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6)
2023(7183)
2022(6227)
2021(5668)
2020(4882)
2019(11820)
2018(11595)
2017(22490)
2016(12428)
2015(14277)
2014(14859)
2013(14895)
2012(14200)
2011(13029)
2010(13312)
2009(12617)
2008(12776)
2007(11648)
2006(10114)
2005(9105)
作者
(38961)
(32618)
(32595)
(31193)
(20866)
(15821)
(14959)
(12859)
(12303)
(11668)
(10950)
(10920)
(10417)
(10412)
(10247)
(10243)
(10199)
(9549)
(9493)
(9247)
(8129)
(8047)
(7996)
(7478)
(7422)
(7351)
(7229)
(7229)
(6687)
(6574)
学科
(59307)
经济(59247)
管理(33200)
(30638)
方法(27366)
(24192)
企业(24192)
数学(23586)
数学方法(23381)
中国(16798)
地方(14779)
(14536)
(14035)
(13141)
业经(10791)
(10693)
贸易(10690)
(10276)
理论(9913)
农业(9741)
(9446)
(9198)
环境(8733)
(8084)
银行(8064)
(7890)
金融(7888)
(7689)
财务(7676)
财务管理(7653)
机构
大学(193939)
学院(191584)
(78712)
经济(76787)
管理(71105)
研究(66841)
理学(60974)
理学院(60160)
管理学(59056)
管理学院(58683)
中国(49383)
科学(42835)
(41818)
(35775)
(34705)
(34276)
研究所(31661)
中心(30664)
业大(29576)
(29282)
财经(28666)
(27351)
农业(27240)
师范(27110)
北京(26346)
(25844)
经济学(25127)
(23806)
(23511)
经济学院(22802)
基金
项目(125145)
科学(97412)
基金(90154)
研究(89022)
(79221)
国家(78614)
科学基金(66146)
社会(56078)
社会科(53025)
社会科学(53003)
基金项目(48480)
(48293)
自然(43112)
自然科(42011)
自然科学(41997)
(41709)
自然科学基金(41205)
教育(40773)
资助(36623)
编号(36250)
成果(29678)
重点(28693)
(27772)
(27607)
课题(25080)
(24941)
科研(24019)
创新(23426)
教育部(23376)
计划(23353)
期刊
(86536)
经济(86536)
研究(56391)
中国(34352)
学报(31508)
(29816)
科学(28745)
(28100)
大学(22841)
管理(22655)
学学(21576)
农业(19578)
教育(18320)
(15451)
金融(15451)
技术(15364)
财经(14400)
问题(13800)
经济研究(13371)
业经(13082)
(12433)
(10911)
资源(9865)
技术经济(9751)
(9622)
(9415)
理论(9282)
(9113)
现代(9029)
统计(9019)
共检索到279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尹虹潘  
文章从区域与城市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入手,引入了通达性和人为干扰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对“雷利公式”进行了改良。以此为基础,文章运用断裂点理论和改良后的雷利公式对受到不同影响下城市吸引区范围的界定、大城市对邻近小城市的“屏蔽”效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并对处于不同区域环境下的城市的发展策略选择提出了相关的思路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梅志雄  徐颂军  欧阳军  
合理地界定区域中城市空间吸引范围,对于区域规划与统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反映城市实力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1990、1996、2000、2005和2009年珠三角9个地级市综合实力分值,以此修正断裂点模型中单一城市规模指标,分别运用断裂点模型和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加权Voronoi图方法,划分了珠三角9市5个年份的理论空间吸引范围,并在图上清楚地表现出城市间分界线的轨迹,据此揭示了珠三角城市空间吸引范围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还发现,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加权Voronoi图克服了断裂点理论确定城市间吸引范围界线时的任意性和盲目性,划分结果更符合实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凤  周文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区域经济的竞争格局逐渐由企业竞争演变为地区间产业集群的竞争。城市经济带的发展及其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并正在成为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基于国内外城市经济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经验比较,通过对沈大经济带的实地调研与测算,探讨了其范围界定及特点,以为其开发与规划提供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梦丽  王伟  刘静玉  梁留科  乔墩墩  安俞静  
通过构建反映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2005,2010,2015年的综合实力分别进行测算与评定,运用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加权Voronoi图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引力范围进行划分并展示了城市间引力界线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3个年份的城市引力范围时空演变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年份,综合实力较高的地区基本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中部和北部,东南部城市综合实力较弱,排名靠后,呈现出中北高、东南低两极化的发展规律;目前中原城市群城市引力范围格局中,郑州市的引力范围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梦丽  王伟  刘静玉  梁留科  乔墩墩  安俞静  
