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8)
2023(8792)
2022(7709)
2021(7399)
2020(6417)
2019(14902)
2018(14505)
2017(28943)
2016(16259)
2015(18455)
2014(18661)
2013(18566)
2012(17680)
2011(15788)
2010(16184)
2009(15224)
2008(15578)
2007(14224)
2006(12288)
2005(11036)
作者
(45600)
(38194)
(37969)
(36787)
(24408)
(18083)
(17614)
(14847)
(14212)
(14039)
(12841)
(12729)
(12257)
(12119)
(12118)
(11916)
(11864)
(11236)
(11065)
(10974)
(9600)
(9387)
(9334)
(8798)
(8729)
(8572)
(8572)
(8436)
(7793)
(7679)
学科
(64534)
经济(64467)
管理(51076)
(45536)
(36558)
企业(36558)
(31765)
方法(28950)
数学(25878)
数学方法(25604)
(20040)
中国(18053)
财政(15243)
(15098)
(15001)
财务(14974)
财务管理(14912)
地方(14854)
(14357)
企业财务(14169)
(12638)
农业(12545)
(12541)
贸易(12539)
(12196)
业经(12166)
(10905)
(10809)
银行(10789)
(10149)
机构
学院(228206)
大学(227496)
(95813)
经济(93717)
管理(87357)
研究(77224)
理学(74228)
理学院(73427)
管理学(72270)
管理学院(71817)
中国(60653)
(55241)
(47660)
科学(46188)
(39910)
(39237)
财经(39105)
(36980)
中心(36639)
研究所(35446)
(35248)
业大(32672)
农业(30857)
北京(29969)
经济学(29705)
(29318)
师范(29088)
财经大学(28365)
(28357)
(27506)
基金
项目(142622)
科学(111156)
研究(106972)
基金(102126)
(87532)
国家(86781)
科学基金(73661)
社会(66437)
社会科(62928)
社会科学(62908)
(55886)
基金项目(53514)
教育(49487)
(46909)
自然(46492)
自然科(45315)
自然科学(45298)
编号(45146)
自然科学基金(44481)
资助(42804)
成果(38718)
(32731)
重点(32013)
课题(31331)
(30746)
(28947)
(28665)
教育部(27862)
科研(27525)
创新(27130)
期刊
(108877)
经济(108877)
研究(71073)
中国(49004)
(48250)
(35319)
学报(32936)
科学(30645)
管理(29321)
大学(24801)
(23460)
金融(23460)
学学(23327)
农业(23264)
教育(23250)
财经(19800)
技术(18503)
经济研究(17890)
业经(17255)
(16872)
问题(14581)
(12417)
(12087)
财会(11805)
会计(11410)
技术经济(11371)
理论(11212)
(11058)
统计(10719)
图书(10087)
共检索到352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本文从宏微观方面对城市土地的本质和"土地财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土地的稀缺性和公共属性,决定了土地的增值收益应归全民所有,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应将土地出让方式从"以价高者得"转变为综合评价,同时恢复征收"房产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刚  
中国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以及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地方政府独立财权尚未实现、转移支付未能解决地区间财力均衡等问题,限制了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满足辖区居民需求偏好方面主体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尝试梳理中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多长  张明进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日益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情况。本文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并不完全同步,并利用2000~2013年省会城市(包含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证明城镇化在现阶段仍然加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同时发现GDP增长率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最大,城镇化水平次之,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的影响相对较弱,服务化率的影响最弱。最后,在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娄成武  王玉波  
1.大量农民"失地"又"失业"。土地财政的形成存在着较强的经济与政治动因。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热衷于大量征用农村土地,其后果是大量失地农民的存在。这其中将有很多农民处于既"失地"又"失业"的状态。由于农民所受教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芳芳  董骁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把土地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工具,对地方财政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不利的影响。分析了财政激励条件下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行为,并在环境保护视角下深入分析这些行为对地方财政和土地资源的影响。发现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地方政府以持续开发土地作为发展动力的"土地财政"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能为地方政府带来稳定的财政收入,终将导致财政收入的枯竭。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骆永民  
在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放权的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所以财政分权促进了经济增长一说,很可能仅仅是一种数字错觉。但财政分权的一个直接作用是提高地方政府效率,如果能证实财政分权确实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效率,则财政分权必然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在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得到我国1998-2005年各省的地方政府效率后,借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确实有效地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效率,传统的面板回归模型因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而低估了这一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尚元君  殷瑞锋  
本文利用1993-200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经济指标面板数据,估测了各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并以此为因变量,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s Modern)实证分析了经济、社会及体制因素对各省财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发展和城市经济水平与财政收入能力正相关;提高财政收入能力需适度控制公共部门规模;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和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收入能力正相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本毅  
