
(15717)
(11992)
(11220)
(9708)
(9446)
(8955)
(8743)
(8534)
(8235)
(8091)
(7937)
(7820)
(7547)
(7353)
(7201)
(6972)
(6477)
(6094)
(6007)
(5664)
(5627)
(5575)
(5285)
(5127)
(5049)
(4999)
学科
(57542)
经济(57505)
(24938)
方法(24616)
管理(24249)
数学(21281)
数学方法(21196)
(18789)
企业(18789)
中国(16224)
(13549)
(11926)
贸易(11920)
业经(11893)
(11670)
地方(11239)
产业(10289)
(10024)
(9454)
(9250)
农业(9047)
环境(7795)
结构(7509)
(7486)
技术(7420)
(7413)
金融(7413)
(7329)
银行(7319)
(7272)
机构
大学(158573)
学院(157198)
(80276)
经济(79349)
研究(61408)
管理(59685)
理学(51415)
理学院(50837)
管理学(50280)
管理学院(49978)
中国(46615)
科学(34643)
(34582)
(31780)
(29924)
研究所(27627)
经济学(27045)
财经(26343)
中心(25670)
经济学院(24466)
(24241)
北京(22997)
(22950)
(22783)
业大(20943)
(20865)
(20820)
师范(20694)
财经大学(19809)
科学院(18877)
基金
项目(107186)
科学(86320)
基金(81580)
研究(78183)
(72004)
国家(71575)
科学基金(60692)
社会(54318)
社会科(52027)
社会科学(52017)
基金项目(43167)
(38853)
自然(36823)
自然科(35912)
自然科学(35904)
自然科学基金(35379)
资助(34440)
教育(33333)
(32998)
编号(27555)
(25955)
(24935)
重点(24692)
国家社会(24431)
中国(23685)
(21968)
发展(21680)
教育部(21653)
(21409)
成果(21028)
期刊
(85903)
经济(85903)
研究(48704)
中国(26234)
科学(24573)
学报(22710)
(21385)
管理(21057)
(19859)
大学(18176)
学学(17433)
经济研究(15527)
农业(14080)
业经(13860)
财经(13654)
问题(12807)
(12693)
金融(12693)
(12161)
(12155)
技术(11091)
国际(11075)
世界(10578)
教育(9208)
林业(8516)
技术经济(8388)
(8373)
(8101)
经济问题(8030)
统计(7512)
共检索到231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借助DEA方法对2008~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森林公园旅游效率进行测算,并且采用TobiT模型重点研究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总体较高,但是省域之间差别较大;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具有倒U型的显著影响,即对外开放程度对于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边际贡献存在递减效应;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例)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产业结构高级化成为推动旅游效率改善的内在因素。森林公园密度、城市人口密度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南方林区与西南林区相对于华北林区来说,优越的地理条件更容易提高森林公园旅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合理的资本投入对于优化森林资源配置、提升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具有明显的基础作用。借助DEA方法对2008-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森林公园旅游效率进行测算,并且采用TobiT模型深入探讨资本投入对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影响,包含资本结构与资本规模两个方面。研究发现:资本结构(国有资本投入比例)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具有非线性倒U型的显著影响。另外,当年资本投入规模存在冗余,资本转化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并且资本的产出弹性相对较小是造成当年森林公园旅游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区域发展水平、交通条件以及森林公园密度都对森林公园旅游效率产生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西南林区相对于其他林区来说,森林公园资源的旅游利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丁振民  赖启福  黄秀娟  朱佳佳  林萍萍  
基于我国大陆31个省市2003~2014年森林公园的面板数据,以传统的经济带为研究的宏观单元空间,运用DEA效率测算方法对我国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进行了测算;成功地借助多种收敛检验模型对不同地理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差异水平以及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呈两端高中间低的"V"谷状,并且各经济带内的旅游效率均呈上升的趋势,但是各经济带内的旅游效率波动程度差异较大;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改善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效率的提高,西部地区对全国旅游效率的改善贡献较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秀娟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效率进行研究,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测算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TFP),比较中国31个省区间和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效率及TFP增长率。结果显示:省区间比较,上海、浙江等地区的效率最高,贵州、山西等地区的TFP增长率最高;三大区域间比较,东部地区的效率最高,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大,西部地区的效率和TFP增长率都最低。最后,从要素投入、旅游吸引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对影响效率大小及其差异的原因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提出继续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兰思仁  戴永务  沈必胜  
在全面回顾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三十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总结归纳出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三十年发展的五条基本经验:思想观念是"总开关",政府主导、加强领导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关键,市场需求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原动力,广筹资金、创新机制是森林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资源保护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哲根  刘安兴  许祖福  陈学堂  陈安统  
森林公园是基于自然保护前提下的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地 .森林公园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适宜开发多种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 ,可归为 9大类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总体上表现为融自然美、运动美、健康美、成就美于一体的旅游产品风格 ,给游客形成生态回归的意境流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成功开发决策应重视产品市场定位、产品创意与创新 ,并作出可持续的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规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兴国  王建军  
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王兴国王建军在众多的旅游活动中,生态旅游蒸蒸日上,已成为发展较快、最有生命力的旅游形式。什么是生态旅游?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依据。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赞同以简炼的文字界定,即: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秀娟  林秀治  