通过构建反映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2005,2010,2015年的综合实力分别进行测算与评定,运用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加权Voronoi图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引力范围进行划分并展示了城市间引力界线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3个年份的城市引力范围时空演变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年份,综合实力较高的地区基本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中部和北部,东南部城市综合实力较弱,排名靠后,呈现出中北高、东南低两极化的发展规律;目前中原城市群城市引力范围格局中,郑州市的引力范围最大,其次是洛阳市、邯郸市,已经形成了以郑州为城市群核心的空间格局;3个年份,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影响范围演变格局总体较为稳定,局部地区空间吸引范围变化较为明显,中、北部城市发展态势良好,影响范围有向北扩大的趋势;城市引力范围与其综合实力不完全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安春华  乔旭宁  赵永江  陈盼盼  冯德显  王海江  
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实践。依据中原城市群综合影响力、中心城市综合影响力,通过中心城市的选取、指标体系的构建,利用断裂点理论和Arcgis空间运算的方法界定中原经济区的范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成基  胡炜霞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现代化的推进,旅游景区周边涌现出了许多与景区不协调的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者对景区所处背景环境的要求和标准却在逐步提高,旅游者对景区的观赏已不仅仅局限于景区内将景区作为一个孤立点对待,因此将旅游资源圈起来进行封闭式开发而忽视周边环境与景区完整性的做法已不能适应游客越来越挑别的目光。提出了旅游景区周边环境的概念,指出周边环境与旅游景区有密切的关系,是旅游景区的组成部分。论述了周边环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周边环境分类,同时基于规划和评价的实际需要,建议在今后旅游规划中应专门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整治规划。认为周边环境应有较确切的地理空间范围,据此提出了确定旅游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士鹏  张志英  
利用经济距离模型对黔中城市群范围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形模型及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对黔中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黔中城市群包括贵阳市、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遵义县、遵义市、安顺市、平坝县等22个城市;城市主要集中于铁路及高速公路沿线;城市间的交通网络发育较为成熟,空间可达性较好;城市空间分布属于典型的集聚型,且集聚程度很高;贵阳市和安顺市是黔中城市群中比较重要的2个节点;城市群的空间联系方向以贵阳市为中心,呈圈层状向外辐射以及沿兰海、沪昆高速公路呈轴线状拓展。据此,提出了黔中城市群未来空间结构优化的思路,即打造"一圈"、"两主轴"、"两次轴",培育"一个增长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童中贤  
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的认识,目前主要有三城市群说、四城市群说、五城市群说、六城市群说等几种观点,且中部地区各城市群的概念、空间范围差异很大。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的空间特征进行科学分析,为合理布局城市群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形成中部崛起的城市群带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于伟  宋金平  毛小岗  
采用文献综述法梳理了国内外城市边缘区内涵和范围界定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城市边缘区范围界定的理念与原则。国外城市边缘区范围界定方法可分为定性判断、经验划分与构建指标、定量划分两类。国内界定方法可分为以郊区作为城市边缘区,用行政区边界和城市道路界定,选取指标、采用数学模型界定,结合遥感影像和数学模型界定4类。提出城市边缘区的范围界定应体现其内涵与特征、保持行政边界完整性、兼顾边缘区的动态变化性和区域稳定性等理念以及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等界定原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新仕  
本文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美国、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我国关于合并范围的变迁路径,然后重点分析了合并范围界定中的核心概念——"控制"的涵义及其判定标准,最后提出了合并范围界定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改进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牟凤云  李梦梅  周杰  
运用最短时间距离模型计算了重庆市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三个时期的平均可达性,基于可达性与城市中心性强度计算了研究区的场强。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分别测度基于可达性模型和场强模型的城市吸引范围,并探讨其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重庆市可达性整体有所改善,1995-2005年、2005-2015年,各区县可达性的平均值分别降低了9.96%和7.29%;空间上,沿渝东北及渝东南方向,可达性提升最明显。(2)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吸引范围识别方法可以探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吸引力的影响,基于场强模型的测度方法可以探究城市综合实力对城市吸引力的影响。(3)各区县的城市吸引范围与其行政区划范围不完全一致,主城、江津及璧山等最为明显,给出相应的区划调整建议,可为相关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鹏  杨德云  
城市群的建设是促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崛起的战略支点、拉动区域崛起的"发动机"。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分析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群的空间范围,最终得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群研究范围和城市群类型的最终界定,并通过分析其发展的经济特征,与中国三大城市群发展差距作比较研究。能够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尚希  
本文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假设 :政府存在的天然合理性在于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 (在不同历史条件下 ,其表现形式不同 ) ,并以此为逻辑起点 ,提出了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公共风险决定公共支出 ;二是公共支出的使命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在此基础上 ,本文构筑了界定公共支出范围的两种基本方法———风险归宿分析法和反向假设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