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2)
- 2023(9042)
- 2022(7896)
- 2021(7132)
- 2020(6205)
- 2019(14480)
- 2018(14208)
- 2017(28161)
- 2016(15414)
- 2015(17819)
- 2014(18433)
- 2013(18672)
- 2012(17940)
- 2011(16578)
- 2010(17054)
- 2009(16110)
- 2008(16066)
- 2007(14747)
- 2006(13297)
- 2005(12233)
- 学科
- 济(95630)
- 经济(95555)
- 管理(42953)
- 业(36511)
- 方法(32830)
- 数学(29286)
- 数学方法(29004)
- 企(27782)
- 企业(27782)
- 地方(22600)
- 中国(22539)
- 农(19508)
- 学(18629)
- 财(17241)
- 业经(15054)
- 地方经济(13919)
- 制(13858)
- 农业(12962)
- 贸(12148)
- 贸易(12143)
- 环境(11808)
- 易(11620)
- 和(11012)
- 银(10969)
- 银行(10947)
- 融(10881)
- 金融(10879)
- 经济学(10875)
- 行(10431)
- 发(9902)
- 机构
- 大学(240224)
- 学院(239433)
- 济(109895)
- 经济(107449)
- 研究(87717)
- 管理(87516)
- 理学(73404)
- 理学院(72460)
- 管理学(71232)
- 管理学院(70780)
- 中国(67234)
- 科学(52563)
- 京(51927)
- 财(49246)
- 所(45999)
- 研究所(41193)
- 农(41067)
- 中心(39990)
- 财经(38658)
- 江(38131)
- 经济学(35426)
- 经(34707)
- 业大(34283)
- 北京(33284)
- 农业(32119)
- 范(31699)
- 经济学院(31676)
- 师范(31453)
- 院(30721)
- 州(29861)
- 基金
- 项目(147007)
- 科学(114678)
- 研究(106400)
- 基金(105962)
- 家(91726)
- 国家(90999)
- 科学基金(76821)
- 社会(68726)
- 社会科(65083)
- 社会科学(65061)
- 省(56976)
- 基金项目(56149)
- 自然(48216)
- 划(47938)
- 教育(47748)
- 自然科(46996)
- 自然科学(46980)
- 自然科学基金(46080)
- 资助(44024)
- 编号(42712)
- 成果(35489)
- 发(33303)
- 重点(33251)
- 部(32861)
- 课题(30196)
- 创(28830)
- 国家社会(28378)
- 教育部(27852)
- 科研(27623)
- 发展(27191)
- 期刊
- 济(132546)
- 经济(132546)
- 研究(77523)
- 中国(47171)
- 财(38796)
- 农(37454)
- 学报(35069)
- 科学(33767)
- 管理(30634)
- 大学(25924)
- 学学(24639)
- 农业(24428)
- 融(23669)
- 金融(23669)
- 经济研究(21263)
- 财经(20285)
- 技术(20191)
- 问题(19345)
- 业经(18982)
- 教育(18934)
- 经(17622)
- 技术经济(13885)
- 统计(13296)
- 贸(13238)
- 业(12221)
- 理论(11796)
- 世界(11617)
- 经济问题(11364)
- 现代(11347)
- 资源(11327)
共检索到374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珍
近几年来,房地产行业不断发展,有效带动了我国经济全面提升。但是由于受土地制度的影响,当前房地产价格呈现波动的现象,房地产发展关系民生福祉,所以其如何发展变化受到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土地制度的应用对房地产经济带来的具体影响,提出了如何集约利用城市土地推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方法,从而确保我国总体经济不断提高。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城市土地 房地产经济 问题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丽群 汪伟全 刘兵勇
本文认为房产价格与城市竞争力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当城市竞争力强时,良好公共服务进一步抬升了该地的房产价值;但过高房价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不利。因此,城市政府在房价市场中应该有个理性的定位,应立足于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宁 谭章禄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房产价格形成机制,尝试运用博弈论分析工具进行解释。发现在现有的博弈格局下,开发商将始终开发并销售高价位房产。同时,高收入人群的购买决策与房价高低无关,而低收入者购买与否则是开发商边际利润的函数。通过进一步福利分析,本文提出,增加低收入者购买,改善社会福利,一方面要完善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格局,降低垄断利润,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设法降低居住需求的相对价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浩荣 蒋雨桥 向运华
房产税是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政策因素。文章基于房地产金融属性的角度,将住房视为纯粹的投资对象进行房价决定因素推断,从供需关系角度选取3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房产税对房产价格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房产税降低了销售面积、施工面积和开发商投资,没有显著改变房价;低房价降低了住房供给,起到了抬高房价的作用,抵消了需求下降带来的房价抑制效应,销售面积因受到供给、需求双重影响而下降。住房的投机性需求降低使得房价泡沫降低,所以房产税是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但是供给下降会削弱税制实行的效果。
关键词:
房产税 房地产市场 房价 住房需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旦
房地产市场是老百姓关心的特殊市场,有众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该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着力点是否精准进行了探讨。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博弈分析,找出宏观调控失效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长远对策。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利益相关者 利益均衡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刚
