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3)
2023(3881)
2022(3394)
2021(3122)
2020(2665)
2019(5776)
2018(5512)
2017(10591)
2016(5761)
2015(6389)
2014(6340)
2013(6513)
2012(6172)
2011(5756)
2010(5824)
2009(5517)
2008(5214)
2007(4675)
2006(4454)
2005(3925)
作者
(19442)
(16356)
(16034)
(15159)
(10262)
(7972)
(7203)
(6275)
(6223)
(5754)
(5739)
(5561)
(5533)
(5207)
(5107)
(5066)
(4994)
(4928)
(4917)
(4801)
(4187)
(4034)
(3962)
(3861)
(3756)
(3658)
(3628)
(3582)
(3376)
(3351)
学科
(23645)
经济(23610)
管理(14543)
(12548)
方法(11168)
(9164)
企业(9164)
数学(8688)
数学方法(8534)
(6858)
(6384)
中国(5731)
(5415)
农业(5305)
业经(5143)
理论(4691)
地方(4653)
(4041)
人民(3935)
(3867)
贸易(3864)
结构(3704)
(3685)
消费(3584)
环境(3579)
收入(3402)
(3219)
(2935)
(2908)
水平(2906)
机构
学院(88393)
大学(87573)
研究(34763)
(31520)
经济(30699)
管理(29982)
理学(25439)
中国(25339)
理学院(25023)
管理学(24338)
管理学院(24179)
科学(23985)
(19958)
(18752)
(18628)
研究所(17017)
(15117)
农业(15082)
中心(14876)
业大(14559)
(14106)
(14069)
师范(13826)
(13208)
北京(12969)
财经(11821)
(11631)
师范大学(11310)
(11287)
(10708)
基金
项目(58766)
科学(45637)
基金(42968)
(39805)
国家(39468)
研究(37675)
科学基金(32616)
社会(23887)
自然(23351)
(23223)
自然科(22762)
自然科学(22751)
基金项目(22688)
社会科(22587)
社会科学(22580)
自然科学基金(22345)
(20509)
资助(19198)
教育(17126)
编号(13837)
重点(13490)
(13125)
计划(12570)
(12281)
科研(11850)
(11096)
科技(10589)
课题(10577)
创新(10413)
成果(10283)
期刊
(40454)
经济(40454)
研究(26424)
中国(18124)
学报(17884)
科学(16764)
(16507)
大学(12820)
学学(12203)
农业(11539)
管理(11099)
(10351)
教育(7774)
业经(7257)
经济研究(7092)
(7004)
(6566)
旅游(6566)
(6566)
(6423)
(5917)
金融(5917)
技术(5455)
财经(5385)
学刊(5287)
旅游学(5276)
游学(5276)
商业(5234)
业大(4909)
资源(4883)
共检索到135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子千  
将旅游消费分为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是旅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观点,这一观点认为,住宿、餐饮、长途交通、游览等作为基本旅游消费,占总旅游消费的比重会随居民收入增加而下降;购物、娱乐、邮电通信消费等消费作为非基本旅游消费,占总旅游消费的比重会随居民收入增加而上升。以往的研究在总体上倾向于支持上述观点,但是,由于逻辑问题和数据可比性问题,使得这种结论并不可靠。本文利用旅游抽样调查自身的数据,对居民收入和各项旅游花费占总花费的比重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上述经典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由于住宿、餐饮、长途交通、游览等具有不同档次,随着收入的增加,旅游者用于这些方面的消费占旅游花费的比重未必会下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苗苗  
Web 2.0时代的到来给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应用模式促使旅游行业中各参与角色功能范围的重新划分。游客、政府、景区、旅行社和独立旅游网站如何重新认识行业分工对于旅游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鲁澎  
1991年6月25日—6月28日,世界旅游组织在加拿大召开了“旅游统计国际大会”。经过三天议程,形成了“旅游统计国际大会建议书”,其中对一些旅游基本概念重新作了定义:1.旅游——旅游是指一个人旅行到他或她通常环境以外的地方,时间少于一段指定的时段,主要目的不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慧  侯雅楠  
规范政府间收入划分是规范现代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与"营改增"收入划分调整过渡期平稳转换的关键性因素。从内涵界定与外延表现的维度考察,理论上政府间收入划分涉及既独立又具有内在逻辑连接的五个命题。系统探析与有效实施这项改革应突破税种划分的单一局限性,在契合与协同支出责任划分与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框架下确立政府间收入集中与分散的适度性,并在体制设计中植入激励机制以权衡收入划分中的利益关系,继而针对改革的现实约束条件构建合意的收入划分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菊凤  
理论知识源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规律的概括,它由一系列组织起来的概念形成,建构出一套系统的关于某一领域的解释性知识。绝大多数理论是在研究者的知识探求兴趣中自发形成的,极少数出于威权或功利需要而形成(人文社科领域)。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能指导或预测实践,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检验并完善。魔鬼借浮士德的身份说出的"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一语,基本道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循环往复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秀琼  
根据游客消费行为特征中的旅游者访问频率、逗留时间以及旅游景点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本文引入旅游显性比较优势、旅游位序比指数,采用四象限分类法将旅游区分为重点旅游区、深渊旅游区、崛起旅游区和传统旅游区四类。本文进一步结合Bult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Plog的旅游者心理学分类理论研究基于旅游者角度的旅游区划分在旅游市场营销中以及旅游流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秀玲  上官铁梁  
