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5)
- 2023(5687)
- 2022(4604)
- 2021(4583)
- 2020(3722)
- 2019(8538)
- 2018(8531)
- 2017(14142)
- 2016(9364)
- 2015(10415)
- 2014(10767)
- 2013(9624)
- 2012(8981)
- 2011(8407)
- 2010(8694)
- 2009(7597)
- 2008(7455)
- 2007(6847)
- 2006(6152)
- 2005(5953)
- 学科
- 济(22527)
- 经济(22489)
- 教育(20188)
- 管理(19079)
- 业(17732)
- 中国(14381)
- 企(14253)
- 企业(14253)
- 方法(9607)
- 学(9260)
- 理论(9141)
- 数学(8198)
- 数学方法(8006)
- 财(7850)
- 教学(7495)
- 农(7050)
- 制(6577)
- 技术(5740)
- 银(5504)
- 银行(5496)
- 行(5283)
- 发(4848)
- 融(4756)
- 金融(4756)
- 业经(4704)
- 务(4698)
- 财务(4683)
- 财务管理(4672)
- 企业财务(4516)
- 农业(4463)
- 机构
- 大学(118579)
- 学院(114071)
- 研究(44291)
- 济(35338)
- 经济(34135)
- 管理(34004)
- 教育(30937)
- 理学(28542)
- 理学院(28040)
- 中国(27444)
- 管理学(27260)
- 京(27043)
- 管理学院(27003)
- 范(26917)
- 师范(26746)
- 科学(26519)
- 所(22525)
- 师范大学(21965)
- 江(20708)
- 研究所(20403)
- 中心(19848)
- 财(19736)
- 技术(18393)
- 农(18375)
- 北京(18050)
- 职业(17040)
- 州(16220)
- 院(15861)
- 业大(15280)
- 财经(15039)
- 基金
- 项目(71155)
- 研究(58398)
- 科学(57322)
- 基金(48014)
- 家(41832)
- 国家(41289)
- 教育(37061)
- 科学基金(34092)
- 社会(33542)
- 社会科(31443)
- 社会科学(31437)
- 省(29251)
- 划(27533)
- 编号(26221)
- 成果(24752)
- 基金项目(23916)
- 课题(22646)
- 自然(21100)
- 自然科(20645)
- 自然科学(20638)
- 自然科学基金(20282)
- 资助(19917)
- 年(19267)
- 重点(18076)
- 性(17979)
- 部(17930)
- 规划(16863)
- 教育部(16028)
- 发(15991)
- 项目编号(15576)
共检索到191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陈庆合 郭立昌
夏商周奴隶社会背景下,"百工"身份确立,手工业内部初步分工,"仆庸土田"与农业生产者进一步分化,"商人"称谓与"本农末商"风气形成。"隐性"职业教育促使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土木建筑工程技术更进一步发展,受此影响与之相关的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
关键词:
夏商周 隐性 职业教育 技术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燕
峡江地区地质环境恶劣,但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夏商周时期,凭借天然的资源优势,该地的社会经济亦呈现出多种经济模式协调发展的特点。近年来,考古发掘工作更加重视收集整理反映经济形态的出土资料,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据。本文即综合运用考古出土资料、古文献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峡江地区的资源与经济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角度出发,系统研究峡江地区夏商周时期多种模式并存的经济结构,涉及的产业包括渔猎、家庭饲养、农业、制盐、铸铜、冶铁、纺织和髹漆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宝敏 李智勇
夏、商与西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由兴起到繁盛的重要历史时期。先民们为了发展农业而大面积毁林开荒,砍伐林木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致使破坏森林资源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并时常引发生态危害。为了节制森林利用和减缓生态破坏,更有效地保护利用森林资源,产生了某些较原始的关于森林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思想意识,包括对森林动植物的图腾崇拜,五行学说对“木”的认识,阴阳学说与生态安全,森林与生态资源持续利用等思想。在这些朴素的生态思想意识的支配和指导下,相对加强了对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昌
税,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税,是引起经济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推动力;税,是政府调节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杠杆。税收作为典型的政治经济学,能够集中而深刻地反映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脉络,清晰透视王朝兴败盛衰的运动轨迹。远古时代,中国大地上活跃着诸多从事农业耕作的部落,当时生产力低下,没有剩余产品,没有国家,没有阶级,当然也没有税收。相传伏羲氏结绳捕鱼,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构木为巢,神农氏遍尝百草。他们分别代表中国远古的渔猎时代、火器时代、巢居时代和农耕时代,这是人类早期经历的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玲玉
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操作是指通过对隐性课程进行有目的预设和系统性规划,使之以直观可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实施有效的组织管理、过程控制、考核评价,强化其正面性效能,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以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为对象,探讨了课堂(教室)之外、专业范围之内,在互动活动层面的动态隐性课程显性化作法,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兰杏芳
高职教育应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向注重发展职业能力与建构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知识、人格和文化的统一。这就必须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的涵义及其作用进行论述,并对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提出建设。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玉顶
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的并存,其原因是政府、企业、个人利益存在博弈性。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制度上创造条件,促使劳动者流动,使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显性化,实现就业制度的均衡,消除利益摩擦。
关键词:
隐性失业 隐性就业 制度变迁 利益摩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雄
高校德育工作以往对教育的内容研究较多,而对实施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研究不够。当前,研究青年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心理过程,从而确定普遍地易于学生所接受认可的工作策略是高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通过隐性化德育教育的思考,提出了加强高校“隐性化”德育课程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高校 德育 隐性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德刚
网络能够将各种传播形态和方式集于一身,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和灵活性,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基于网络载体的传播优势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方式,以网络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引入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巧妙设置媒介议题,并选择合适的隐体,疏通和引导网络舆论,在网络载体上开展润物无声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网络载体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意见领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全全 姜大源
无论是教育内容所传授的知识类型,还是教育对象所具有的智力类型,比较“复杂”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论,在理念、模式、方法等诸领域,与经典的重在“育人”本身而无具体明确的“职业目标”的教育,即比较“单纯”的普通教育的学说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文章从管理科学关于知识管理的观点,提出以“隐性知识管理”为基础来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论,提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教育学和教学论侧重于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职业教育学和教学论则侧重于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的新观点,这为探求“普职”差异并为寻求解决差异的手段及其理论依据———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拓展了新视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文婷 高忠明 盛子强
知识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对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研究。本文从隐性知识的分类、隐性知识的获得路径、隐性知识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和隐性知识对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启示这四个方面,对近十年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对隐性知识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隐性知识 职业教育 研究述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凤翔
隐性经验是个体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习得的直接经验。隐性经验的学习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在实习与实践中学习隐性经验 ,是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性与应用性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有效措施。现代师徒模式和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有助于学生学习隐性经验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职业教育活动周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性、常态性活动至今已举办两届。在此期间,职业教育日益受到民众关注与社会认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潮汹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观渐成时代风尚。基于这一点,职业教育活动周可以说是以观念变革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发展由大到强的一次思想启蒙。继续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对于不断深化和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认识,推动职业教育开创新局具有重要意义。关照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未来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展的着眼点必须从自上而下的制度推动转向由下而上的自主驱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平利
如果"职业教育"与"企业训练"在理念上无本质区别,职业教育就成为企业训练在学校的延伸,这是一种与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相悖的"训练性职业教育"现象。本文从职业教育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出发,分析"训练性职业教育"和"教育性职业教育"的本质区别,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应当理性寻找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哲学基础,将陶冶教养、启迪灵性和发展个性贯穿于"教育性职业教育"的始终,将培养达到"自由境界"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目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性 训练性 教育哲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