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9)
- 2023(11759)
- 2022(10024)
- 2021(9113)
- 2020(7791)
- 2019(18040)
- 2018(17732)
- 2017(33979)
- 2016(19156)
- 2015(22445)
- 2014(22948)
- 2013(22263)
- 2012(21514)
- 2011(19755)
- 2010(20160)
- 2009(18284)
- 2008(18285)
- 2007(16739)
- 2006(14695)
- 2005(13489)
- 学科
- 济(86663)
- 经济(86582)
- 管理(49333)
- 业(49268)
- 方法(37904)
- 企(37220)
- 企业(37220)
- 数学(33997)
- 数学方法(33719)
- 中国(29789)
- 农(24565)
- 地方(23087)
- 财(19681)
- 业经(17815)
- 农业(16783)
- 贸(15704)
- 贸易(15690)
- 学(15195)
- 易(15105)
- 制(14819)
- 银(13872)
- 银行(13845)
- 融(13740)
- 金融(13738)
- 理论(13504)
- 教育(13418)
- 行(13305)
- 地方经济(12880)
- 技术(12632)
- 发(12406)
- 机构
- 大学(277191)
- 学院(276233)
- 济(113810)
- 经济(111244)
- 管理(100126)
- 研究(97193)
- 理学(85280)
- 理学院(84200)
- 管理学(82701)
- 管理学院(82173)
- 中国(71834)
- 京(59604)
- 科学(57839)
- 财(52740)
- 所(50001)
- 农(47445)
- 研究所(44987)
- 中心(44968)
- 江(44536)
- 范(41504)
- 财经(41466)
- 师范(41142)
- 业大(39557)
- 北京(38513)
- 经(37564)
- 农业(37058)
- 经济学(35457)
- 州(35253)
- 院(34455)
- 师范大学(32800)
- 基金
- 项目(174928)
- 科学(137732)
- 研究(133526)
- 基金(122789)
- 家(105191)
- 国家(104151)
- 科学基金(88610)
- 社会(82748)
- 社会科(78261)
- 社会科学(78236)
- 省(71008)
- 教育(66422)
- 基金项目(64504)
- 划(60118)
- 编号(57001)
- 自然(54797)
- 自然科(53524)
- 自然科学(53507)
- 自然科学基金(52547)
- 资助(51237)
- 成果(47461)
- 发(42837)
- 课题(41970)
- 重点(40407)
- 部(40171)
- 创(36393)
- 教育部(34837)
- 发展(34807)
- 大学(34802)
- 展(34214)
- 期刊
- 济(129858)
- 经济(129858)
- 研究(86815)
- 中国(64841)
- 教育(49509)
- 农(43926)
- 学报(41470)
- 财(40644)
- 科学(37357)
- 管理(35731)
- 大学(32543)
- 农业(29882)
- 学学(29132)
- 技术(28687)
- 融(28388)
- 金融(28388)
- 业经(22153)
- 财经(21402)
- 经济研究(20920)
- 经(18441)
- 问题(17594)
- 职业(16307)
- 业(16140)
- 图书(14430)
- 贸(14198)
- 技术经济(14077)
- 坛(13679)
- 论坛(13679)
- 商业(13238)
- 统计(13006)
共检索到431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焕性 蒋承 李笑秋
从职业发展的视角对基层就业大学生的职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表明,整体看,基层就业大学生的职业前期了解不足、准备不足;已经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其专业对口率不高、学历层次较低等现象较为突出;而就未来的职业预期来看,计划离开当地的学生比例较高,印证了基层人才流失严重、基层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因此,建议相关机构加强宣传与合作,提高基层就业大学生就业的对口率和职业稳定性。
关键词:
基层就业 大学生 职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房欲飞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激烈的就业竞争迫使大学生的就业重心不断向基层岗位下移,要求高校对这一趋势做出回应。尽管国家一再对人才培养制度的各个环节进行面向基层的政策导向,但这些政策的落实却举步维艰。调研表明,当前高校仍然存在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脱离大学生基层就业实际、面向基层的社会实践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就业指导中基层就业导向不明等不利于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为此,亟需高校人才培养制度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孟欢 郑玉洁 蒋承
基于"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调查数据,本研究采用定位法分别构建了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声望型"与"权力型"社会资本变量,并利用工具变量讨论了两种社会资本对基层就业大学生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户籍类型、受教育水平、政治面貌的基层就业大学生在"权力型"社会资本和"声望型"社会资本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异。(2)社会资本对基层就业大学生的个人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权力型"社会资本对基层就业大学生个人收入的正向影响效应大于"声望型"社会资本。(3)社会资本对户籍为农村和性别为男性的基层就业大学生个人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城镇户籍和女性基层就业大学生而言,社会资本对其个人收入的正向影响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胜 牛丽
<正>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演变,使得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也必须适应新发展环境进行相应的改革与优化。现阶段众多学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都注重技能与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保证学生掌握技术与现代化发展高倍镜相吻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新兴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人才的适应性,保证培养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与国家发展基本需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兴明 曾宪禄
吸引农科类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对农村人口低素质化的纠偏,也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举措。基于582名农科类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以Multivariate Probit Model为分析工具,分析了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家庭条件、社会资本、家乡环境和三农认知状况对大学生服务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建议从学校教学改革、农村生产条件改善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促进农科类大学生向新型职业农民演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晓玲