【目的】以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森林公园为对象,研究其旅游效率,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基于DEA的效率测算方法,选择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为产出变量,森林公园面积、当年投入资金和职工人数为投入变量,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工具DEAP2.0版本软件中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效率测算模型,以国家林业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我国大陆各省森林公园数据为依据,测算各省森林公园2009—2013年各年不变规模下的旅游效率。然后,基于供给需求理论,选择森林公园所在省级区域的人口密度、城镇化率、人均GDP、高级别旅游资源密度、森林公园密度、高等级公路密度以及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资金投入强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和平  
通过分析湖南森林旅游、森林公园发展状况,综合其外部环境、内部条件,总结了不同阶段湖南森林公园以及森林旅游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就发展失衡、多头管理、产品单一等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森林旅游需要制定的对策,为湖南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安然  陈钦  黄秀娟  
森林资源旅游利用效率研究能够为生态服务价值提升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文章首次将森林资源的旅游利用过程分解为旅游空间和旅游服务两个生产过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多元回归等方法,从全产业链视角研究森林资源的旅游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全国森林资源旅游利用的空间生产效率和服务生产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56和0.74,省际间差异较大。(2)森林资源质量对数、政府生态保护投入对数对空间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0940和0.0852;两者对空间生产效率具有显著交互负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236。得出森林旅游空间生产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发现政府生态保护投资和森林资源质量对森林旅游空间生产效率具有非线性影响。(3)森林公园总投资对服务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生态保护投资、旅游设施水平对服务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生态保护投资、车船数量、游道长度、床位个数四个变量的对数对服务生产效率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439、-0.0454、0.1043和0.0406。揭示出森林资源旅游利用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类型旅游设施对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影响。文章提出加大政府生态保护投入、调整优化森林公园资本结构、制订休闲度假等森林旅游资源标准有助于提高森林资源旅游利用效率的政策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世东  陈鑫峰  
本文通过对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量、旅游收入等指标变化的研究,以及对不同省(区、市)、规划分区、全国4大地区各指标的变化与所占份额等方面的分析,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轨迹。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急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快速成长阶段,具有时间分布上的加速现象、空间分布上的位移现象、游客量与旅游收入上的耦合现象、在全国旅游业地位上的提升现象。预测分析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森林公园事业还将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到2010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将由目前的1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东亚  
森林旅游是我国新兴的一项事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污染的加剧,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调。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一种安祥、舒适、清新的森林环境,形成一股森林旅游的趋势。森林旅游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林区内野餐、宿营、狩猎、垂钓、划船、漂流、乘车、骑马、疗养、森林浴、登山、滑雪、探险、摄影、观光、科学考察、宣传教育等,将会使人们直接享受到"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平均值为0.355 7,旅游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在总体非技术效率中,人为可控的非技术效率占74.39%,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中国省域之间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发展不平衡,旅游效率波动幅度0.201 5,并且东部地区旅游效率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相对较低。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增长潜力较大,各省平均增长潜力为1 378万元,但是大多数省份是由于管理无效造成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芳芳  黄秀娟  
基于动态网络DEA方法,构建森林公园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以福建省内24个森林公园为例,借助DEAP 2.1软件测算效率后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显示:⑴福建省24个森林公园中旅游综合效率最高为1.000,最低为0.007,资源利用程度总体上有待提高,资源禀赋、政府支持、经营管理等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⑵2011—2019年,森林公园生产过程效率总体上高于服务过程效率,服务过程效率大于生产过程效率的森林公园有5个,小于的有18个,龙岩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效率、生产过程效率和服务过程效率均为1.000;⑶在森林公园两阶段旅游效率矩阵图中,机会区的森林公园数量最多,不同区内采取的策略不同。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各项支持力度,注重环境保护,并兼顾不同阶段旅游效率,拓展新型旅游营销渠道,改善软硬件设施和开发高质量旅游产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曹先磊  贾小茹  
发展森林公园旅游产业不仅是把森林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两山”理论的客观要求。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及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测度森林公园资源禀赋,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对其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外部市场占有率和内部产业综合效率角度检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增加森林公园面积、提高国家级或省级森林公园比例,对当地及邻近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从长远看存在明显的“资源福音”效应;(2)相较于森林公园数量增加,提高高等级森林公园比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3)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改善区域森林公园资源禀赋,主要是通过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和提高产业综合效率来推动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发展;(4)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对当地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也反映了我国不同区域间森林公园资源禀赋优化利用对其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拉动作用小于区域间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导致的挤压效应。最后,文章提出了把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以及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