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4)
2023(12434)
2022(10557)
2021(9578)
2020(8348)
2019(18863)
2018(17991)
2017(34681)
2016(19566)
2015(21998)
2014(21826)
2013(21705)
2012(20321)
2011(17966)
2010(18025)
2009(16808)
2008(16959)
2007(15191)
2006(12786)
2005(11154)
作者
(58325)
(48867)
(48693)
(46482)
(30841)
(23608)
(22312)
(19298)
(18169)
(17419)
(16543)
(16264)
(15594)
(15470)
(15341)
(15297)
(15119)
(14509)
(14088)
(13870)
(12417)
(12062)
(11795)
(11275)
(10925)
(10856)
(10779)
(10732)
(9863)
(9860)
学科
(79848)
经济(79754)
管理(61609)
(57583)
(46853)
企业(46853)
方法(42451)
数学(38400)
数学方法(38128)
(37503)
(21648)
中国(20613)
(18461)
财务(18440)
财务管理(18376)
企业财务(17547)
(16239)
业经(15967)
地方(15836)
(15736)
(15714)
贸易(15714)
(15273)
财政(15028)
农业(14567)
技术(12485)
(12452)
(11856)
银行(11794)
(11480)
机构
大学(282937)
学院(280893)
(116956)
经济(114809)
管理(107506)
理学(94484)
理学院(93466)
研究(92502)
管理学(92000)
管理学院(91495)
中国(68388)
(62969)
科学(58687)
(57191)
(54805)
(48218)
财经(46912)
业大(46439)
农业(43833)
研究所(43791)
中心(42790)
(42766)
(41457)
经济学(37502)
北京(35086)
财经大学(34794)
经济学院(34527)
(33696)
师范(33199)
(32307)
基金
项目(193153)
科学(151147)
基金(141816)
研究(134132)
(125952)
国家(124922)
科学基金(106190)
社会(86907)
社会科(82627)
社会科学(82601)
基金项目(75743)
(75708)
自然(70199)
自然科(68659)
自然科学(68633)
自然科学基金(67487)
(64032)
教育(62820)
资助(58042)
编号(51929)
重点(43812)
(43554)
成果(42097)
(40628)
(40291)
科研(38395)
创新(38059)
教育部(37244)
计划(36848)
国家社会(36789)
期刊
(118417)
经济(118417)
研究(78997)
(54266)
学报(52182)
中国(51322)
(47219)
科学(43543)
大学(38339)
学学(36728)
管理(35089)
农业(31469)
财经(24305)
教育(23892)
(23219)
金融(23219)
经济研究(21296)
技术(21250)
(20719)
业经(18235)
(17121)
问题(16312)
(15149)
技术经济(14186)
(13788)
统计(13505)
财会(13391)
商业(13075)
业大(12891)
科技(12815)
共检索到399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尚元君  殷瑞锋  
本文利用1993-200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经济指标面板数据,估测了各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并以此为因变量,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s Modern)实证分析了经济、社会及体制因素对各省财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发展和城市经济水平与财政收入能力正相关;提高财政收入能力需适度控制公共部门规模;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和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收入能力正相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震  刘丽敏  
本文通过对2000~2002年数十个省、市增值税转型经济影响的统计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增值税转型带来的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局部危机将长期存在,中央财政应当适时设立短期财政周转专项基金提供有效资助;为配合增值税转型而实行的配套政策,事关地方政府鼓励投资的积极性,应慎重考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泰松  
本文利用2001~2012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土地财政收入规模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波动性,并且表现出较强的地区间差异。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与土地供应面积大幅增加、"招拍挂"出让比重上升以及全国地价总体水平不断上升等有着密切关系。受制于18亿亩耕地红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土地财政收入是不可持续以及不稳定的,地方政府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收支困境。因此,应尽快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土地制度及政绩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平稳推进土地财政模式的转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辉  殷强  
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是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而科学编制和规范执行是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预算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地方官员集中换届时期,理性的地方官员有动机策略性地利用预算工具实现其政治经济目标,进而造成预决算周期性偏离。利用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研究发现预决算偏离具有随地方政府换届而变化的预算周期性,预决算偏离在换届前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换届前人事变更不确定性较高,中央监察力度较强,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更偏好“留有余地”;换届后人事变更已确定,中央监察力度减弱,晋升竞争和财政增收激励着地方官员选择“积极进取”的经济政策。为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进一步规范地方官员预算行为,需要改进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完善经济目标责任管理制,规范财政收入预算管理,并强化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虞浩  罗贵明  吕卫华  
财政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更偏向于能够迅速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基础建设等方面,这样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地方政府热衷基础设施建设挤出了公共教育财政支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这使得地方政府在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得以提高。基于我国1995—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的估计方法,分析了这两方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水平的挤占的负向影响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对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水平的正向影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产生了过多挤占以至于经济增长无法弥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的挤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文华  刘心怡  
