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1)
2023(6086)
2022(4401)
2021(3761)
2020(2980)
2019(6451)
2018(6612)
2017(12352)
2016(7017)
2015(7851)
2014(8002)
2013(7552)
2012(6706)
2011(6015)
2010(6335)
2009(5999)
2008(6013)
2007(5485)
2006(5292)
2005(5232)
作者
(20169)
(16718)
(16470)
(15926)
(10700)
(7825)
(7629)
(6456)
(6435)
(5957)
(5721)
(5690)
(5395)
(5332)
(5324)
(5122)
(4921)
(4889)
(4851)
(4815)
(4259)
(4030)
(3967)
(3874)
(3796)
(3745)
(3731)
(3626)
(3335)
(3270)
学科
(31316)
经济(31271)
管理(18695)
(16545)
中国(14430)
(12474)
企业(12474)
地方(9843)
(9374)
业经(8311)
(7290)
方法(7208)
城市(7168)
(6595)
农业(6297)
(5816)
(5815)
数学(5725)
数学方法(5640)
城市经济(5397)
(5387)
银行(5382)
(5301)
发展(5177)
(5175)
(5161)
理论(5058)
产业(4974)
(4745)
金融(4745)
机构
大学(99342)
学院(98117)
(39753)
经济(38595)
研究(36363)
管理(34715)
理学(28558)
理学院(28168)
中国(27879)
管理学(27647)
管理学院(27451)
(22455)
科学(21123)
(19195)
(17586)
(17520)
中心(17090)
研究所(15622)
(15608)
师范(15495)
财经(14595)
(14524)
北京(14246)
(14042)
(13539)
(13157)
师范大学(12650)
经济学(12562)
业大(12290)
(11707)
基金
项目(62072)
科学(49678)
研究(46750)
基金(45047)
(38814)
国家(38477)
科学基金(33535)
社会(31259)
社会科(29627)
社会科学(29620)
(23648)
基金项目(23495)
教育(21123)
自然(20215)
(20131)
自然科(19793)
自然科学(19790)
自然科学基金(19411)
编号(19058)
资助(16988)
成果(16114)
(14223)
重点(13980)
课题(13848)
国家社会(13399)
(13074)
(12134)
发展(11838)
(11679)
创新(11431)
期刊
(51348)
经济(51348)
研究(36249)
中国(23363)
(14340)
(14266)
教育(14191)
管理(13932)
学报(13509)
科学(13393)
(11830)
金融(11830)
大学(10678)
学学(9486)
农业(9080)
问题(8770)
业经(8297)
技术(8234)
经济研究(8018)
财经(7156)
图书(7144)
城市(7114)
(6725)
(6328)
现代(5746)
书馆(5708)
图书馆(5708)
(5506)
国际(5070)
(4701)
共检索到164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为邦  
到下世纪中叶,在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时,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为之奋斗的这一宏伟目标,在城市,将表现为城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史静寰  
一、没有女校,但有女学的女性教育传统 与19世纪中期开始的近代相比,中国处于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历史要长得多。在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没有专门的女性教育机构,但是以女性为对象的广义的女学却相当发达。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提倡“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形成了不利于女性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同时也形成了严格约束女性,对女性进行教化的社会规范与网络。没有女校,但有女学是中国近代以前女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女性学校教育的发展常常是在传统势力较为薄弱的地区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美荣  
在中国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的本底上,分析中国城市的环境破坏现状,认为90年代城市环境污染日趋突出,环境问题相当严峻。提出世纪之交,重点抓好城市环境保护,特别是“三废”与噪声治理,是确保中国跨世纪环保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为此,应从战略高度认识、规划和发展中国的城市环保建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世伟  
在中国当代图书馆界,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在一些图书馆已经起步或正在酝酿,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图书馆也都期盼把握这一机遇,在21世纪中跨入数字化图书馆的行列。但数字化图书馆是什么,如何建,如何组织,如何服务,如果运作,却还没有一个?..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郭耀煌  李靖华  郭强  
我国正处于完成经济转型、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及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关键时期。从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的载体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出发,本文分析了转型(市场化)、发展(工业化)和知识社会(知识化)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不同战略要求。通过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状况中数量型过剩与质量型短缺并存、高素质人力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以及"高学力热"等问题的思考,指出加速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建设、深化教育改革、树立为转型发展和知识社会服务的"大教育观",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现实可行选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佳  
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的实践与思考王佳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靠人才。一所高校、一个学科要发展,关键要有学术大师或名师带头,高等学校作为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高等学校应重点培养一批青年学术骨干,使他们成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琦  
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从主动地、全面地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一些全局性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众所周知,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各个不同的教学专业来组织实施。因此,不断地加强专业建设始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理得  
青年金融人才的跨世纪思考陈理得一、跨世纪青年金融人才的特征跨世纪青年金融人才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推进金融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顺利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主力军。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他们应当是:具有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美贤  
选拔跨世纪优秀金融干部的几点思考□刘美贤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把一个稳定的充满活力和生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道明  
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5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题为“跨世纪思考”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0多位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寻找历史的轨迹 代表们认为,再过5年人类就要告别20世纪迎来21世纪,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认真地回顾与总结20世纪教学论研究走过的路程,对跨入21世纪是十分有意义的。大家认为,20世纪我国教育(包括教学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向东  
决策(DecisionMaking)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目标即选择最佳的目标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1]现代管理创始人西蒙(HerbertA·Simon)认为“管理就是决策[2]。因此,科学增益,失误生害;这对城市规划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