采用TWINSPAN分类法,根据旅游对森林植被影响程度,划分为6个旅游等级影响区,反映了以游径为轴线的旅游影响水平空间格局变化规律;对12个旅游影响指标相关分析表明,有3对旅游影响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关系。其中剔除树桩影响系数和游径距离为极显著相关,旅游垃圾影响系数和剔除树桩影响系数、旅游垃圾影响系数和游径距离这2对指标均为显著相关;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有5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81.88%,这5个主成分与12个旅游影响指标中的7个旅游影响指标关系密切。以7个旅游影响指标进行的旅游影响区等级划分与12个旅游影响指标所得结果是一致的,这就简化了旅游对植被影响评价和影响区等级划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冉鑫  
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分析省级行政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空间分布特征,将各省区旅游经济发展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地区经济与旅游同步发展型、地区经济先于旅游发展型、地区经济与旅游业欠发达型和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型,并进一步探讨各类型的省市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优势和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隋建利  刘金全  
本文基于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率年度数据,利用非线性MS(M)-AR(p)模型,刻画中国旅游经济周期多阶段性的复杂动态变迁过程,并对未来三年内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可能走势及其所处区制进行预测。结论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周期处于"中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最大、持续性最强,处于"快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最小、持续性最弱,处于"低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居中、持续性也居中;(2)国内旅游经济在2000-2003年、2008-2010年处于"低速增长区制",在2004年、2011年处于"快速增长区制",在1996-1999年、2005-2007年、2012-2013年处于"中速增长区制";(3)国际旅游经济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胡最  李经龙  刘法建  
以大陆31个地区2000—2012年入境旅游产业发展数据为例,综合利用产业集中指数、区位熵、偏离—份额分析等方法,揭示入境旅游产业结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进一步对各产业部门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2000—2012年大陆入境旅游产业各部门均获得一定程度发展,长途交通、购物、住宿部门在入境旅游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入境旅游产业集中指数及专业化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带特征。结构性因素与竞争性因素对入境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显著的地带效应,结构因素对东部地区入境旅游经济的贡献较大,对中部地区的贡献较小,2000—2012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增长中"结构红利"现象明显。根据动态SSM分析结果,可将入境旅游各产业划分为4种类型,交通、游览、购物总体上属于结构驱动型产业,住宿、餐饮、邮电通信属于竞争力驱动型产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白廷斌  
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划分区域旅游业地域发展类型是一个新的尝试。文章以滇西北旅游区大理、丽江、迪庆、怒江 4个旅游片区为旅游业发展地域单元。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结合各地域所处的发展阶段 ,以各地域的发展特征和定量指标为依据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将滇西北旅游业发展划分为起步型、成长型和成熟型 3个地域类型 ,为进一步的普遍适用的旅游业地域系统发展类型划分提供实证研究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建军  孙根年  赵多平  
文章利用1985~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及2006~2007年中国30个省区截面数据,采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交通客运量与旅游客流量的关系及地域差异。结果发现:(1)从时间序列来看,旅游客流量与交通客运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均衡关系,入境客流量与航空客运量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铁路客运量和公路客运量与入境客流量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航空客运量和公路客运量与国内旅游客流量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铁路客运量与国内客流量无格兰杰因果关系。(2)从30个省区的截面数据分析,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春雷  
区域旅游规划是一门交叉性的应用学科,它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宏观指导和动态调整作用。文章从区域旅游规划的重新界定入手,阐述了其主要理论依据和一般演进模式,并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的3个显著特点,即市场导向、学科融合和结构调整。最后,从市场经济和学科发展的双重角度,指出了区域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范能船  
本文对制订旅游基本法所处的世界旅游发展新形势重新作了概括,进而阐述了世界各国制订旅游基本法的主要情况,同时重点阐述了世界各国旅游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文章对旅游基本法和其它旅游法规的关系也作了论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旅游心理和行为已经成为当今旅游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旅游者心理和行为,也包括旅游中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和行为。在借鉴和赶超国外研究的同时,旅游心理和行为本土化特色研究无疑是国内学者的愿望和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从研究支点和方法使用上加以明晰,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