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24)
- 2023(2647)
- 2022(2275)
- 2021(2046)
- 2020(1782)
- 2019(4057)
- 2018(3907)
- 2017(7385)
- 2016(4159)
- 2015(4591)
- 2014(4435)
- 2013(4431)
- 2012(4206)
- 2011(3386)
- 2010(3450)
- 2009(3165)
- 2008(3599)
- 2007(3223)
- 2006(2772)
- 2005(2529)
- 学科
- 济(16197)
- 经济(16183)
- 业(15609)
- 管理(15485)
- 财(12568)
- 企(12333)
- 企业(12333)
- 出(10573)
- 贸(10493)
- 贸易(10491)
- 易(10434)
- 务(8976)
- 财务(8974)
- 财务管理(8941)
- 企业财务(8469)
- 口(7910)
- 出口(7909)
- 出口贸易(7909)
- 方法(7418)
- 数学(6791)
- 数学方法(6763)
- 中国(5350)
- 劳(5078)
- 劳动(5061)
- 法(5057)
- 农(4974)
- 农业(3761)
- 财政(3286)
- 政(3014)
- 税(2907)
- 机构
- 大学(54750)
- 学院(54546)
- 济(26835)
- 经济(26458)
- 管理(19039)
- 研究(16264)
- 理学(16135)
- 理学院(16010)
- 管理学(15859)
- 管理学院(15764)
- 财(15448)
- 中国(13802)
- 财经(11609)
- 京(10834)
- 经(10538)
- 经济学(9728)
- 经济学院(8973)
- 江(8491)
- 财经大学(8451)
- 所(7963)
- 科学(7821)
- 中心(7370)
- 贸(7232)
- 研究所(6704)
- 北京(6702)
- 州(6303)
- 农(6235)
- 商学(6224)
- 院(6197)
- 商学院(6178)
共检索到88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中华 潘咏春 王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业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形成规模。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我国对外劳务派出人数每年仅有数万人,年收入不足亿元,而到2009年,我国全年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国权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通过对外经济援助的方式,对外输出劳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劳务输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那时主要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来输出劳务人员。经过20世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善玲 邹斌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外劳务合作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输出的劳动力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输出机构体制、规范劳务输出合同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对外劳务输出 合法权益 对外劳务合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家桔
从目前实践来看,《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颁布并未真正解决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界定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借鉴域外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可以通过转变法律规制重心,改变界定适用范围方式,明确不符合规定的派遣员工的相关出路和完善配套制度等,完善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
关键词:
劳务派遣 适用范围 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帆
本文结合劳务派遣的基本理论,对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雇主责任分配规则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规范我国劳务派遣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劳务派遣 雇主责任 补充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述荣
因对劳务派遣协议的法律性质定位不明确,导致劳务派遣立法理念和具体规范均出现偏差,如认为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存在单独的纠纷,用工单位负协助处理义务,用工单位只有在标准劳动关系中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才能退回劳动者。劳动关系建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合同可以统称为劳动关系领域的合同,包括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合同。劳务派遣协议应是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合同,其法律适用原则是《劳动法》有规定适用《劳动法》的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关键词:
劳动关系领域的合同 劳务派遣 退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倪雄飞
劳动法律中有关劳务派遣的条文没能有效规制劳务派遣的发展,劳务派遣规模不但越来越大,而且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也遭受巨大损害。要控制派遣规模的扩张,使劳务派遣重新成为正规雇佣制度的一种补充用工形式,必须严格规制劳务派遣期限,这是有效控制派遣规模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劳务派遣 派遣协议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问清泓 宋晓波
逆向劳务派遣是一种逃避法律责任的假派遣,它极大的损害了派遣员工的合法劳动权益。笔者通过分析逆向劳务派遣法律性质,判定逆向派遣的违法性,从限制劳务派遣行业范围、提高劳务派遣机构资质、保障劳务派遣员工平等权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规制逆向派遣行为。
关键词:
逆向劳务派遣 法律性质 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帆
劳务派遣的快速发展符合了当今社会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但在另一方面也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以及对劳动力市场上的正规雇用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现行的"单一雇主"规制模式的漏洞以及在许多情况下的不合理性非常明显,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并不相符。我国对劳务派遣规制模式的选择,应当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劳务派遣政府规制立法的经验教训,确定公权力在劳务派遣中应该涉及的领域,通过"共同雇主"模式对劳务派遣进行有限的政府干预。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务派遣 共同雇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凌林 林卉
本文以侵权法中的"共同雇主责任"理论为视角,通过考察德、美、日等国家对劳务派遣关系中"共同雇主责任"的法律规制模式和途径,审视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关系中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雇主责任"分担规制,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劳务派遣 雇主责任 共同雇主责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秦文献
逆向劳务派遣被普遍认为是无效派遣,而实际上逆向劳务派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争议的逆向劳务派遣仅限于要派单位在未解除或终止此前的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情形下刻意使员工转变身份的狭义范畴。对此,应当确认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已经解除,逆向劳务派遣才有效。而法律规定的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应为倡导性适用,而非强制性执行。
关键词:
逆向劳务派遣 效力 适用范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丽雯 王书玉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企改革的启动,越来越多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加入到被派遣劳动者行列,被派遣劳动者人数剧增。为规范迅猛发展的劳务派遣行业,切实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陆续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然而现实中,我国劳务派遣中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仍不容乐观。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国劳务派遣中同工不同酬现状及成因,比较分析了境外劳务派遣的成熟实践,进而提出了明确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义务主体地位及其具体义务、明确"同工""同酬"的判断标准、明确和细化违反"同工同酬"规定的法律责任、完善行政主管机关的监管法律制度以及完善同工同酬的权利救济途径等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同工同酬 劳动合同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