政府追求居民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分为近期和长期两部分。近期福利提高可直接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公共性支出等达到;而长期福利水平提高只能通过发展经济,为长期福利水平提高提供保障,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就是城市化。政府的目标体现在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上。本文就城市化发展与土地资源间的关系、城市化与土地财政收入间的关系及城市化与财政支出结构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中国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计量模型可知,城市化率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存在着显著性的影响;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产生正向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在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无论是在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运作上,我国地方政府实际上都不成其为一个独立的实体,随着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分权化的发展,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和利益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政府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不再承当单一的中央政府在地区代表的角色,而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代表当地公众和团体的利益。这一发展动态也正在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时有著述面世。利益格局决定行为模式,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利益选择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春林  张新文  张耀宇  
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增强财力的重要来源,与土地财政相伴的是地方政府大规模的征地拆迁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地方政府应将一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用于补助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事业。那么,预算外土地出让收益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事业的补偿是否带动预算内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呢?文章在模型估计及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虽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存在补给效应,即土地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刺激作用;但由于受地方政府自利性与公共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补给效应仍存在诸多问题,未来我国对"土地换保障"的硬性规定势必要进一步明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蒋震  邢军  
近年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土地财政"推高了房价,助长了房地产投机,引发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对宏观经济稳定埋下了隐患。事实上,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以经济内容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及其引发的地方政府竞争是引起土地财政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分税制条件下,地方政府陷入了巨大困境:一方面,财力面临枯竭的问题;另一方面,其面临不断增长的支出需求。在这种预算约束条件下,"土地财政"便成了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彦锋  刘畅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由此产生的"土地财政"现象已经成为了威胁地方财政体制稳定的一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变动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假说:中央政府土地政策对地方土地出让合约自由的管制是扭曲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进而引发"土地财政"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利用我国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这一假说进行了计量实证检验。本文认为,应当改革现行的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提高中央财政在土地出让金中的分享比例,但在土地出让合约选择上应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由。与此同时,应当提高地方政府在增值税分享中所占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创新的焦作实践》课题组  贾康  苏明  申相臣  
焦作市在我国地市级行政区公共财政管理机制创新方面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已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本报告基于焦作实践,梳理总结其创新内容、成效、基本经验,并试提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创新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海燕   李景刚   孙传谆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打破了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切实提高了农村集体收入,不过也引起人们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因此,厘清和验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影响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正是基于此视角,借助SCP分析范式,构建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理论框架解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机制,并借助DID模型评估了部分试点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确有一定的负向冲击效应,但不显著,考虑到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经安慰剂检验后,研究结果依旧稳健;(2)2005年广东省的入市先例并未造成其他试点地区的地方政府形成入市政策的预期效应;(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冲击受入市规模和入市比例的制约。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把握集体土地入市节奏,增强地方债务透明度,实时监测地方债务规模与财政能力适配度,强化地方土地财政隐性风险防范能力,尤其是土地财政依赖性较强的地区,积极拓宽和多元化政府收入渠道,促进地方土地财政转型,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震  
土地财政作为中国国民经济领域的重要现实问题,引起理论界极大关注。现有成果更多考虑分税制财政体制、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等,本文将其归结为引发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努力因素。而在中国现实经济运行中,仅有努力因素等主观动机不足以解释过去十几年间土地财政持续、稳定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剖析其成因。本文认为,它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过去30多年的工业化。快速工业化带来土地需求迅速增加,引发土地出让收入快速增长,是土地财政的源泉。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此观点进行了证实。工业化过程中,居民消费对投资形成"双重补贴",土地财政是实现这种模式的最核心手段。正是这种模式,使得中国成功利用比较优势,支撑了长达30多年的快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