假设开发商满足理性人假设,利用数理模型分析了在其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开征房产税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房产税不但会降低商品房租金价格和销售价格,还可以在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开发商利润的同时,带来税收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增进。
关键词:
房产税 经济效应 消费者剩余 社会福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西婵
2011年个人房产税开始试点,上海属于一线高房价、高增长的城市,房产税实施"增量模式"。重庆则属于中等房价的内陆城市,房产税实施"存量模式"。在实证研究数据匮乏的情况下,本文从供需角度用指数来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得出两点结论:房产税对房地产市场具有"维稳"的作用;与上海相比,重庆针对"存量房"的房产税方案对抑制供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揭示了不同的房产税方案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是有区别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供需双方调整的速度和幅度上。
关键词:
房产税 价格指数 平稳释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锋 吴哲方
房产税改革的过程中,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对房产税改革产生的各种经济效应展开了复杂的博弈。不仅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也包括既得利益集团和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等等。迟滞和掣肘房产税政策出台的既得利益集团,既有基于自身私利考虑的,也有从避免政策对社会经济形势的过大负面冲击的宏观大局出发的,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做深入分析。本文从博弈主体展开分析,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各对利益主体的关系现状,其次利用数学和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对房产税改革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产税 利益主体 博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谷伟 余颖 唐宗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林骏 丁康 金晓扬 毕丽
一、案情介绍2007年10月,某市税务机关在房地产税源调查中发现,辖区内A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无偿使用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的一处房产。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超
2011年年初,重庆、上海分别公布了房产税改革试点的相关内容,改革现有房产税已成为社会共识,一触即发。一、现行房产税政策及解读(一)现行房产税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征税对象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经营性用房。其计税依据有两种,分别是房产原值和租金收入。采用房产原值为计税依据的,其计税依据是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房产税施行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玲珍 刘霞
文章利用我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自然实验,拟运用双重差分法,通过考察事件窗口期上海和苏州两市房地产市场的行情差异,剥离出上海房产税改革试点政策的净效应。
关键词:
房产税改革试点 市场效应 倍差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倩 王海卉
房产税代替土地财政是制度变迁的趋势,但在我国目前的制度安排下,从土地财政到房产税尚有三个重要的问题待解决:土地财政同时起到了分配土地和厘清产权的作用,在我国土地公有制的情况下,全国土地产权尚未完全明晰,房产税无法在分配土地和厘清产权上有所作为;理论上,土地的市场价中包含了公共物品之价,在边际上更为清晰,现实中,由于公共物品建设成本巨大,房产税的预期规模不能和土地财政相比,会造成公共物品的建设困境;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收取同等财政收入中交易成本最少的一种制度安排,当变更为房产税时,边际交易成本将极大增加。因而,土地财政暂时无法退出,或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呈现土地财政和房产税并行的双轨制格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言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房产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兼顾居民用房与商业用房,模拟分析房产税改革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居民用房房产税税率对总消费、投资、房价和总产出等变量的均衡值和波动均以负面影响为主,但会降低社会福利损失;(2)降低商业用房房产税税率对总消费、投资、房价和总产出等变量的均衡值和波动均以正面影响为主,但会提高社会福利损失;(3)提高居民用房房产税税率与降低商业用房房产税税率同时实施时,不仅能够对冲居民用房房产税改革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能够有效对冲改革对投资和总产出的负面影响,还会降低社会福利损失。因此,中国下一步试点改革应当重点关注组合式改革方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洪曙
基于财产税的受益税性质,财产税的资本化和房产价值负相关,地方公共支出和房产价值正相关。房产价值到底是降低、升高还是不变,则取决于财产税与地方公共支出的转换系数a及地方公共支出的效率系数b。从公共选择的视角看,人们会因为关心自身房产的价值而积极参与地方上的公共事务决策。基于以上,人们在选择居住社区时,将对地方公共服务带来的收益与税收负担成本进行权衡,并且会用“以脚投票”的方式来实现这一动态平衡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