利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省管县财政改革对中部六省县域政府财政自主能力、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公共服务配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县域政府财政自主能力呈现下降趋势,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公共服务配置能力呈现上升趋势。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总体上,省管县财政改革并未达到提高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预期目标。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省管县财政改革效果越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文华  刘心怡  
利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省管县财政改革对中部六省县域政府财政自主能力、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公共服务配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县域政府财政自主能力呈现下降趋势,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公共服务配置能力呈现上升趋势。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总体上,省管县财政改革并未达到提高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预期目标。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省管县财政改革效果越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旭东  王秀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层面对地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地方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造成的财政风险和社会问题日趋严峻。本文通过对中央和地方、各地方之间以及与其他国家地方政府现实自给情况的比较,发现我国地方财政自给能力明显偏低且区域间不均衡;利用2003—2011年各省际数据,针对财政收支分权、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保有量等因素对地方财政自给系数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财政收支分权、政府事权划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自给基础对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社会和自然资源保有量对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回归估计出的潜在自给能力的比较分析,发现现实自给能力的波动并未完全遵循潜在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涛  杨荣  
本文利用1993-2005年中国31个省的财政面板数据,把偏离趋势值变动的比率作为因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Prais-Winsten模型,实证分析了转移支付对省级财政收入的稳定效应。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对省级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处于下降阶段时有较大的稳定效应,但是在财政收入处于上升阶段时转移支付仍然推动财政收入上升。所以,恰当的政策工具不是解决政府收入波动的"万能药",一个明智的财政政策可能被漠视,恰当的政策工具可能在使用时脱离正确的目标。因此,解决方案又回到基本的财政约束和政策纪律上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任爱华  李阅历  王宁  
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营改增"在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也带来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文章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过渡时期以及全部扩围后"营改增"给地方财政收入带来的影响,认为必须从制度上彻底改革才能减少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所造成的不稳定影响,进而推进"营改增"这一结构性减税举措的顺利进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健  吴群  彭山桂  李永乐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营改增"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财政赤字对上述影响的中介传导作用。结果表明:"营改增"实施前,地方政府没有对改革形成明确预期而提前选择增加土地财政收入;"营改增"实施后,地方政府显著增加土地财政收入规模,东部地区尤其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赤字作为中介传导"营改增"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影响路径存在,但较为微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刚  
中国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以及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地方政府独立财权尚未实现、转移支付未能解决地区间财力均衡等问题,限制了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满足辖区居民需求偏好方面主体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尝试梳理中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真  郝麦红  
本文基于2011~2015年26省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政治因素、财政经济因素及社会因素对不同地区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并利用夏普利值分解,分析不同地区各个因素的贡献率,从而区分影响透明度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腐败事件、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赤字和网络普及率对财政透明度意义重大;中部地区,政府规模、失业率、非税收入的比重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地区,政府规模、财政赤字、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因素与其联系最为紧密。本文认为应该加大对官员的行为监督,提高官员的执政素质;制定惩罚措施,严厉打击各种非法寻租;坚持发展经济,继续扩大高等教育普及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信息的发布渠道。通过上述措施提高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透明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常春华  汪发元  
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因而引发地方政府违法拆迁等诸多社会矛盾。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呢?文章对地方政府向房地产业出让土地金、房地产业税金和地方财政收支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收入和房地产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进而刺激了地方政府卖地和强拆的冲动,两者的依赖性越来越紧密。必须严格控制商业用地土地出让,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多元化,改革针对地方政府和官员考核中"唯GDP论"的考核机制,促进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城乡道路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升。人们普遍认为这一切都得益于道路建设,然而,道路建设到底能不能促进地方财致收入的增长,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影响关系。到底是道路建设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还是地方财政收入促进了道路建设的发展;在发达地方还需不需要投入大量财力开展道路建设?这些都只有进行定量地分析,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一、问题提出道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国内外经济学者的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