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9)
2023(11685)
2022(9914)
2021(9041)
2020(7827)
2019(17922)
2018(17702)
2017(34146)
2016(18724)
2015(21516)
2014(21773)
2013(21540)
2012(19959)
2011(17913)
2010(18476)
2009(17738)
2008(17106)
2007(15777)
2006(13747)
2005(12592)
作者
(53431)
(44677)
(44506)
(42706)
(28139)
(21407)
(20626)
(17283)
(16933)
(15999)
(15040)
(15006)
(14211)
(14142)
(14117)
(14027)
(13674)
(13179)
(13118)
(12841)
(11277)
(11026)
(10881)
(10184)
(10181)
(10116)
(10103)
(9980)
(9089)
(8904)
学科
(72576)
经济(72472)
管理(57382)
(54771)
(46286)
企业(46286)
方法(32656)
数学(28624)
数学方法(28366)
(28007)
金融(28002)
(26575)
银行(26550)
中国(25742)
(25732)
(25601)
(22772)
(20300)
业经(16921)
(16859)
财务(16822)
财务管理(16779)
企业财务(15986)
地方(15426)
(14787)
(14024)
(14018)
贸易(14010)
(13651)
理论(13618)
机构
学院(266935)
大学(265546)
(110458)
经济(107886)
管理(99195)
研究(87359)
理学(84271)
理学院(83358)
管理学(82014)
管理学院(81493)
中国(73991)
(56839)
(54967)
科学(50763)
(44036)
财经(43988)
(43975)
中心(43559)
(42217)
(39607)
研究所(39427)
业大(37441)
经济学(35172)
北京(34617)
农业(34331)
(33809)
(33682)
师范(33355)
财经大学(32511)
经济学院(31897)
基金
项目(170342)
科学(132995)
研究(128384)
基金(121535)
(104179)
国家(103245)
科学基金(88308)
社会(80404)
社会科(76160)
社会科学(76131)
(68372)
基金项目(64226)
教育(60822)
(56517)
自然(54803)
编号(54155)
自然科(53488)
自然科学(53471)
自然科学基金(52536)
资助(49811)
成果(45576)
重点(38821)
(38382)
课题(37799)
(36566)
(36204)
(36026)
(33951)
创新(33904)
教育部(33382)
期刊
(121658)
经济(121658)
研究(80760)
中国(57246)
(47670)
(41417)
金融(41417)
(40490)
学报(39363)
管理(35391)
科学(35123)
教育(31730)
大学(30310)
学学(28529)
农业(25625)
技术(24164)
财经(22647)
(19339)
经济研究(19166)
业经(19149)
问题(16048)
理论(14251)
(13478)
财会(13305)
(13070)
实践(12852)
(12852)
(12783)
技术经济(12593)
统计(12067)
共检索到410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冲  丁冬  
金融案件专业化审判是金融发展对司法保障提出的新要求,但基层法院在金融审判庭设置上做法不一,不利于实现金融案件裁判的统一与高效。本文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内7家基层法院为研究样本,对民商事金融案件的审理数量、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上诉和改判及发回重审的比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实证检验基层金融审判建制专业化程度与审判质效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层金融审判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与其审理的金融案件数量不显著相关,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不一定能降低金融案件的上诉率和改判及发回重审率,也不一定能降低裁判过程中的错误率。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基层法院庭室分合的人案性有待提高,专业审判机构建制的存废应以专业案件和专业人员为决策重心,以专业案件的科学配比和审判质效为主要参考指标。建议以是否有利于实现司法专业化、是否有利于回应金融发展的司法需求为主要依据,确定基层专业金融审判机构的建制形式,优化基层专业金融审判的人案配比,细化专业金融审判质效评价体系,强化专业金融审判人才的纵向条线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韬  
设置金融法庭或者金融法院的建议主要是基于提升法院对金融案件审理的专业性以及保障司法独立审判这两方面的考虑,然而推行这项制度改革过程中所可能导致的社会成本负担以及我们需要面对的各种外在的约束条件也是不应当被忽视的,金融案件审判的司法组织体系改革需要有一个更为全方位的观察视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新勇  
基层金融机构法制工作亟待加强□戴新勇随着各金融网点向基层不断延伸,近年来基层金融机构的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金融机构法制观念不强,有的单位虽对金融专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能熟练操作,但对涉及经济的其它经济法规尚不能明了,致使常发生操作上的失误及一些犯罪...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丽莉  