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自2007年以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发工作受到国务院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并作为独立课程进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和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课程的不断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职业发展 就业指导 课程 效果与需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国昊 吴冰 白光林
以301名在江苏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文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考察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三个维度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职业目标确立在职业探索对职业策略实施的正向影响中有中介作用;(2)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对工作满意度有积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皑皑 杨钋
大学三年级学生面临职业和学业方向的选择,需要进行相应的准备。通过对北京市25所高校4654名学生的追踪调查数据,从职业准备方向和职业准备类型两个维度考察了三年级学生的职业准备策略,对学生的职业准备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个类型学生的特征、职业成熟度与准备类型的关系,以及家庭背景、个人、院校、专业对准备类型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学历层次及院校背景的学生,其职业准备类型和方向具有显著差异。高校应当从提高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入手,定位目标人群,对属于不同职业准备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职业定位及就业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会先 李松林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在我国是一门新兴课程,其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出现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步步发展的结果,课程的名称、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等核心概念是课程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厘清的内容。由于课程的新兴性及域外性,探索本土化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佳特
<正>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然而,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导致就业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构建一条精准的服务指导路径,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李斌编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本书的编写集结了多年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的老师集体智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费喜敏 王成军
本文利用5所专业和3所非专业农业院校的937个样本数据,主要采用统计描述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的方法,从高校和家庭的双重视角对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属于农业专业院校和学校组织农业基层就业宣传指导能提高农村基层就业意愿,211高校的大学生这一意愿更低;父母职业为专业农民和开办涉农企业的,以及父母收入高,对这一意愿有正向影响,父母职业为普通农民对子女到农村基层就业有负向影响;家庭所在地为东部地区,对这一意愿有正影响,而西部地区为负向影响。并提出建立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家乡就业创业等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房三虎 黄文勇 赵凤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对改善基层人才队伍机构、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锻炼青年人才培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基层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及岗位特点等多种因素,制约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从政策、社会、就业观念等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阐释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构建长效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定向培养人才;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宣讲,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合理设置基层就业岗位,实现人尽其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基层就业 长效机制 制度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蒋承 周京博 罗尧
因为融入或适应问题,当前基层就业大学生存在"用不上、留不住"现象,本文运用基层就业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他们在基层工作的当前状态以及对工作未来的信心,着重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两者的影响。研究发现:(1)只有人力资本中的工作经历和学生干部等因素对当前状态与未来信心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无显著影响;(2)工作经历主要通过择业动机、基层认知、工作参与等因素对当前状态和未来信心产生不同的影响路径和效果。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引导基层就业大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基层就业观念",让大学生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鹏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现阶段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山东省创业型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增强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实证研究 发展路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也在发生着重大的调整。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全面提出基层就业的项目计划,包括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基层见习项目、选调生项目、"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等。十年来,由这些项目所代表的基层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