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1)
- 2023(8999)
- 2022(7350)
- 2021(7121)
- 2020(5855)
- 2019(13245)
- 2018(12525)
- 2017(23302)
- 2016(12562)
- 2015(14832)
- 2014(14468)
- 2013(14106)
- 2012(13158)
- 2011(12121)
- 2010(12468)
- 2009(11881)
- 2008(10922)
- 2007(9807)
- 2006(8934)
- 2005(8604)
- 学科
- 济(50928)
- 经济(50867)
- 管理(33368)
- 业(30506)
- 中国(26556)
- 融(26010)
- 金融(26010)
- 银(23988)
- 银行(23987)
- 企(23854)
- 企业(23854)
- 行(23383)
- 方法(19320)
- 数学(17422)
- 数学方法(17215)
- 财(15061)
- 制(14868)
- 农(14550)
- 地方(12310)
- 贸(11985)
- 贸易(11968)
- 易(11788)
- 业经(11502)
- 中国金融(11249)
- 理论(10339)
- 农业(10111)
- 教学(9943)
- 体(9483)
- 学(8543)
- 发(8365)
- 机构
- 大学(174501)
- 学院(173348)
- 济(80786)
- 经济(79254)
- 研究(64214)
- 管理(60173)
- 中国(58526)
- 理学(49960)
- 理学院(49395)
- 管理学(48668)
- 管理学院(48328)
- 财(39550)
- 京(37903)
- 科学(34198)
- 中心(31628)
- 所(31486)
- 财经(30705)
- 研究所(28236)
- 经(28089)
- 经济学(27681)
- 江(26463)
- 北京(25300)
- 经济学院(24994)
- 范(24401)
- 师范(24186)
- 农(23476)
- 财经大学(22917)
- 院(22388)
- 州(22016)
- 融(21358)
- 基金
- 项目(107454)
- 研究(84745)
- 科学(84493)
- 基金(78130)
- 家(66892)
- 国家(66343)
- 科学基金(56414)
- 社会(55110)
- 社会科(52486)
- 社会科学(52474)
- 教育(40100)
- 基金项目(39503)
- 省(39303)
- 编号(33901)
- 划(33226)
- 资助(33161)
- 自然(32219)
- 自然科(31401)
- 自然科学(31392)
- 自然科学基金(30878)
- 成果(29659)
- 部(25646)
- 重点(24906)
- 课题(24762)
- 国家社会(24397)
- 发(24202)
- 中国(23870)
- 性(22842)
- 教育部(22777)
- 创(22419)
共检索到291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鑫宏
地方史资源丰富,为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将地方史资源通过穿插讲解、案例分析、研究教学、社会考察等途径融入课程教学中,以达到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实效的作用。
关键词:
地方史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亮 桂署钦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教材和有效载体。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提高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选择并将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纲要"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充分认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坚持吻合性原则,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鑫宏
为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有必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改革需遵循导向性、新颖性、学术性、地域性等原则。通过强化"四个选择"、融入区域地方史素材和学术前沿等手段,有效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霍广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增强大学生历史情感、培养科学历史观的重要任务。鉴于目前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发生的诸多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需要作出适当调整,以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出发点,以专题模块化教学为关键点,以做好内容有效衔接为支撑点,以强化问题意识为立足点,以把握教学内容重难点为主攻点,以增强教学实效性为落脚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继新 董阁
对华中师范大学367名2007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认为开设《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是必要的,但还存在着学习效果总体欠佳等问题。应充分利用中国近现代史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在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艺术上下功夫,增强吸引力,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最有帮助、最具吸引力的一门精品课程。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沙健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被列为全国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重视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注重总结和汲取历史的经验,这是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顺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纲要”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纽带”,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供丰富的历史事件。在“纲要”的教学中,应把握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个选择”(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还要注意几个问题,即要正确把握“纲要”课的定位和功能,要吃透教材、用好教材,要运用好“古今中外”法以及要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加强针对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宗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按照"一个主题,四条主线"把握教材,依靠三种途径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拓展教师资源、组建教学团队,开展示范教学、进行教学资源建设,从事课题专项研究、建立教学资源库与网络学习平台资源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与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咏宾
中国近现代史和经济史是对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精神和奋斗历程的最好诠释,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阐述中国近现代史和经济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近现代史与经济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最终目的在于深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
近现代史 经济史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生命线,研究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和把握一般原则,更要立足现实,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提升 思想政治教学 实效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孙大为
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召开使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在逐渐被视频公开课等教学方式所取代。高校思政课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必须坚持科学的定位与目标,选择精准的教学内容和适当教学方法,重点是打造课上与课下、课堂与网络的融合,促进视频公开课制作的流程化、制度化、常态化。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视频公开课程 法律法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严重制约着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 情景剧 实效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凤凤
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而教育作为开展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必然要得到大力研究,其中历史教育则是重中之重。由姚建军编写、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整合研究》一书能够为中国现代史教育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协同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使中国现代史教育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戚学民
中国特色近现代史学是一个政治性极强的学科,"革命"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它的构建和发展反映了中国革命和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近现代史学同样肩负重任,深化它的研究必须具有探索和开放的精神,在方法论的本然层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也要具备通史眼光,扩张学科边界,学习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尤其需要一批具有德、才、学、识兼备的学者积极参与,他们应当思想敏锐,时代感强,了解民族传统,深具探索精神。
关键词:
中国特色近现代史 革命 马克思主义 史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吕舟
关于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的思考吕舟外国近现代建筑历史课是一门传统课程,也是建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建筑学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长期以来深受学生欢迎和重视。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建筑史教学与整个建筑学一样,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