随着企业与个人信用报告运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公众对信用报告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商业银行受理客户异议的次数也随之增加。通过对辖区基层金融机构征信异议处理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异议处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异议申诉流程复杂、处理效率低、内部协调机制不健全等。因此,基层金融机构应尽快制定征信系统异议处理操作规程,简化异议处理手续,提高异议处置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卫东   刘晋云   张林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亮  
新修定的《中国入民银行法》新赋予中国入民银行履行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的职责。各基层金融机构应主动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反洗钱内控体系,在各个业务领域对反洗钱风险进行控制,沟成一道坚不可催的反洗钱防线。 一、掌握知识,认清新形式 按“先知后行”原则,尽快掌握反洗钱知识,收集有关洗钱、反洗钱有关知识材料,主动了解目前国内、国际反洗钱最新劲态。充分认识反洗钱的重要意义,勇于担负起反洗钱这一重大职责。 二、树立法律意识.加大执法力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刚  
法治是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法律正义与社会正义的结合,其最佳状态是法律指引与行为模式相一致。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是由正当性理念推动的环境司法改革,对传统法治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改革的前提仍然是对法治基本原则的固守,不宜超越法治的底线。推动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乃至环境司法改革,必须坚持法治逻辑,须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以形式法治为原则,以实质法治为补充;以合法性为原则,以正当性为补充;以专业化为原则,以灵活性为补充;以法律正义为原则,以社会正义为补充;以被动司法为原则,以能动司法为补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国平  
本文对当前基层金融机构应急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伟建  徐笑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荣伟  
201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福建伟杰投资有限公司等诉福州天策有限公司营业信托纠纷案中依据金融监管规章作出保险公司股权代持无效的裁决后,金融审判与金融监管的关系陡然成为一个近两年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强监管的背景下,该问题尤为突出,在学者、金融实务和司法审判者之间引起诸多讨论、疑问和反思。就此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庭室也通过不同渠道对之予以进一步阐释和说明。例如,2018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生平  王兴华  武守九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雪  
金融资管业务往往通过民事合同的安排来达到降低交易成本、规避金融监管的目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机构通过《资管新规》等一系列监管政策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穿透式"监管。金融商事审判机关在制定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如何针对违反监管政策的金融交易合同做出公允的裁判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合同法第53条3、4、5款的适用空间为何,以及金融商事审判如何在现行法的框架内防范实现风险防范的目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晓红  
《九民会议纪要》确立了金融监管规章可以借由“公序良俗”通道否定合同效力的裁判思路,但该路径既没有为司法实践提供清晰、统一的适用标准,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简单、泛化适用倾向。比较而言,金融监管规章作为习惯进入商事审判是当下司法实践相对妥适的选择,不仅契合司法裁判追求确定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需求和商法追求私法自治、行业自治的题中之义,也利于推进金融商法、金融监管与金融司法的协同共治,实践中也具有可行性。为了更好地发挥习惯对金融监管规章进入商事审判的过滤作用,应审慎理解习惯与公序良俗的关系,正确认识“公序良俗”路径与“习惯”路径的关系,发挥好商会、行会等自治性组织的监督、指引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详  延然  
在国家学位制度下,学位授予权是"具有知识属性的行政权",学位授予行为呈现行政行为与自治行为并存的"二象性"特征。司法实务中,法官通过能动的作为,将"学术自治"进行行政程序化处理,回避了对学术问题的干预。从对司法审判的分析发现,解决学位纠纷,要处理好民事领域的自治行为和行政领域的赋权行为的冲突和融合。在制度创新上,既可以借用司法审判改革的"三审合一"模式,也可以参照行政复议设计前置化、非诉化的争议解决机制。在完善学位授予制度时,需要围绕知识创新的本质来设立学位授予相关的实体规则以及程序规则,对高校及内设机构的学位授予行为进行实体与程序的双重规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