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6)
2023(8386)
2022(6940)
2021(6544)
2020(5096)
2019(11878)
2018(11859)
2017(22235)
2016(12477)
2015(13974)
2014(14091)
2013(13737)
2012(12732)
2011(11570)
2010(11577)
2009(10486)
2008(10404)
2007(9614)
2006(8569)
2005(7583)
作者
(33824)
(28766)
(28061)
(26755)
(17797)
(13911)
(12799)
(11112)
(11031)
(10247)
(9698)
(9690)
(9029)
(8838)
(8572)
(8570)
(8458)
(8378)
(8063)
(7985)
(7034)
(6986)
(6947)
(6802)
(6678)
(6379)
(6339)
(6082)
(5768)
(5768)
学科
(51217)
经济(51162)
(49215)
(36831)
农业(32930)
管理(26046)
中国(18083)
业经(17562)
地方(15962)
(15184)
企业(15184)
方法(13144)
农业经济(12474)
(11707)
数学(11318)
数学方法(11194)
(10662)
(9552)
农村(9517)
(9455)
劳动(9438)
发展(9418)
(9407)
(9226)
土地(8929)
(8099)
建设(7921)
(7689)
收入(7584)
环境(7496)
机构
学院(170457)
大学(161562)
(66226)
经济(64401)
管理(61942)
研究(56662)
理学(52667)
理学院(51992)
管理学(51112)
管理学院(50782)
(48162)
中国(45502)
农业(36098)
科学(35232)
(35088)
业大(31132)
(29174)
中心(28865)
(28053)
(27920)
(25840)
师范(25678)
研究所(24924)
(23352)
农业大学(22435)
(21703)
财经(21549)
北京(21386)
师范大学(19914)
(19880)
基金
项目(110859)
研究(87864)
科学(86711)
基金(76868)
(65432)
国家(64629)
科学基金(55561)
社会(55045)
社会科(51402)
社会科学(51391)
(46512)
基金项目(41964)
编号(39858)
教育(38653)
(36923)
自然(33109)
自然科(32225)
自然科学(32219)
自然科学基金(31600)
成果(31587)
(28808)
资助(28754)
课题(26794)
(26264)
重点(24090)
(23494)
(22442)
(22358)
(22304)
国家社会(22025)
期刊
(87541)
经济(87541)
(54994)
研究(49514)
中国(42519)
农业(37261)
学报(24176)
科学(23923)
业经(22314)
教育(21683)
(20956)
大学(19630)
学学(18382)
(17894)
金融(17894)
管理(16508)
(16489)
技术(15198)
农业经济(14704)
问题(14662)
农村(14478)
(14478)
(11490)
资源(11195)
经济问题(9994)
(9993)
农村经济(9598)
世界(9541)
社会(9371)
经济研究(9326)
共检索到266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双喜  
中国2004—2008年出现的"民工荒"使人们对中国农村到底还剩余多少劳动力产生了兴趣。本文通过调查一个具有典型劳动力输出特征的村庄从微观角度回答了该问题。调查发现中国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城市用工紧张并存的矛盾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家庭决策的"双向"流动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并用此模型解释了上述现象。文章建议逐步放开户籍制度,鼓励有条件农民工全部转移到城市,给回乡的农民工提供更多培训与资金支持,鼓励他们进行创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长健  辛晨  
我国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地大范围出现"民工荒",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危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问题。这需要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特别需要在法学视野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以利益为理论基点,在对"民工荒"现象有所诠释和成因剖析,并进而构建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体欣  张琦  
我国当前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率低于现代非农生产部门,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经营者进一步投资从而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制约了土地流转、集中,制约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提出了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降低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成本,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约翰·奈特  邓曲恒  李实  杨穗  
本文研究了中国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以判断刘易斯模型的第二个阶段在中国是否已经到达。有关刘易斯转折点是否来临的判断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已有研究对此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和2007年的全国住户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的工资结构,分析了农民工流动的决定因素,并研究了潜在的农民工的规模和性质。同时,基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预测了到2020年为止农村和城市的劳动力数量以及农民工数量。本文的研究表明,由于制度约束的存在,民工荒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存的现象,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仍有可能持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忠文  王红梅  
“The Scarcity of Peasant Workers” was found in Guangdong Province,Fujian Province,Shandong Province,Zhejiang Province and so 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04.The phenomenon that was first observed in China means that our labor supply in the countryside will changed significantly.Utilizing the data of the fif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in 2000,this paper reveals the character of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side,gives the supply of our rural labor from 2006 to 2016,analyzes the reason of “The Scarcity of Peasant Workers” in 2004,and promots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ly.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世庆  许英明  林睿  
本项目以西部的四川省和中部的河南省这两个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和人口大省为例,通过实际调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供给变化及未来趋势,指出农村劳动力资源已发生根本变化,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无限供给”将发生逆车,“民工荒”将是我国未来面临的长期基本国情。农村最大的增收渠道(进城务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将会越来越有限,中国低成本、廉价品、低利润主导的出口战略和发展战略也将面临挑战,我们需要新的农村政策、城市化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曾湘泉  刘彩凤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司增绰  徐康宁  仇方道  
产生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经济负面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这些因素对经济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妨碍了苏北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对苏北地区经济增长内生力形成的负效应应当受到重视。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的经济负面影响问题可以说是“民工荒”问题的“另一角度”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简新华,张建伟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 ,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 ,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 ,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这两种延长转移过程、增加转移成本、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非正常现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秀珠  
近几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民工荒"现象也波及至河南,经研究表明,本轮的"民工荒"绝不是一个短期的社会现象,也不是一个偶然的社会现象,政府、企业及农民工本身都需要积极采取有效对策缓解用工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剑文  
云南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约有750余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实现非农化转移。2004年出现的“民工荒”,为加快转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是现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和其他条件,与“民工荒”中表现出来的对民工条件的要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政府和农民自身,都需要抓住机遇,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升劳动力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青梅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出现了新的特征与趋势,这些特征和趋势造就了"民工荒"的局面。本文基于农村居民绝对收入水平与产业结构变动这两个视角分析其对劳动力的转移与回流的影响,并交代了回流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最后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红忠  连玉君  
本文通过对湖北汉川的农户调查发现,单个家庭内部的剩余劳动力已经很少,但对于整个农村而言,还存在大规模以"剩余家庭"形式存在的家庭外部剩余劳动力。同家庭内部的单身剩余劳动力相比,以"剩余家庭"形式存在的家庭外部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已婚农民,外出打工的成本非常高,已婚农民退出或不参与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民工荒问题并存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媛  安树伟  
劳动力迁移从微观方面分析是一种个体决策过程,从宏观方面分析就是城市化渐进的过程,两者是同一现象在微观和宏观中的不同表现。本文利用局部调整——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分析城市化水平与非农化产值两者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化对城市化短期影响较小,长期影响效果却非常显著。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非农化的响应较慢,存在滞后性。当前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城市化水平短期内不能适应非农产业发展时呈现出的一种短期、局部性现状,具有结构性失业的特点,并不会长久存在。其解决思路在于缩短农民迁移过程中的滞后性,同时促进农民工向合法性永久迁移者转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立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综合水平的数量化,让政府部门实时掌握本地劳动力资源的"家底",并能预见未来流动趋势,本研究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景气指数"(RuRal laboR TRansfeR PRosPeRiTy index,缩写为RlTPi)这一概念。从经济、农业生产、就业市场、劳动者个体因素四个方面选取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化率等11项指标,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景气指数模型,并计算出了2006-2014年度的徐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景气指数。本研究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实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